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黄西柏坡中心站:枢纽振翼拓通途
2025年01月08日
字数:2686
版次:03
从海拔1533米的神池南顺势而下,沿着北纬38度的轨迹,穿越太行山脉奔向渤海湾,正线全长594公里的朔黄铁路犹如一条人造运河,承载着中国能源运输的重要使命。
在这条能源运河的轨迹上有一个重要枢纽——原平分公司西柏坡中心站(以下简称中心站)。中心站位于太行山区与华北大平原交界处,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形成了“三场两线”卸车组织架构和“路、企、站”三方统筹的大枢纽格局,以强大的运输组织和装卸能力持续推进大物流平台建设,在一次次刷新朔黄线中间站卸车量历史纪录的同时,为冀、鲁、豫多个地区保障着不可或缺的能源物资供应。
科学部署,深度融合推动枢纽平台建设
中心站现有员工278人,管辖正线里程58公里,涵盖敬业、电厂2条专用线和东、西、南3个货场,通过大宋铁路直达国铁石家庄西站。自2024年初中心站成立以来,以完成任务、保障安全、做好监督、带好队伍为出发点,突破专业壁垒和限制,提高专业协同作战能力,实现管理、组织、计划、考核的统合新局面。
按照公司党委要求,中心站党支部紧紧围绕公司“12783”大党建工作体系和大物流枢纽平台建设工作思路,开展党建“十个一”工程,打造党建引领、安全生产、后勤保障、合规监督于一体的综合管理新机制。一年来,梳理党建清单任务18项,明确安全工作重点7项,实现了“两个零”目标。
中心站深入贯彻原平公司“11235”一体化推进思路,聚焦核心业务,打造三个综合管理领域,对各类资源和业务板块统筹融合,实现由“小而全”向“合而优”转变。全面夯实5个基础支撑班组,为公司各项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提供驱动力。成立以站长为中心的组织结构体系,综合岗位划分为党内职务+行政职务+专业分管,实现党建、中心和专业的统一交叉融合。
通过生产运营计划图和综合管理计划图,内部各专业及外部施工单位实现协同联动,合理安排施工维修计划,最大限度提高天窗利用率。同时统筹规划各班组用车计划、一体化防洪等工作,探索一体化巡视、一体化防护,减少了人力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为进一步促进中心站一体化深度融合,结合西柏坡管理实际情况,制定《西柏坡中心站考核管理办法》,全员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真正打破专业壁垒,打通管理限界,促进管理效能的整体提升。
内外协同,技术查定释放卸车组织能力
2024年,中心站深度把握“安全生产、运输组织、综合保障”三条主线,充分发挥中心站一体化优势,持续开展精益化管理。坚持以“三场两线”卸车组织架构为基础,坚持内外协同,先后多次开展能力查定和作业写实工作,全面提升卸车组织内在驱动力,强化外部货场监管保障力。
深入调研、查定大宋铁路管内4个车站10条货物线的线路保有能力、换装业务衔接、对位和装卸作业时间,电厂专用线2种翻车机及11条股道的使用效率,敬业专用线小运转机车换挂、区间运行、货检列检作业等各项作业内容和指标,旨在找出各项作业环节中导致停时增加的原因。经过综合分析,就人力机力供应、货物堆存方式、换装组织协调、优化终到计划等方面,提出了可行建议并协调推进。2024年6月13日,大宋铁路提前完成集团换装任务过半目标;同年12月23日,年累计卸车625.4万吨,提前完成集团年度换装任务。
注重内部作业环节进行机列衔接分析,从“两个类别”和“三个部分”分别进行统计,通过“入线前停时”和“出线后等待机车时间”两项内容评估,强化车站调度员、车站值班员的岗位能效,优化各工种间的协调配合和股道利用,缩短机车和车列到达的时间差,从而降低到发线占用时间,全面推动卸车效率提升。截至2024年12月6日,敬业专用线开通运营累计卸车量超4000万吨。
以专用线各单位联劳协作组织为基础,从制度保障、设备保障、作业保障和技术提升等方面,完善联劳协作制度和沟通协调机制,组织开展作业效率分析,成立联合检查组定期开展联合检查,加强对各卸车点设备质量保障的监管,进一步掌握各线路设备、翻车机及装卸机具的使用情况和检修计划,减少因非生产因素导致的停时增加,牢牢把握了卸车组织的主动权。
配合对大宋铁路货棚改造扩建、道岔6502电气化改造,敬业专用线电力增容、智能货检、等技术设备的升级,充分掌握其工程进度和投入使用时间,实时评估货场内部接卸能力、作业效率和安全系数。主动掌握货场卸车量变化规律,协调大宋铁路补充至7台机车,并更换1台大功率DF8B型机车,全面保障卸车高峰期机力供应,卸车组织能力得到有效释放。2024年11月24日,中心站卸车量赶超2023年全年;截至12月31日,全年累计完成卸车3147.5万吨,首次突破3000万吨。
