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危化品上把“安全锁”
2024年12月04日
字数:994
版次:03
本报通讯员 冒星月
“这是新投用的氨水系统,操作起来更加方便,也更加安全了。”11月14日,江苏谏壁公司化学专业运行人员丰锁永像往常一样进行着日常巡回检查工作,走到加药系统就地氨箱时,他对新入职大学生欣喜地介绍道。这是新入职大学生第一次来到化学专业生产区域,从丰师傅的口中,大家了解到原先公司四台机组锅炉给水加氨采用瓶装液氨,瓶装的液氨浓度高,需要存放在特定区域。由于它体积大,接卸和搬运均采用叉车,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撞击、摔倒的情况,一旦对液氨瓶造成损伤,就有泄漏的风险。
“之前,我们都是人工进行配氨操作,打开氨瓶高压出口阀和减压阀,配制成氨水溶液,然后通过加氨泵加入到机组凝水、给水中。”师傅耐心地讲解着氨水系统改造前的工作流程,随后,他着重强调了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手动配氨过程耗费时间长,还会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不能及时满足生产需要,此外频繁的操作会出现材料磨损,泄漏随时可能发生,所以操作时防护服、防护手套和防护面罩必不可少,如果在高温天气加上这样“全副武装”,操作起来更是困难重重。
听着师傅的描述,新入职大学生纷纷感到好奇,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改造过程?丰师傅再次打开了话匣:“这是我们化学专业技术人员经过多次实地考察之后决定的。”
化学专业工程师江鹏威深知危化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为尽可能地消除危化品安全风险,他走访各企业,学习经验,通过不断查阅资料,带领化学专业技术人员探索降低危化品安全风险的方法,经过多方调查发现罐车输送氨水比瓶装氨更加安全可靠,既能及时满足安全生产需要,又能降低危化品安全风险。
那么,输送的氨水如何储存呢?能不能取消人工操作?针对这些问题,化学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现场,谋划改造思路,最终设计安装氨水系统,由罐车将浓氨水送至就地氨水储箱,通过输送泵打至加药系统配制成氨水。
为减轻操作人员工作量,化学专业技术人员集思广益,将加药系统就地氨箱部分阀门更换为电动门,增设中间端子箱,直接接入化学精处理DCS系统,运行人员就可以通过自动化远程控制实现操作,配氨操作大大减少的同时,安全也得到了有效保障。
“在监控画面上可以看到并操作这个氨水系统,也给危化品安全隐患又加上了一把安全锁。”化学专业青年姚新伟一边盘前操作系统,一边向新入职大学生讲解道,“现在无需烦琐的工序,操作方便快捷,也多了一份安全。”
目前,液氨改氨水系统优化项目已成功投运,为机组安全稳定环保运行增添新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