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电,“绿”动如新
2024年11月04日
字数:2137
版次:02
实干,燃起美好生活的向往;创新,驱动时代巨轮的远航。在我国南海之滨,实干与创新正演绎着一场能源革新的壮丽对话。广东台山电厂以“双碳”目标为引领,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今年荣获全国电力行业首批“五个本质”标杆优秀企业称号。
向“新”发力,“碳”索五个本质
秋阳杲杲,金风飒飒,运煤船由远至近裁开潋滟波缎,岸上一望无垠的光伏板也恰似层层鳞浪,两个“汪洋”交相辉映。走进铜鼓湾,台山电厂迎“光”向“新”火力全开。一条旗帜引领绿色低碳转型道路,绘出企业“五个本质”的担当底色。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能源结构调整优化的力度日益加大,新质生产力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推动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台山电厂以创新为主导、以质优为关键,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完成国内燃煤电厂最大的电化学调频储能;完成世界首台600兆瓦湿冷机组升参数改造项目;深入研究掺氨燃烧技术应用实施,优化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和保护逻辑,氨燃尽率达99.99%,实现源头降碳,为台山电厂煤电低碳化转型提供新路径。
今年4月,台山电厂2024年首个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式动工,利用台山迪生力汽轮智造有限公司约4万平方米屋顶面积,规划建设交流侧装机容量4.325兆瓦。项目建成后,预计首年发电量约540万千瓦时,运营期年均发电约520万千瓦时。与传统火电机组相比,该项目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56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280吨,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推动台山电厂进一步践行“五个本质”企业使命。
逐“绿”前行,绘就“双满意”答卷
台山电厂被誉为中国“南大门”上的绿色明珠,其地理位置不仅优越,还十分特殊——毗邻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与多种国家保护动物栖息地。这对能源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台山电厂积极探索“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与“循环经济”相结合的环保模式,打好生产低碳化、工艺绿色化、废物减量化、利用高效化、排放达标化、管理智慧化等“七化组合拳”。在源头治废的同时,台山电厂还在末端对废物进行“狙杀”。于是,他们开启了一项艰巨的挑战——废水零排。
脱硫废水零排技术要解决的是最难处理的末端废水。项目采用“多效闪蒸浓缩+浓液干燥”方案,脱硫废水经过曝气、热交换、闪蒸浓缩、雾化干燥等处理工序,实现零排的理想效果。
“浓缩的废水经过高温烟气蒸干后形成细微颗粒盐分,被除尘器收集,再通过灰渣处理系统回收利用,全过程不产生脱硫污泥,可以实现固废源头减量化,同时提高了工业废水的回用率,维持脱硫系统的健康运行水平。”生产技术部硫化专业工程师庄文军兴奋地介绍这项技术。
虽然解决了脱硫废水,但固废处理还有更严峻的难题。台山电厂总装机容量位列广东第一,每年产生的粉煤灰、炉渣、石膏等固体废物总量很大,据统计,2023年产生粉煤灰143万吨、脱硫石膏36万吨、炉渣41万吨,运输车辆达3万辆次。复杂的作业流程和庞大的工作量对信息调度、车辆监控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今年,台山电厂引进了“超级大脑”——副产品智慧管理系统。
“这个系统构建了副产品固废处理全流程事项管理体系,里面包含多个子系统,它们就像神经细胞,协同掌管着‘大脑’的不同功能分区。”运行部集控副值刘贤明用新奇有趣的比喻,让大家更易理解操作每一个步骤。
副产品智慧管理系统上线运行后,从自动调度、在线实时监控、自助过磅、自动结算等全流程实现了智能管理,确保了处置全过程的公开性、准确性和全面性,极大提升了副产品的处置效率。台山电厂积极践行集团“1331”科技创新战略,把科技创新放在更重要位置的指示,逐“绿”前行赋能高质量发展,书写“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勠力同心,夯实能源保供“压舱石”
“孟工,你不是在休假陪产吗,怎么这么快回来了?”2021年12月24日平安夜,检修工人颇为惊讶地看着去而复返的安健环监察部副主任孟立军。
“我在等医院的通知,手头上还有要紧的任务,家里人也叫我先回来处理。”
在脚手架搭建起的“钢铁森林”里,各项检修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孟立军绷紧安全生产之弦,全身心投入现场作业中,身上工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到处都是斑驳汗渍。
台山电厂每年至少有三台机组要检修,除去台风季,留给机组检修的时间十分紧迫。任务重时,值守人员甚至数月不能回家陪伴亲人。“小儿子睡觉时会拿脚踹我,可能是我太久没回家了,跟孩子有了距离。”时至今日,孟立军回想孩子出生后,自己不能常伴妻儿左右,心里不免有遗憾,但他深知台电人肩负安全生产重任,使命担当在前,不能有一丝一毫松懈。
在台山电厂荣获全国电力行业首批“五个本质”标杆优秀企业称号的背后,是台电人风雨无阻、日复一日的艰苦奋斗。继9月16日年度累计发电量突破200亿千瓦时大关后,台山电厂抢抓“十一黄金周”攻坚奋战不打烊,累计完成发电量4.61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比增长2.7%,为粤港澳大湾区能源保供提供坚实保障。
荣誉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践行“五个本质”任务指标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断深化、持续推进的工作。未来,台山电厂将深刻把握能源发展低碳化、高端化、多元化的鲜明特征,用技术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发展,全面贯彻集团公司“136”发展战略和“41663”总体工作方针,在守住底线、打出高度,加快建设千万千瓦级“风光水火储及耦合制氢应用”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科技示范基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台山电厂实践新篇章。