积极探索,多元驱动践行企业发展战略
中心站认真贯彻落实朔黄铁路“121”发展战略和“12121”新质生产力实施路径,安全“四个定位、四个统合、四个根本”的中心站建设总要求,深入探索实践。
中心站牢牢把握西柏坡枢纽建设的生产任务和物流通道转型的发展方向,深度整合周边运输资源,畅通枢纽中心微循环。积极推动大宋铁路胡庄站亿丰石油运输管理平台打造,组织各专业开展风险辨识学习,完善危货品运输作业管理办法,开辟危货品运输安全通道。
2024年10月,装载发动机、汽车、电磁炉、布料等货物的中欧班列在东货场完成卸车,经石家庄国际陆港专用线集结,通过霍尔果斯口岸出境,抵达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标志着西柏坡站积极融入中欧班列建设,构建起中亚线路国际物流新通道。
依托大吾站技术改造,积极筹备大吾煤炭物流园煤炭储备中转站台项目,组织实地踏勘,沿大吾站至货场内部进行多次巡视检查,结合线路长度、坡度等技术参数,及时制定《大吾物流园取送车作业办法》,对作业流程、运行速度等关键程序进行明确规定。同年12月15日,大吾物流园煤炭储备中转台正式开通运营,进一步促进“公转铁、散改集”多式联运“大物流”运输体系再提升,有效促进当地人员就业、经济发展和运输产业结构升级,增强环保能效。
大吾物流园开通后,中心站持续致力于取送车及卸车作业效率提升。通过近期写实分析和能力查定,从站间取送、到站组织、卸车作业三个方面进行过程分解,查找增量提效突破口。充分发挥专用线行车组织作用,协调机务专业推进单机牵引试验和交接场至大吾站间的提速试验,逐渐压缩区间运行时间。协调物流园内部配齐补强人力机力供应,实现作业轮班制和固定化,实现初期的稳定运转,推动大吾站三个方向的行车组织协调规律化,实现卸车量阶梯式逐步提升。
坚持安全与效率两手抓,实施管理人员带班包保,与调车组之间建立“一对一”包保小组,对调车作业计划传达、机车换挂、推进对位、防溜采取等关键环节进行盯控,实现取送车全过程二次保障。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西柏坡中心站将承压奋进、稳健提升,持续推进大物流枢纽建设和行车组织升级,展现运输生产新气象,努力为全面建设世界一流清洁低碳能源科技领军企业贡献力量。
在这条能源运河的轨迹上有一个重要枢纽——原平分公司西柏坡中心站(以下简称中心站)。中心站位于太行山区与华北大平原交界处,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形成了“三场两线”卸车组织架构和“路、企、站”三方统筹的大枢纽格局,以强大的运输组织和装卸能力持续推进大物流平台建设,在一次次刷新朔黄线中间站卸车量历史纪录的同时,为冀、鲁、豫多个地区保障着不可或缺的能源物资供应。
科学部署,深度融合推动枢纽平台建设
中心站现有员工278人,管辖正线里程58公里,涵盖敬业、电厂2条专用线和东、西、南3个货场,通过大宋铁路直达国铁石家庄西站。自2024年初中心站成立以来,以完成任务、保障安全、做好监督、带好队伍为出发点,突破专业壁垒和限制,提高专业协同作战能力,实现管理、组织、计划、考核的统合新局面。
按照公司党委要求,中心站党支部紧紧围绕公司“12783”大党建工作体系和大物流枢纽平台建设工作思路,开展党建“十个一”工程,打造党建引领、安全生产、后勤保障、合规监督于一体的综合管理新机制。一年来,梳理党建清单任务18项,明确安全工作重点7项,实现了“两个零”目标。
中心站深入贯彻原平公司“11235”一体化推进思路,聚焦核心业务,打造三个综合管理领域,对各类资源和业务板块统筹融合,实现由“小而全”向“合而优”转变。全面夯实5个基础支撑班组,为公司各项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提供驱动力。成立以站长为中心的组织结构体系,综合岗位划分为党内职务+行政职务+专业分管,实现党建、中心和专业的统一交叉融合。
通过生产运营计划图和综合管理计划图,内部各专业及外部施工单位实现协同联动,合理安排施工维修计划,最大限度提高天窗利用率。同时统筹规划各班组用车计划、一体化防洪等工作,探索一体化巡视、一体化防护,减少了人力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为进一步促进中心站一体化深度融合,结合西柏坡管理实际情况,制定《西柏坡中心站考核管理办法》,全员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真正打破专业壁垒,打通管理限界,促进管理效能的整体提升。
