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夜归人
2024年12月30日
字数:838
版次:03
12月18日深夜,内蒙古地区突遭大雪侵袭。在包神铁路机务分公司达拉特北站运转室内,站长吕跃光时刻留意着天气变化,对身旁的车站值班员说:“立刻联络工务、电务、供电工区,组织人力清扫道岔!”
铁路人向来“以雪为令、闻令即动”。各专业迅速集结,组成7支扫雪小队,依据站区除雪应急预案奔赴包保责任区,全力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与畅通。
此时,达拉特北站调车长魏家琪正轮休在家,刚把孩子哄睡着,眼看外面的雪越下越大,他紧锁眉头、坐立难安。妻子洞悉其意,温柔地劝道:“若不放心车站,便去看看吧。”他应声而起,毅然离家。因道路受阻,他只能徒步6公里到车站,还没来得及歇口气,就加入到走向站场岔区的扫雪队伍中。
担任达旗供电工区副工长的刘志超,接到车站的通知后,顾不得手中未吃完的泡面,迅速披上外衣,组织职工前往指定道岔除雪。
夜色深沉,雪花纷飞,铁道线上人影忙碌。职工们借助手电光线,清扫道岔积雪,铲除道岔岔尖与基本轨之间被压扁的“雪饼”以及雪化后又结成的薄冰。钢轨的夹缝里很难清理,他们就趴在地上用小铲子和笤帚一点一点地往外扫。
0时32分,扫雪工作已持续近4个小时,雪一直在下,扫雪队伍分两班,交替作业进行了2轮,扫雪工作没有丝毫懈怠。
“操作一下3号道岔。”
“道岔转动还是有些磕磕绊绊,看看是不是还有冰雪没有处理干净。”
刘志超带领的扫雪小分队遇到了问题,只能重新清扫,查找问题原因。
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雪不停、人不眠。
凌晨2时40分,雪终于停了。“扫雪虽然辛苦,但真正难以忍受的是夜里刺骨的寒风,如同小刀割肉。”魏家琪一边脱掉湿透的棉衣棉鞋一边说道,“先不回家了,说不定一会儿还得下,在车站随时待命吧!”
刘志超则返回宿舍,倒掉泡面残渣,重新泡制一碗,笑道:“扫雪除冰是场硬仗,得吃饱才有力气应对。”
以雪为令,闻雪而动。这不仅是铁路人长期安全生产中的成功共识,更是他们“四铁”精神铁的担当、铁的作风、铁的意志、铁的团结的生动体现。在能源保供的路上,他们宛如风雪中的夜归人,用坚守与奉献书写着铁路人的责任与荣耀。
铁路人向来“以雪为令、闻令即动”。各专业迅速集结,组成7支扫雪小队,依据站区除雪应急预案奔赴包保责任区,全力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与畅通。
此时,达拉特北站调车长魏家琪正轮休在家,刚把孩子哄睡着,眼看外面的雪越下越大,他紧锁眉头、坐立难安。妻子洞悉其意,温柔地劝道:“若不放心车站,便去看看吧。”他应声而起,毅然离家。因道路受阻,他只能徒步6公里到车站,还没来得及歇口气,就加入到走向站场岔区的扫雪队伍中。
担任达旗供电工区副工长的刘志超,接到车站的通知后,顾不得手中未吃完的泡面,迅速披上外衣,组织职工前往指定道岔除雪。
夜色深沉,雪花纷飞,铁道线上人影忙碌。职工们借助手电光线,清扫道岔积雪,铲除道岔岔尖与基本轨之间被压扁的“雪饼”以及雪化后又结成的薄冰。钢轨的夹缝里很难清理,他们就趴在地上用小铲子和笤帚一点一点地往外扫。
0时32分,扫雪工作已持续近4个小时,雪一直在下,扫雪队伍分两班,交替作业进行了2轮,扫雪工作没有丝毫懈怠。
“操作一下3号道岔。”
“道岔转动还是有些磕磕绊绊,看看是不是还有冰雪没有处理干净。”
刘志超带领的扫雪小分队遇到了问题,只能重新清扫,查找问题原因。
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雪不停、人不眠。
凌晨2时40分,雪终于停了。“扫雪虽然辛苦,但真正难以忍受的是夜里刺骨的寒风,如同小刀割肉。”魏家琪一边脱掉湿透的棉衣棉鞋一边说道,“先不回家了,说不定一会儿还得下,在车站随时待命吧!”
刘志超则返回宿舍,倒掉泡面残渣,重新泡制一碗,笑道:“扫雪除冰是场硬仗,得吃饱才有力气应对。”
以雪为令,闻雪而动。这不仅是铁路人长期安全生产中的成功共识,更是他们“四铁”精神铁的担当、铁的作风、铁的意志、铁的团结的生动体现。在能源保供的路上,他们宛如风雪中的夜归人,用坚守与奉献书写着铁路人的责任与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