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沿空留巷国内首创 全新支护精准优化
清水营矿软岩治理技术有望晋级国标
2025年01月10日
字数:861
版次:01
  本报讯(记者 谢 睿 通讯员 封斯元)2024年,宁夏煤业清水营矿原煤产量在复产3年后首次突破300万吨,创历史新高。矿党委书记介绍说,清水营矿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得益于软岩综合治理技术的成功应用。目前,《弱胶结软岩围岩综合控制技术团体标准草案》已通过煤炭行业专家评审,有望晋级国标。
  清水营矿是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配套供煤矿井,可采储量7.59亿吨,服务年限长达百年有余。但因矿井岩体含有大量膨胀软弱类矿物,岩石遇风成沙、遇水成泥的软岩特性,导致井下巷道开挖后,出现锚杆拔断、锚索切断、喷层开裂、顶板下沉、帮鼓和底鼓变形严重等复杂情况。自2008年投产至2021年间,该矿经历了投产、停产缓建、复产等大起大落。
  面对软岩治理这道“卡脖子”难题,清水营矿历届领导班子带领广大职工不断探索、不断实验,先后摸索形成了关于软岩巷道支护优化方案,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系统性难题依然未能得到彻底根治。2022年4月,该矿联合中煤科工全力攻坚,针对矿井“一水三弱”围岩特征,确定“强帮、固顶、治底”的全封闭承压环软岩治理系统方案,提出“全断面高强预应力锚索基本支护+锚索桁架加强支护+喷浆封闭+注浆全锚+反底拱治理底鼓”的全新支护方式并全面应用,对长期困扰的回采巷道变形问题,逐步向“锚注+反底拱技术”方向优化改进,对反底拱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底鼓问题,采取差异化的精准应对措施。
  通过一系列综合治理,该矿实现建矿以来井下无轨胶轮车辅助运输、“一井两面”生产格局等9个“第一次”,累计治理巷道1.8万余米,开创国内软岩矿井应用沿空留巷先例,实现了矿井“一井两面”历史性突破。软岩治理领导小组围绕治理成果,完成申报相关专利28件,取得授权专利证书6件。其软岩综合治理技术具有重大推广借鉴意义,吸引了陕煤集团澄合公司、山东能源集团长城矿等多家单位前来学习。“清水营矿软岩巷道反底拱综合治理技术推广应用”案例入选中国煤炭工业协会2024年煤炭行业标杆案例及宁夏煤业公司安全管理有效做法100例。先后发表科技论文7篇,其中软岩治理论文“复杂软岩综采工作面风机巷一体化超前支护技术研究”获得2024年总工程师论坛二等奖。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