内外协同,技术查定释放卸车组织能力
2024年,中心站深度把握“安全生产、运输组织、综合保障”三条主线,充分发挥中心站一体化优势,持续开展精益化管理。坚持以“三场两线”卸车组织架构为基础,坚持内外协同,先后多次开展能力查定和作业写实工作,全面提升卸车组织内在驱动力,强化外部货场监管保障力。
深入调研、查定大宋铁路管内4个车站10条货物线的线路保有能力、换装业务衔接、对位和装卸作业时间,电厂专用线2种翻车机及11条股道的使用效率,敬业专用线小运转机车换挂、区间运行、货检列检作业等各项作业内容和指标,旨在找出各项作业环节中导致停时增加的原因。经过综合分析,就人力机力供应、货物堆存方式、换装组织协调、优化终到计划等方面,提出了可行建议并协调推进。2024年6月13日,大宋铁路提前完成集团换装任务过半目标;同年12月23日,年累计卸车625.4万吨,提前完成集团年度换装任务。
注重内部作业环节进行机列衔接分析,从“两个类别”和“三个部分”分别进行统计,通过“入线前停时”和“出线后等待机车时间”两项内容评估,强化车站调度员、车站值班员的岗位能效,优化各工种间的协调配合和股道利用,缩短机车和车列到达的时间差,从而降低到发线占用时间,全面推动卸车效率提升。截至2024年12月6日,敬业专用线开通运营累计卸车量超4000万吨。
以专用线各单位联劳协作组织为基础,从制度保障、设备保障、作业保障和技术提升等方面,完善联劳协作制度和沟通协调机制,组织开展作业效率分析,成立联合检查组定期开展联合检查,加强对各卸车点设备质量保障的监管,进一步掌握各线路设备、翻车机及装卸机具的使用情况和检修计划,减少因非生产因素导致的停时增加,牢牢把握了卸车组织的主动权。
配合对大宋铁路货棚改造扩建、道岔6502电气化改造,敬业专用线电力增容、智能货检、等技术设备的升级,充分掌握其工程进度和投入使用时间,实时评估货场内部接卸能力、作业效率和安全系数。主动掌握货场卸车量变化规律,协调大宋铁路补充至7台机车,并更换1台大功率DF8B型机车,全面保障卸车高峰期机力供应,卸车组织能力得到有效释放。2024年11月24日,中心站卸车量赶超2023年全年;截至12月31日,全年累计完成卸车3147.5万吨,首次突破3000万吨。
积极探索,多元驱动践行企业发展战略
中心站认真贯彻落实朔黄铁路“121”发展战略和“12121”新质生产力实施路径,安全“四个定位、四个统合、四个根本”的中心站建设总要求,深入探索实践。
中心站牢牢把握西柏坡枢纽建设的生产任务和物流通道转型的发展方向,深度整合周边运输资源,畅通枢纽中心微循环。积极推动大宋铁路胡庄站亿丰石油运输管理平台打造,组织各专业开展风险辨识学习,完善危货品运输作业管理办法,开辟危货品运输安全通道。
2024年10月,装载发动机、汽车、电磁炉、布料等货物的中欧班列在东货场完成卸车,经石家庄国际陆港专用线集结,通过霍尔果斯口岸出境,抵达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标志着西柏坡站积极融入中欧班列建设,构建起中亚线路国际物流新通道。
依托大吾站技术改造,积极筹备大吾煤炭物流园煤炭储备中转站台项目,组织实地踏勘,沿大吾站至货场内部进行多次巡视检查,结合线路长度、坡度等技术参数,及时制定《大吾物流园取送车作业办法》,对作业流程、运行速度等关键程序进行明确规定。同年12月15日,大吾物流园煤炭储备中转台正式开通运营,进一步促进“公转铁、散改集”多式联运“大物流”运输体系再提升,有效促进当地人员就业、经济发展和运输产业结构升级,增强环保能效。
大吾物流园开通后,中心站持续致力于取送车及卸车作业效率提升。通过近期写实分析和能力查定,从站间取送、到站组织、卸车作业三个方面进行过程分解,查找增量提效突破口。充分发挥专用线行车组织作用,协调机务专业推进单机牵引试验和交接场至大吾站间的提速试验,逐渐压缩区间运行时间。协调物流园内部配齐补强人力机力供应,实现作业轮班制和固定化,实现初期的稳定运转,推动大吾站三个方向的行车组织协调规律化,实现卸车量阶梯式逐步提升。
坚持安全与效率两手抓,实施管理人员带班包保,与调车组之间建立“一对一”包保小组,对调车作业计划传达、机车换挂、推进对位、防溜采取等关键环节进行盯控,实现取送车全过程二次保障。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西柏坡中心站将承压奋进、稳健提升,持续推进大物流枢纽建设和行车组织升级,展现运输生产新气象,努力为全面建设世界一流清洁低碳能源科技领军企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