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生生不息
——读《大地上的家乡》有感
2024年12月11日
字数:1514
版次:04

◎ 刘井林


  翻开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得主、作家刘亮程的新作《大地上的家乡》一书,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宁静与深邃的大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智慧的世界,一个让我们心灵得以栖息的家园。
  对生命的思考,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深刻感悟之一。在刘亮程的笔下,生命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它可以是一朵盛开的花,可以是一只忙碌的蚂蚁,可以是一个孤独的老人,也可以是一片沉默的土地。书中写道:“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生命的孤独与坚韧。生命是一场孤独的旅程,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面对生活的挑战与困难。然而,正是这种孤独,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温暖与美好。“人是不可以敷衍自己的,这顿没吃饱就是没吃饱,不可能下一顿多吃点就能补偿。没吃饱的这顿饭将作为一种欠缺空在一生里,命运迟早会抓住这个薄弱环节击败我。”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生命的真实与不可敷衍,提醒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当下,因为每一个瞬间都构成了我们独特的生命历程。
  对万物的敬畏,也是这本书给我的启示。在刘亮程的眼中,大地上的万物都是有灵性的,它们都有着自己的生命和故事。他写道:“一只鸟飞进了我的院子,它在树枝上停留了片刻,然后飞走了。我不知道它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但我知道,它在这个世界上有着自己的使命和归宿。”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万物的敬畏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忽视了身边的万物,认为它们只是我们的工具和资源。然而,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观察这些万物时,我们会发现它们其实是如此美丽和神奇。一朵花的绽放、一片叶子的飘落、一只虫子的爬行,都蕴含着生命的奥秘和智慧。我们应该学会敬畏万物,尊重它们的存在,与它们和谐相处。刘亮程又写道:“所谓永恒,就是消磨一件事物的时间完了,这件事物还在。”这句话让我对万物的存在有了更深的思考。万物的存在不仅仅是当下的瞬间,更是一种永恒的延续。书中还描写了许多关于人与自然的故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作者的笔下,人类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尊重自然的规律,保护自然的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比如,那个在沙漠中植树造林的老人,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类对自然的责任和担当。又比如,那个在河边守护着鱼儿的孩子,他用自己的纯真和善良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这些故事让我明白,我们只有敬畏自然,才能得到自然的馈赠;我们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生活中,我们常常忙碌于生计,忘记了去欣赏身边的美好风景,忘记了去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然而,当我们回首往事时会发现,那些曾经被我们忽视的美好瞬间,才是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就如书中所写:“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这样的描述充满了对生活中细微美好的发现与珍惜,让我们意识到生活中的美好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就能在平凡的日子里找到无尽的温暖和幸福。书中还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许多关于生活的美好瞬间。比如,那个在夕阳下漫步的老人,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又比如,那个在田野里奔跑的孩子,他的眼睛里闪烁着纯真的光芒……这些美好瞬间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温暖和美好,也让我明白了我们应该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用爱去传递生活的温暖。
  在尘世奔波,我们常于浮躁中徘徊。《大地上的家乡》这本书让我们重新审视生命、敬畏万物、珍惜生活。它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我们内心深处对家乡的眷恋之门,在这里,我找到了生命的根,也找到了前行的力量。怀揣着这份热爱与敬畏,在岁月的大地上播种希望与梦想,生生不息。(作者单位:平庄煤业老公营子矿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