江苏太仓公司:与潮共生“金太仓”
2025年01月23日
字数:2248
版次:02
本报通讯员 宋会贤
太仓,自古以来就有“金太仓”美誉,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串联无数江湖的长江,在这里奔腾赴海。位于太仓港的江苏太仓公司,从投产初期的“先天不足”到实现全厂“零非停”,安全生产突破5700天、持续盈利20年……该公司砥砺奋进的20年,是践行“做好煤电大事、扛起引领大旗、打造价值高地、把电力做到最好”这一使命的最好证明。
坚持党建领航 文化驱动再造新太电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该公司的二十年发展历程中,有18年是与民营企业共同持股管理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在与民营企业求同存异的发展过程中,该公司党委班子始终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部署。
2021年江苏公司重组以来,该公司积极贯彻落实集团党组及江苏公司党委要求,下决心解决与民营企业公用煤场的管理难题以及“国有企业控股不控权”的经营难题:2021年,实现公用煤场分开经营;2022年完成“控股不控权”专项整改,实现国有资本控股100%;2024年,与对方签署新燃料管理章程,让公司的“煤问题”逐步变成“没问题”。
今年,该公司党委着力增强党建领航作用,培育“头雁”党委品牌,将10个党支部组成4个“雁阵”,全力攻关年度12项重点突破项目,成功完成8号机组DCS国产化改造、电除尘增容改造等项目,在推进企业转型发展道路中形成“头雁做给群雁看、头雁带着群雁干”的“雁阵效应”,积蓄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动能。
坚持环保优先 把生态安全刻入发展基因
2005年11月8日,伴随8号机组的投产,该公司创下国内第一家实现烟气脱硫、脱硝系统与主机同步投运的新纪录。也是从这一天开始,环保优先,守护长江生态安全的绿色发展理念,就刻入了公司的发展基因。
作为国内第一家与主机同步投运脱硫、脱硝系统的企业,该公司主动作为,在国内率先开展钒钛系SCR烟气脱硝催化剂再生技术研究与实践。2014年至2016年,再一次做出环保领跑的主动选择:实施两台机组节能环保综合升级改造工程,打造在役机组近零排放示范工程,改造后机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优于燃气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成为江苏省在役机组中首批实现全厂超低排放的燃煤机组。
2018年,随着长江大保护系列政策的推出,太仓公司率先在江苏省内实施煤场全封闭改造、液氨改尿素等一系列环保工程,成为省内第一批完成煤场全封闭改造的电厂。
如今,该公司已经是一张闪亮的绿色名片,不仅多次获得省节能减排先进单位荣誉,更是位列国内首批“中华环境友好企业”。
坚持价值创造 担当能源保供“国之大者”
20年风雨兼程,该公司坚持安全与发展两条主线,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走出了持续盈利的价值创造之路。
“零非停”是衡量机组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对于刚刚投产时的太仓公司来说,就是一种奢望。该公司的两台机组分别为国内第一台和第三台引进国外技术制造的600MW级超临界机组,受制于当时技术不成熟等原因,投产初期的锅炉氧化皮剥落频繁造成锅炉爆管、停机,给公司安全生产带来严峻的挑战。
为彻底改变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该公司组织技术骨干、专家不断优化改造锅炉受热面金属材料和设计结构,从根本上解决锅炉受热面氧化皮剥落的难题,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锅炉氧化皮治理经验。经过不断地治理,公司实现双机“零非停”,为连续2年获评全国可靠性“金牌机组”夯实了设备基础。
2024年11月,公司完成8号机组DCS国产化改造和电除尘扩容改造,给机组换上“中国芯”和更强大的“肺系统”,机组的安全可靠性得到突破性提升。
作为集团公司在苏南地区为数不多的电源点,该公司始终坚持“做电网不间断的电源”,依靠自主科技攻关,先后完成30%、20%深度调峰技术改造,不仅有效提高了机组市场竞争力,也为公司持续盈利打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截至今年1月1日,公司累计完成发电量1383.05亿千瓦时,以实际行动勇担“国之大者”的光荣使命。
坚持守正创新 走好“二次创业”转型路
为实现“双碳”目标,该公司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新质生产力培育,持续追求思想、经营、管理的突破、突围、突变,为公司“二次创业”、再造一个“新太电”不断赋能。
智慧转型,是该公司顺应科技浪潮的主动抉择。2019年以来,公司引入5G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在智慧电厂建设上全面发力,建立了包括业务平台、数据平台、钉钉掌上APP的三大智慧应用平台,通过自主科技攻关,实现锅炉辅机系统一键启动、汽轮机一键冲转、发电机一键并网、锅炉一键升温升压等智能应用,机组的智能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有效降低一线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引入智能机器人远程巡检,开发运行智能报表、设备智能诊断系统等智能工具,为这座传统火电厂打造了一颗越来越强大的“智慧大脑”。
低碳转型,是该公司“二次创业”的新突破点。受地方政策影响,太仓发展新能源特别是地面集中式新能源项目并不占优势。面对开发过程的层层困难,公司党委班子带领全体新能源团队从苏南走出去,到苏北、山东等地拓展新能源业务,2024年累计取得绿证47983张,投产并网光伏项目131.43兆瓦,光伏收入同比增长101.23%,在向“绿”而行的道路上,跑出了“后起直追”的加速度。
今年,该公司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千方百计发展新质生产力,在直接对外供热、供高压空气、污泥掺烧等综合能源服务上寻求突破,推动公司在能源革命浪潮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征程万里,初心永恒。在“二次创业”的新征程上,该公司将继续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锚定“十四五”目标,积极谋划“十五五”新篇章,奏响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矢志不移打造“把电力做到最好”的苏南“金太仓”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