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风中的“暖”身影
2024年12月27日
字数:1546
版次:02
本报通讯员 张丽苹 单国豪
冬至后的新疆,遭遇了新一轮强冷空气的侵袭,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室外温度骤降至零下20摄氏度,每一寸空气都仿佛凝固成了冰。然而,在这片被冰雪覆盖的大地上,新疆能源洗选中心乌东选煤厂却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一群身着蓝色工作服的职工,犹如冬日里的一抹温暖阳光,照亮了这片寒冷的“主战场”。在风雪飞扬的储煤场,他们井然有序地指挥着车辆,一列列卡车排起了长龙,等待着装载的煤炭发往全国各地;在机械轰鸣的车间内,他们穿梭忙碌,认真地检查着每一台设备的运行情况,为寒冬保供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在风雪中逆行,让每一块煤炭更加乌黑闪亮。
在选煤厂筛分车间八楼,对讲机的呼唤声打破了繁忙中的沉默。调度室传来指令:“203跳链了,需要立即进行恢复!”武建,一个刚刚入职不久却勤奋好学、勇于担当的小伙子,听到指令后主动请缨,要求参与到这次紧急的检修工作中。在申请设备停电后,只见他熟练地挂上刮板机的保护链,准备就绪就要投入到工作中。
“呦,这次信心十足啊!那就由你来‘操刀’,我来给你监护。”从业近30年的老职工翟其明是武建的师傅,他笑着答应了徒弟的请求。师徒二人即刻投入到紧张的检修工作中,先是合力完成了刮板机张紧装置的调试。紧接着,武建卷曲着身子,匍匐在狭窄的刮板机内,用手电筒照亮每一个黑暗的角落,仔细检查着每一个刮棒。不久,他的脸上、脖颈便被煤尘与汗水交织覆盖,但他毫不在意,只是笑着抹了把汗就继续专注地工作。翟其明则在一旁仔细观察着武建的操作,不时地提醒他注意安全,不一会儿刮板机内传来了武建的声音:“找到了!”随后便钻出刮板机和师傅商量确定检修方案。短暂沟通后二人默契配合,一人动手实施、一人监护指导,共同处理了203跳链的问题。
经过一番努力,刮板机重新运转起来。师徒二人相视而笑,并肩走出了车间,外面的雪花尽情地飞舞着,仿佛也在为他们的成功而欢呼。
夜幕降临,风雪交加,但选煤厂的生产现场依旧灯火通明,繁忙有序。在装车站,一列54节车厢的火车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装车作业。操作室内,马晓梅熟练地操作着智能装车系统,只见煤炭瞬间就在伸缩溜槽上倾泻而出,仅仅一分钟,第一节火车车厢便已被煤炭铺满。与此同时,刘未新则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时刻关注着仓位变化与设备运行状态,实时记录着装车数据。两位装车员配合默契,确保装车工作高效进行。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对讲机中传来了调度室的紧急指令:“装车站741皮带停了,报警显示二级跑偏,请立即前往核实情况。”接到指令后,运维人员卢宏刚迅速行动,前往现场进行故障排查。
这一“小插曲”使得装车工作不得不暂时中断。刘未新和马晓梅心急如焚,紧握对讲机,目光紧锁窗外的火车车厢。经过卢宏刚10分钟的紧张排查与修复,对讲机中终于传来了好消息:“调度,741皮带跑偏问题已解决,申请恢复作业。”
听到这一消息,刘未新和马晓梅如释重负,他们立刻调整状态,以更快的速度投入到装车工作中,争分夺秒地弥补因故障停机的10分钟损失。在寒冷的天气中,他们不仅要应对设备故障带来的挑战,还要克服防冻液喷洒、油压低、轨道打滑等多重困难。同时,还需要不断地优化作业流程,确保装车工作高效、安全地进行。
为全力守护“民生温度”,乌东选煤厂建立了灵活的“产、运、销”协作体系,每日细致汇总销售情况,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调整生产;精心规划运输路线,优化发运环节,确保煤炭安全快速送达……这一切的背后,是每位职工的辛勤付出,他们像螺丝钉一样紧密相连,共同编织了一张温暖的“保供”网络,用实际行动为千家万户送去了温暖与安宁。
在这个冬天,乌东选煤厂不仅是煤炭的洗选加工厂,更是无数家庭温暖的守护者。选煤厂的每一位职工,都在努力奋战,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一个个关于坚守与奉献的故事,温暖着你我他,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