向“新”发力,“碳”索五个本质
秋阳杲杲,金风飒飒,运煤船由远至近裁开潋滟波缎,岸上一望无垠的光伏板也恰似层层鳞浪,两个“汪洋”交相辉映。走进铜鼓湾,台山电厂迎“光”向“新”火力全开。一条旗帜引领绿色低碳转型道路,绘出企业“五个本质”的担当底色。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能源结构调整优化的力度日益加大,新质生产力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推动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台山电厂以创新为主导、以质优为关键,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完成国内燃煤电厂最大的电化学调频储能;完成世界首台600兆瓦湿冷机组升参数改造项目;深入研究掺氨燃烧技术应用实施,优化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和保护逻辑,氨燃尽率达99.99%,实现源头降碳,为台山电厂煤电低碳化转型提供新路径。
今年4月,台山电厂2024年首个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式动工,利用台山迪生力汽轮智造有限公司约4万平方米屋顶面积,规划建设交流侧装机容量4.325兆瓦。项目建成后,预计首年发电量约540万千瓦时,运营期年均发电约520万千瓦时。与传统火电机组相比,该项目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56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280吨,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推动台山电厂进一步践行“五个本质”企业使命。
逐“绿”前行,绘就“双满意”答卷
台山电厂被誉为中国“南大门”上的绿色明珠,其地理位置不仅优越,还十分特殊——毗邻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与多种国家保护动物栖息地。这对能源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台山电厂积极探索“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与“循环经济”相结合的环保模式,打好生产低碳化、工艺绿色化、废物减量化、利用高效化、排放达标化、管理智慧化等“七化组合拳”。在源头治废的同时,台山电厂还在末端对废物进行“狙杀”。于是,他们开启了一项艰巨的挑战——废水零排。
脱硫废水零排技术要解决的是最难处理的末端废水。项目采用“多效闪蒸浓缩+浓液干燥”方案,脱硫废水经过曝气、热交换、闪蒸浓缩、雾化干燥等处理工序,实现零排的理想效果。
“浓缩的废水经过高温烟气蒸干后形成细微颗粒盐分,被除尘器收集,再通过灰渣处理系统回收利用,全过程不产生脱硫污泥,可以实现固废源头减量化,同时提高了工业废水的回用率,维持脱硫系统的健康运行水平。”生产技术部硫化专业工程师庄文军兴奋地介绍这项技术。
虽然解决了脱硫废水,但固废处理还有更严峻的难题。台山电厂总装机容量位列广东第一,每年产生的粉煤灰、炉渣、石膏等固体废物总量很大,据统计,2023年产生粉煤灰143万吨、脱硫石膏36万吨、炉渣41万吨,运输车辆达3万辆次。复杂的作业流程和庞大的工作量对信息调度、车辆监控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今年,台山电厂引进了“超级大脑”——副产品智慧管理系统。
“这个系统构建了副产品固废处理全流程事项管理体系,里面包含多个子系统,它们就像神经细胞,协同掌管着‘大脑’的不同功能分区。”运行部集控副值刘贤明用新奇有趣的比喻,让大家更易理解操作每一个步骤。
副产品智慧管理系统上线运行后,从自动调度、在线实时监控、自助过磅、自动结算等全流程实现了智能管理,确保了处置全过程的公开性、准确性和全面性,极大提升了副产品的处置效率。台山电厂积极践行集团“1331”科技创新战略,把科技创新放在更重要位置的指示,逐“绿”前行赋能高质量发展,书写“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勠力同心,夯实能源保供“压舱石”
“孟工,你不是在休假陪产吗,怎么这么快回来了?”2021年12月24日平安夜,检修工人颇为惊讶地看着去而复返的安健环监察部副主任孟立军。
“我在等医院的通知,手头上还有要紧的任务,家里人也叫我先回来处理。”
在脚手架搭建起的“钢铁森林”里,各项检修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孟立军绷紧安全生产之弦,全身心投入现场作业中,身上工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到处都是斑驳汗渍。
台山电厂每年至少有三台机组要检修,除去台风季,留给机组检修的时间十分紧迫。任务重时,值守人员甚至数月不能回家陪伴亲人。“小儿子睡觉时会拿脚踹我,可能是我太久没回家了,跟孩子有了距离。”时至今日,孟立军回想孩子出生后,自己不能常伴妻儿左右,心里不免有遗憾,但他深知台电人肩负安全生产重任,使命担当在前,不能有一丝一毫松懈。
在台山电厂荣获全国电力行业首批“五个本质”标杆优秀企业称号的背后,是台电人风雨无阻、日复一日的艰苦奋斗。继9月16日年度累计发电量突破200亿千瓦时大关后,台山电厂抢抓“十一黄金周”攻坚奋战不打烊,累计完成发电量4.61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比增长2.7%,为粤港澳大湾区能源保供提供坚实保障。
荣誉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践行“五个本质”任务指标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断深化、持续推进的工作。未来,台山电厂将深刻把握能源发展低碳化、高端化、多元化的鲜明特征,用技术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发展,全面贯彻集团公司“136”发展战略和“41663”总体工作方针,在守住底线、打出高度,加快建设千万千瓦级“风光水火储及耦合制氢应用”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科技示范基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台山电厂实践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