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易其版的顶压“神器”
2024年11月13日
字数:1098
版次:02
本报记者 王艾丽 通讯员 杨 铭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立足岗位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让破损车故障处置更安全、更便捷、更有效率。”作为铁路装备包头分公司万水泉北场运用车间一名一线检车员,周勇在破损车整治工作中总是充满热情。10月初,一次在处置搭扣未搭故障时,周勇发现现有的下侧门闭门器存在很大问题。当遇到侧墙、折页变形等情况时,必须双人协同配合,一个人使用下侧门闭门器固定下侧门,另一个人用大锤进行处置,不仅劳动强度大,故障处置效率也很低。看着大家辛苦的样子,周勇暗下决心,一定要找到解决办法。
从那以后,周勇只要一有空,就开始琢磨这个问题。他想利用螺杆和螺母的啮合原理来改进工具,觉得只要能把直线运动转换成旋转运动、把推力转换成转矩,就有可能实现省力的效果,并且可以缩减工具大小,一个人就能操作。
有了想法后,周勇开始每天利用休班时间对各车型车体搭扣处的数据进行测量,有了数据后,便开始动手绘制图纸。这对于没有太多绘图经验的周勇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他没有放弃,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图纸画好后,周勇开始四处购买材料。他跑遍了周围的五金店,一家一家地找。材料买回来,他又开始用砂轮机加工、打磨这些材料并将它们焊接在一起。经过一系列努力,便携式敞车下侧门搭扣螺纹顶压器的初版终于研制出来了。
周勇满心欢喜地拿着初版工具去试验,可是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工具钢材材质较软,承受不了故障处置时的压力,容易变形;工具与车体别劲,不易拆卸;故障处置还是纯手动,效率提升不明显,劳动强度依旧大……看到这么多问题需要解决,周勇的心情一下子跌到了谷底,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能解决这个问题。
办法总比困难多。冷静下来后,周勇仔细分析问题所在,决定更换硬度更高的钢材,并将螺杆的直径加大,还把工具与车辆侧墙接触部分设计为弧形,解决别劲问题。同时,在螺杆端部焊接转接头,使用大扭力锂电冲击扳手提供动力,将人力操作转变为电动操作。经过这些改进,第二版工具研制出来了。周勇迫不及待地去试验,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螺杆与折页接触部分较小,螺杆运动中容易滑动;螺杆空转时间长,影响故障处置效率。周勇没有放弃,继续钻研,在螺杆端部与折页接触点加装圆形垫板,增强其稳定性。在确保拧力扭矩的情况下,他又将螺杆螺纹更换为T型螺纹。
终于,经过周勇的不懈努力,便携式敞车下侧门搭扣螺纹顶压器完成了最终定型,实现了搭扣未搭故障处置由双人向单人的转变,也实现了由手动处置向电动驱动处置的转变,在减轻职工劳动强度的同时,还将单个搭扣未搭故障处置时间压缩至20秒以内。
“这个‘神器’确实好用,很省力。”当检车员们试用改造工具后,纷纷对周勇竖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