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电力公司:21年,久久为功
2025年01月07日
字数:2359
版次:03
2024年12月30日,在这个平凡的日子,四川电力公司实现连续安全生产21周年,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夯实了安全生产根基;公司自成立以来,累计完成发电量322.75亿千瓦时,为区域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
科技投入 夯实根基
四川电力公司成立于1993年1月,所属南桠河电厂则成立于1982年12月,随着电力体制改革,1998年5月,该厂被四川电力公司全资收购。
南桠河电厂作为一个1982年投产的山区老水电厂,3台上世纪70年代生产和安装的老式机组,存在设备老化、自动化程度偏低等“先天不足”。在2022年技改工作会上,公司深深意识到,必须加大科技投入,走技改检修“强身”之路,才能强基固本,为安全生产提供可靠设备保障;资金哪怕再紧张,也得先保住南电厂检修技改的钱;人手哪怕再少,也要加班加点优质完成检修技改任务,确保机组开得出、顶得上、带得满。
该厂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工作按轻重缓急逐年展开,历年来,一步一步实施了水轮机过流部件改造、发电机定转子改造、机组检修、监控系统改造、自动化改造、开关设备改造、励磁调速器改造等100多项设备系统改造,一步步实现设备更新、技改升级,主要设备完好率达100%,设备可靠性大大提升。2022年至今,南桠河电厂被确定为四川省电网保供支撑电源,优先安排发电计划;2023年底,该厂获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称号,山区老电厂通过励精图治,在新时代体现新担当、焕发出新活力。
四川电力公司所属栗子坪电站于2008年7月投产发电,针对电站已投运16年的设备工况需求,公司持续加大科技投入,逐步实施了机组调速器励磁改造、主变压器大修、引水系统检修等30余项重要设备检修技改工程,确保主要设备完好率达100%。2018年,该电站伴随上游冶勒水库被列入川内多年调节水电站,纳入四川省电网优先发电序列,为区域来水丰存枯用、区域电网调峰增添了有力保障。
同时,为积极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四川电力公司对栗子坪电站及周边进行了飞勘,充分利用电站厂区、调节池太阳能资源丰富带,开发建设了总装机3.82兆瓦的两个分布式光伏项目,采用高效先进的设备,按照“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就近接入电力系统,实现水电与新能源“双轨”发力,“水光互补”联合提升发电效能。2024年,公司提前11天完成发电任务。
遵章守制 布好矩阵
随着设备可靠性大大提高,四川电力公司积极与现代化水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对标接轨,2017年至今先后修编完善了《安全生产工作奖惩实施细则》《工作票管理办法》等180余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按照“规范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的思路,通过流程再造、合规梳理,新制定生产类表单200余个,安全类表单200余个,涵盖了设备运行与检修、安全文明生产、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教育等各个方面。同时,通过开展安全大考试、大检查、大整改、技术比武、劳动竞赛等安全生产活动,强化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实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
在2022年的开年工作部署会上,公司决定运用4M屏障理论,厘清“安全与生产、安全与设备、安全与管理、安全与人员”纵横关系,制定关联节点,画好安全网络矩阵,找准安全利剑、生产之盾的切入点,按“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原则,排兵布阵、编制方案、落实措施,强基固本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
为强化安全生产过程管控,公司每年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层层压实领导班子、监管部门、车间班组各级安全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奖惩考核;每月召开安全分析例会,将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分解到月、细化到周,确保安全责任到岗、任务到人;还分别利用每年春、秋两季安全大检查等时机,以领导成员与生产部门结对子、同检查、同考核等方式,对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拉网式”排查、集中整治和复盘销号,层层闭环筑牢安全生产根基。
文化铸魂 行稳致远
“多年的安全生产探索,让公司管理层形成一个共识:只有职工将安全当成一种责任、一种文化,才会将安全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四川电力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赵明在2024年工作会上说道。
近年来,该公司不断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将安全文化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统筹安排。通过搭建和织密群防群控安全网络,及时发现、纠正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的安全生产方针,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引导职工关注安全、规范行为,通过安全文化渗透提高职工的责任心和安全技能。
公司各基层党组织坚持开展“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攻坚”“党员责任区”等活动;工会开展了班组安全“劳动互保”“达标之星评比”等活动;团委开展了“青年安全监督岗”等活动;还通过定期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开展典型案例剖析、技能比武、应急演练等活动,全面营造了“人人讲安全、人人要安全、人人懂安全”的浓厚氛围;全员积极践行“守正合规、双重预防、过程标准、持续改进”的安全核心理念,让职工自觉把安全当成最重要的事,让安全文化渗透为职工的行为习惯和共同追求。
正是有了这种安全文化渗透和积淀,2021年,南桠河电厂成功应对50年一遇特大洪水,党员突击队、抗洪抢险队坚守抗洪一线,利用起吊机移动“吊篮”“空中作业”排险,午夜完成排水管焊接加高,成功遏制了洪水倒灌厂房的险情……2022年,紧急应对“9·5泸定地震”,栗子坪电站220千伏栗石Ⅰ线、Ⅱ线停运时,党员骨干通过修改控制回路、运行参数等,由光伏发电供应厂用电,发挥了光伏发电的兜底作用……在一次次大考面前,公司职工自觉运用安全行为习惯和共同追求,填写了“安全保电”的答卷,书写了“平安国企”的朴实华章。
