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长河沙坡头
2024年11月04日
字数:1245
版次:04

一千二百八十多年前,一个叫王维的唐代诗人,站在一个叫沙坡头的地方,眺望着身前身后这沙河相依、沙山相连的旷世奇景,吟出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千古绝唱。一千二百八十多年后,我踏着诗人的足迹,先后两次飞越重重关山,来到了这里,为的就是感受“孤烟直”和“落日圆”沧桑雄浑的意境。
沙坡头,一个容易让人联想起无边黄沙滚滚来、千里边塞月色寒的地名。腾格里沙漠,这个中国的第四大沙漠,它越过长城直抵贺兰山,一泻千里到达宁夏中卫市后,为黄河所挡,携带大量沙尘的西北风在这里盘旋环绕,聚沙成塔,终堆积为一个百多米高的沙丘,囤成了一个天然辽阔的观景台,成就了王维《使至塞上》这首境界阔大,气象雄壮的边塞诗。
这是一处天造奇观之地,大漠、长河、高山、雪峰、绿洲,五景荟萃,异象同框。这里有雄奇的西北风光,也有秀丽的江南景色。面对这样一幅景象迥异的风光会觉得不可思议,在狂风中飞舞不止的沙尘流泻到黄河边上时,怎就止步不前,与河水握手言欢了呢?浩渺荒凉的大漠,烈日炙烤、飞沙扬砾,如何与一片绿洲相依相伴呢?漫天的黄沙、奔腾的黄河、绵延的雪山、葱郁的沙漠绿洲,这样组合起来的奇特景观,恐怕只有在沙坡头才会呈现出来。
王维当年写下千古名句的观景台,就在沙坡头最顶端。站在王维观景台,抬头望,前面是绵延起伏白雪覆盖的祁连山脉,雪峰在阳光的映照下,洁净如玉,银光耀眼;转身看,是一望无垠的大漠,随风而来的声声驼铃,摇醒了浩瀚而沉寂的沙漠,一行行伸向远方的骆驼脚印,将人们的思绪引进大漠深处;脚底下,就是滔滔不息的黄河,仿佛从天际流来的黄河之水,在大地上划下一个巨大的S形,然后在拥沙临河的绿洲目送下,绕过了沙坡头,留下了一幅粗犷与清秀并存、雄奇与柔美同在的景观。
站在沙坡头,会不由自主地对脚下这条长河多看几眼,也只有在沙坡头这样的高处,才能领略黄河的磅礴气势,感受黄河的雄豪壮观。这条在中华儿女心里流动了多少年,就在古诗文中流淌了多少年的长河,此时,好似对沙坡头格外留恋,它放慢了奔流的脚步,放低了激荡的咆哮,在蜿蜒的河道上不紧不慢地滚动着,泛着金光的河面上,时有一排排的羊皮筏子划过,摇橹的船夫,扯开沙哑的嗓子唱着古老的歌谣,浑厚的喉声,低沉的歌声,在空旷的黄河上低回起伏……壮观的黄河,苍凉的歌曲,看过一眼,听过一回,便永远定格在脑海里,铭记在心间。
时光流逝了一千多年,河水也流淌了一千多年,它们不知带走了多少往事,但王维当年看到的边塞风光,不会就此消失。大漠孤烟直,烽火台上那一股升腾在天空的孤直的狼烟,虽然现在不能再现了,但如果我们胸怀家国,同样可以感受得到,因为大漠还在,边关依然;长河落日圆,那一轮在河水里投下一长串金色浮光的低垂的落日,我们也许会错过它西沉时的场景,但如若心有唐诗,不管什么时辰,都能想象出落日圆的那一幕壮阔情景,因为长河依旧在流淌,山河依然与我们有约。
大漠茫茫无际涯,长河滔滔不息流。到沙坡头来,上王维观景台,隔着千年时空,与王维共览山河,心里就会有永远的孤烟与落日。(作者单位:浙江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