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坚守,源于热爱
——平庄煤业元宝山露天矿职工掠影
2025年01月03日
字数:2273
版次:03

本报通讯员 王 琪

  有一种热爱叫“站好最后一班岗”,有一种责任叫“敢挑大梁儿”,有一种坚守叫“让工友平平安安回家”,在平庄煤业元宝山露天矿,勤劳朴实的他们或许没有豪言状语,也没有感动天地的事迹,有的只是对矿山的无限热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执着与坚守。

  “站好最后一班岗”

  “在岗一分钟,履职六十秒”是供电部群监员曹国栋多年来一直坚守的工作原则。自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群监员,他扎根矿山生产一线33年。虽然现已年过半百,但他依旧像一颗螺丝钉一样紧紧“钉”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咱们基层班组工作繁琐复杂、强度大,大家都在学习进步,我不能因为年纪大就止步不前、甚至拖大家后腿,我相信勤能补拙,一次不行就练两次,两次不行就练三次,直到学会为止。”这是曹国栋经常挂在嘴上的话。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勤于研究关于智能化矿山建设方面的书籍、积极学习新知识,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为班组职工解疑释惑,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曹国栋精通各类煤矿供电设备的操作原理和性能,能够迅速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工友和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多年工作在生产一线,曹国栋深知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他不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注重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安全素养。积极推动安全管理创新,定期组织班组职工开展安全培训,严格落实安全操作规程,强化事故应急措施,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并严查“三违”,切实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在他的带动下,高压输电班杜绝了轻伤及以上人身事故发生。
  “岁月匆匆,光阴短暂。虽然即将退休,但我清晰记得刚参加工作的那一天,岁月带走了我的青春,但带不走我对矿山事业的挚爱。”回首从业生涯,曹国栋坚定地说。

  “敢挑大梁儿”

  “王班长,又忙啥呢?”这是工友们经常问供电部高压输电班班长王海的一句话,因为大家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穿梭于矿区的各个角落.他就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用一言一行诠释着什么是敬业奉献。
  王海,身材魁梧,笑容质朴、眼神坚定,常年的户外工作让他的皮肤略显黝黑,粗糙的双手仿佛诉说着多年来与供电设备打交道的故事。
  在元宝山露天矿,供电工作犹如整个矿区的生命线,任何一点供电故障都可能导致生产停滞,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王海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所以在每一个工作日他总是第一个到达岗位,提前检查设备,为一天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有一次,矿区遭遇罕见的暴风雨天气,供电线路面临严重威胁。王海在第一时间组织抢修队伍冲进风雨中,“大家注意安全,先检查一下集水坑电缆线路的状况。”在排查故障的过程中,他发现一处电缆外皮有绝缘破损的迹象,如果不及时处理,电缆很可能会短路,导致大面积停电。他毫不犹豫地拿上工器具进行抢修。尽管雨水模糊了视线,狂风让他们行动变得困难,但凭借顽强的毅力,他们成功修复了电缆,确保了供电线路安全。
  日常工作中,王海十分注重对年轻职工的培养,定期组织培训课程,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小李,你看这个电路图,理解这个原理很重要,这样在遇到故障时你才能快速定位问题所在。”在他的带领下,一批职工迅速成长为矿区供电工作的新生力量。
  除了工作上的认真负责,王海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的那份执着更令人钦佩。
  由于矿区供电设备逐渐老化,需要进行大规模升级改造。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涉及到众多技术难题和复杂的协调工作。王海主动承担起项目主要负责人的角色,从设备选型到施工安排,从与各个部门协调到对施工质量把控,他全过程亲力亲为。“这是矿区发展的关键,再难咱们也要把它做好。”他总是这样鼓舞身边的人。
  王海对待每一个任务都精益求精,勇敢挑起肩上的“梁儿”,一步一个脚印走在矿区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

  “让工友平平安安回家”

  张志刚,是供电部的一名安全员,他始终坚守在安全生产第一线,用专心、细心、用心守护工友安全。他的故事如同煤炭,虽深埋于地下,却蕴含着无尽的热能与希望。
  每次下坑前,张志刚都会习惯性地在安全帽内侧贴上一张全家福。照片中,妻子温柔的笑容、孩子纯真的眼神,是他最坚实的后盾,也是他最大的动力。他说:“每次看到家人的照片,我就知道,我不能有半点马虎,我要带着所有工友平安回家。”
  在一次例行巡视检查中,张志刚发现坑下344平盘的电缆有一条细微裂缝,这条裂缝在常人眼中或许微不足道,但在他眼里却是致命的隐患。他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紧急停电处理,避免了有可能发生的重大隐患事故。事后,工友们都称赞他的细心和专业,他却只是淡淡一笑说:“这就是我的职责,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张志刚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本磨损严重的《煤矿安全规程》,书页间夹满了各种颜色的便签纸,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他学习的心得。他常说:“安全工作永无止境,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在矿区,张志刚还有一个昵称——“老张头”。这个称呼充满了尊敬,每当工友们遇到困难或是心情低落,总会找“老张头”聊聊,张志刚也会耐心倾听,并给予鼓励或提出合理的建议,他的办公室也成为了工友们心灵倾诉的港湾。
  “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付出,就是要确保每一台设备都安全高效运行,确保煤炭及时稳定供应,让每一位工友都能平平安安回家,让滚滚乌金温暖和点亮千家万户。”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张志刚以一颗赤诚之心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篇章,守护着矿山安全,也守护着工友们的平安。
  在元宝山露天矿各条战线上,还有很多这样朴实无华的职工,他们用专业的技能和严谨的态度守护着矿山,为完成煤炭保供任务全力以赴,用脚踏实地的行动和日日夜夜的坚守诠释着对矿山事业的热爱。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