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用生命之火点亮希望之光
——记江苏谏壁公司燃料运维部青工廖泓霏
本报通讯员 肖笑 谢亮 杨嘉宁
2024年12月27日
字数:1495
版次:02
  12月4日寒风凛冽,一场跨越千山万水的生命救援行动悄然上演。
  江苏谏壁公司燃料运维部90后青工廖泓霏,用无私的爱心和坚定的决心,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为一位远在他乡、素未谋面的白血病患者带去了生命的曙光。这一举动,不仅彰显了央企人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更书写了一段关于爱与奉献的感人篇章。
  时间回溯到今年9月24日,廖泓霏接到了来自镇江市红十字会的一个电话,得知他的造血干细胞与一位白血病患者初步匹配成功。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他没有丝毫的犹豫和迟疑,坚定地说:“我愿意!”这三个字,承载的是他对生命的尊重、对公益的热爱,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
  廖泓霏一直热衷于做公益。在大学期间,他就积极参与各种志愿者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着爱与温暖。参加工作后,他更是将这份爱心延续了下去,多次参加献血和社会公益活动。2020年5月,在公司“点燃生命的希望”造血干细胞采集宣传活动中,廖泓霏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意义后,毫不犹豫地加入到中华骨髓库,成为当时“云采集”活动中入库的志愿者之一。
  起初,当廖泓霏决定要捐献造血干细胞时,他的家人满心忧虑,他们生怕造血干细胞的捐献会对他的健康造成未知的伤害。然而,廖泓霏并未因此退缩。他深知,自己正在做的是一件既光荣又神圣的事情,是作为一名央企职工应有的责任与担当。于是,他深入研究造血干细胞捐赠的相关知识,耐心向家人解释每一个细节,用科学的数据和真挚的情感,逐渐消除了家人的顾虑。在廖泓霏的努力下,家人的态度从反对转为支持,更被他的决心和勇气打动,也看到了这份善举背后的深远意义。
  10月14日,廖泓霏怀揣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待,踏上了这条充满希望的救助之旅。在经过造血干细胞高分子辨识、体检等各项细致检查后,确认他的各项指标都符合捐献要求。
  11月29日,廖泓霏前往南京,开始接受9次连续的皮下注射“动员剂”,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做好充分的准备。
  12月4日,经过3个多小时的采集,廖泓霏顺利捐献了186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浊液。
  采集造血干细胞的过程中,廖泓霏需要接受多针“动员剂”的注射,以促进骨髓更快地溢出到血液中,从而方便更高效地采集造血干细胞,为患者提供宝贵的“救命药”。在采集现场,廖泓霏表示:“我希望我的这份捐献能像一颗希望的种子,在陌生的病友体内生根发芽,绽放出生命的花朵,让他重新拥抱生活的美好,找回失去的笑声。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能够激励更多人加入中华骨髓库的行列,成为传递生命希望的使者,用我们的爱心共同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生命防线。”采集成功的那一刻,廖泓霏露出了满足而欣慰的笑容。
  在中华骨髓库授予的捐献表上,廖泓霏的名字被永远地镌刻在了捐献者的行列中。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无私奉献的肯定,更是谏壁公司长期以来践行社会责任、弘扬正能量的生动写照。
  一直以来,谏壁公司始终把推动企业发展同承担社会责任紧密结合,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履行央企社会责任。坚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通过宣传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开展“身边的榜样”“谏电好故事”等主题宣传活动,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职业文明素质。自2003年公司组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服务队”以来,已有248名职工加入中华骨髓库。多年来,公司积极宣传和发动组织造血干细胞采集捐献工作,涌现出了刘吉明、潘文忠等7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如今,廖泓霏的成功配型,让这一数据再次的更新,也使谏壁公司捐献人数位居该省各类企业第一。
  廖泓霏的故事,是谏壁公司众多感人故事中的一个缩影。这些故事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正能量,激励着更多的人加入公益事业中来,用爱心和行动点亮更多生命的希望之光。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