“今天,你负责的工作面安全注意事项是什么?”“现场作业的时候,安全帽、安全措施、安全互保,一样都不能少……”在栗子坪光伏建设现场,作业人员每天进行着安全交底。这里,光伏一期、二期一排排光伏板成排成列、熠熠生辉,与远山近景和输电塔交相辉映,绘成一幅天人合一的电力保供新画卷,持续护航安全生产行稳致远。
科技投入 夯实根基
四川电力公司成立于1993年1月,所属南桠河电厂则成立于1982年12月,随着电力体制改革,1998年5月,该厂被四川电力公司全资收购。
南桠河电厂作为一个1982年投产的山区老水电厂,3台上世纪70年代生产和安装的老式机组,存在设备老化、自动化程度偏低等“先天不足”。在2022年技改工作会上,公司深深意识到,必须加大科技投入,走技改检修“强身”之路,才能强基固本,为安全生产提供可靠设备保障;资金哪怕再紧张,也得先保住南电厂检修技改的钱;人手哪怕再少,也要加班加点优质完成检修技改任务,确保机组开得出、顶得上、带得满。
该厂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工作按轻重缓急逐年展开,历年来,一步一步实施了水轮机过流部件改造、发电机定转子改造、机组检修、监控系统改造、自动化改造、开关设备改造、励磁调速器改造等100多项设备系统改造,一步步实现设备更新、技改升级,主要设备完好率达100%,设备可靠性大大提升。2022年至今,南桠河电厂被确定为四川省电网保供支撑电源,优先安排发电计划;2023年底,该厂获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称号,山区老电厂通过励精图治,在新时代体现新担当、焕发出新活力。
四川电力公司所属栗子坪电站于2008年7月投产发电,针对电站已投运16年的设备工况需求,公司持续加大科技投入,逐步实施了机组调速器励磁改造、主变压器大修、引水系统检修等30余项重要设备检修技改工程,确保主要设备完好率达100%。2018年,该电站伴随上游冶勒水库被列入川内多年调节水电站,纳入四川省电网优先发电序列,为区域来水丰存枯用、区域电网调峰增添了有力保障。
同时,为积极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四川电力公司对栗子坪电站及周边进行了飞勘,充分利用电站厂区、调节池太阳能资源丰富带,开发建设了总装机3.82兆瓦的两个分布式光伏项目,采用高效先进的设备,按照“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就近接入电力系统,实现水电与新能源“双轨”发力,“水光互补”联合提升发电效能。2024年,公司提前11天完成发电任务。
遵章守制 布好矩阵
随着设备可靠性大大提高,四川电力公司积极与现代化水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对标接轨,2017年至今先后修编完善了《安全生产工作奖惩实施细则》《工作票管理办法》等180余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按照“规范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的思路,通过流程再造、合规梳理,新制定生产类表单200余个,安全类表单200余个,涵盖了设备运行与检修、安全文明生产、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教育等各个方面。同时,通过开展安全大考试、大检查、大整改、技术比武、劳动竞赛等安全生产活动,强化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实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
在2022年的开年工作部署会上,公司决定运用4M屏障理论,厘清“安全与生产、安全与设备、安全与管理、安全与人员”纵横关系,制定关联节点,画好安全网络矩阵,找准安全利剑、生产之盾的切入点,按“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原则,排兵布阵、编制方案、落实措施,强基固本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
为强化安全生产过程管控,公司每年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层层压实领导班子、监管部门、车间班组各级安全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奖惩考核;每月召开安全分析例会,将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分解到月、细化到周,确保安全责任到岗、任务到人;还分别利用每年春、秋两季安全大检查等时机,以领导成员与生产部门结对子、同检查、同考核等方式,对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拉网式”排查、集中整治和复盘销号,层层闭环筑牢安全生产根基。
文化铸魂 行稳致远
“多年的安全生产探索,让公司管理层形成一个共识:只有职工将安全当成一种责任、一种文化,才会将安全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四川电力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赵明在2024年工作会上说道。
近年来,该公司不断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将安全文化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统筹安排。通过搭建和织密群防群控安全网络,及时发现、纠正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的安全生产方针,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引导职工关注安全、规范行为,通过安全文化渗透提高职工的责任心和安全技能。
公司各基层党组织坚持开展“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攻坚”“党员责任区”等活动;工会开展了班组安全“劳动互保”“达标之星评比”等活动;团委开展了“青年安全监督岗”等活动;还通过定期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开展典型案例剖析、技能比武、应急演练等活动,全面营造了“人人讲安全、人人要安全、人人懂安全”的浓厚氛围;全员积极践行“守正合规、双重预防、过程标准、持续改进”的安全核心理念,让职工自觉把安全当成最重要的事,让安全文化渗透为职工的行为习惯和共同追求。
正是有了这种安全文化渗透和积淀,2021年,南桠河电厂成功应对50年一遇特大洪水,党员突击队、抗洪抢险队坚守抗洪一线,利用起吊机移动“吊篮”“空中作业”排险,午夜完成排水管焊接加高,成功遏制了洪水倒灌厂房的险情……2022年,紧急应对“9·5泸定地震”,栗子坪电站220千伏栗石Ⅰ线、Ⅱ线停运时,党员骨干通过修改控制回路、运行参数等,由光伏发电供应厂用电,发挥了光伏发电的兜底作用……在一次次大考面前,公司职工自觉运用安全行为习惯和共同追求,填写了“安全保电”的答卷,书写了“平安国企”的朴实华章。
“今天,你负责的工作面安全注意事项是什么?”“现场作业的时候,安全帽、安全措施、安全互保,一样都不能少……”在栗子坪光伏建设现场,作业人员每天进行着安全交底。这里,光伏一期、二期一排排光伏板成排成列、熠熠生辉,与远山近景和输电塔交相辉映,绘成一幅天人合一的电力保供新画卷,持续护航安全生产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