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真爱的模样
◎刘井林
2024年11月26日
字数:1267
版次:04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读清人沈复的《浮生六记》,如观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让我们得以一窥那个时代的生活风貌与真挚情感。读完此书,“真爱”两个字始终在心头萦绕。
  真爱,是“人生若只如初见”的一见倾心。沈复与陈芸自幼相识,“余年—十三,随母归宁,两小无嫌,得见所作,虽叹其才思隽秀,窃恐其福泽不深,然心注不能释,告母曰:“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这一段青涩的表白,充满了少年的纯真与勇敢,如《闺房记乐》中那纯真美好的开篇,奠定了他们爱情的基调,没有轰轰烈烈的开场,却有着一种细水长流的温暖,悄然润泽了彼此的心田。
  真爱,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相知相守。陈芸是一个聪慧而温柔的女子,她不仅精通诗词歌赋,还善于持家。沈复则是一个性情中人,不拘小节,喜欢游山玩水。他们性格各异,却能相互理解,相互包容。陈芸懂得沈复的志趣,支持他的出游,甚至女扮男装,陪他一起外出游玩,如《浪游记快》中那些相伴出游的美好时光,尽显二人之间的默契与深情。他们的相处,没有争吵与埋怨,只有无尽的关爱与支持。这种理解与包容,是真爱的基石,让他们的爱情在岁月的磨砺中愈发坚定。正如书中所说:“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真爱,是“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坚定守护。沈复与陈芸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们经历了家庭的变故、经济的困境,甚至疾病的折磨。然而,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他们始终不离不弃,相互扶持。这在《坎坷记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有一次,家中几乎无米下锅,沈复四处奔波,向朋友借钱,尽管遭受了不少冷眼和拒绝,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回到家中,看到陈芸疲惫却依然微笑的面容,他心中充满了愧疚和心疼,而陈芸则温柔地安慰他,两人相拥,在困境中相互取暖,他们的爱情在困境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芒,让人感动不已。
  真爱,是“赌书消得泼茶香”的小确幸。沈复与陈芸的生活虽然平淡,却充满了情调。《闲情记趣》中描绘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彼此的珍视。夏日的夜晚,他们会在庭院中摆放一张小桌,泡上一壶清茶,坐在月光下,静静地欣赏着月色。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陈芸会轻声吟诵几句诗词,沈复则在一旁微笑着倾听,偶尔也会和上几句。他们的目光交汇,充满了柔情与满足。他们的爱情,不需要华丽的装饰,只需要一颗善于发现美好的心。这些小确幸,如同夜空中的繁星,虽然渺小,却足以照亮他们的世界。
  读完《浮生六记》,不禁感慨。沈复与陈芸的爱情,让我们看到了真爱的力量,它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让人在困境中找到希望,在平淡中找到幸福。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追求物质的享受,却忽略了内心的感受;我们渴望激情的爱情,却无法忍受平淡的生活。其实真爱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生的承诺,它需要我们用爱去呵护。漫漫人生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不离不弃,就一定能够云开雾散,迎来曙光。“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让我们如书中所言,珍惜眼前人,把握当下的幸福,不被世俗的功名利禄所迷惑,用心去经营属于自己的真爱。

(作者单位:平庄煤业老公营子煤矿)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