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大山深处的“蓝朋友”
本报通讯员 朱育毕
2024年11月28日
字数:1289
版次:03

  在群山环绕的山区深处,一台台风机林立,白色的叶片随风舞动,发出“呜嘘呜嘘”的声音,欢迎着柏油路上行驶的汽车。隶属于龙源电力贵州公司的梅花山风电场便坐落在这片充满科技与自然交织区域的中央。
  11月16日,天气晴朗,远远看到一个人从高耸入云的风机上缓缓降落,只见他熟练地操作者安全带、联接装置、止跌扣及速降逃生装置的使用方法,每一个动作都精确无误,一气呵成,顺利从机舱抵达0米平台,整个处置过程操作准确。原来这是梅花山风电场在进行火灾应急高空逃生演练,这位操作娴熟的职工名叫韦汉,是一位特殊的“消防员”。
  韦汉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消防员,他是梅花山风电场的“安全维护专家”,在处理日常设备检修工作的同时还负责应对风电场可能出现的各类火灾隐患排查与紧急情况。他身材不算高大,看着像个文弱书生,但眼神中透着坚毅与专注,常年的户外工作让他对这片风电场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台设备都了如指掌。
  风电场的火灾风险与普通场所截然不同。由于存在大量的电气设备、电缆线路,且在干燥季节里,容易引发火灾的枯草等因素,特别是梅花山风电场所处地理位置植被茂密,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会对昂贵的电气设备造成不可逆的损毁,还可能引发大面积山火,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难以估量的破坏。
  每天开完班前会,韦汉都会背上工具包,开始一天的日常巡检工作。他佩戴好防护设备进入高压厂区,仔细检查每一个配电柜、变压器的运行状态,查看是否有异常发热、放电或线路老化的迹象。他手中的红外测温仪就像一把“消防枪”,精准地探测着设备的温度,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引发火灾的“热点”。
  随后,他搭乘巡检车辆沿着蜿蜒的道路,穿梭在一排排高大的风电机组之间。他爬上高高的塔筒,进入机舱,检查发电机、齿轮箱等核心部件的润滑情况和散热状况。同时,他还会仔细检查机舱内的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无损,灭火器是否在有效期内,灭火系统的压力是否正常等。
  在巡检过程中,韦汉还会特别留意风电场周边的枯木树枝分布情况。每到秋冬季节,这些易燃物便成为火灾的重大隐患。一旦发现风险点,他会立即组织班组人员进行清理工作,在升压站和所处林木区域的机组周边开辟出防火隔离带,以防万一。
  8月24日,韦汉正在主控室监控着风电场的运行数据。突然发现一台机组机舱内温度异常升高,SCADA系统即将故障报警,并可能存在火灾风险。韦汉二话不说,当即叫上司机与一名班组成员带上必备的检修工具和防护装备,冲向该机组,一路上一言未发,脸上写满了担忧与紧张,经登塔巡检确定是PT损坏后他才放下心来。
  除了日常的巡检和应急处理,韦汉还积极组织风电场的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定期开展消防演练,向大家传授火灾预防知识、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火灾发生时的逃生技巧。他常说:“风电场的消防安全,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责任,而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只有大家都具备了消防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我们才能确保风电场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这片远离城市喧嚣的山区风电场,韦汉就像一位忠诚的卫士,默默地守护着这里的一切。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辛勤汗水和无畏勇气,为风电场筑起了一道坚固的消防安全防线,让一台台“大风车”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将清洁能源输送到千家万户。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