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老家的打瓜情
◎ 邵广利
2024年10月14日
字数:938
版次:04
  昨日,妻子从市场购得两个打瓜。轻叩瓜皮,那熟悉且令人沉醉的原野芬芳便飘散开来,勾起了我心底那深厚的乡情。
  我的家乡在内蒙古敖汉旗,沙质土壤肥沃,阳光充足,无疑是打瓜茁壮成长的绝佳之地。打瓜在生长期无须精心呵护,它们肆意地在蔓藤上舒展,叶片深深开裂,蜡质层厚实。瓜田里,一个个圆滚滚的打瓜或隐于叶片之下,或俏皮地露出半个身子,模样憨态可掬,甚是讨人喜欢。
  记忆中,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几处打瓜地。在瓜地的两端或是中间,总会搭建起一个“瓜窝铺”,宛如忠诚的卫士默默守护着瓜田。瓜窝铺内放置着木板床,可供看瓜人休憩。有的瓜窝铺外放置着偌大的铁槽子,专门用于踩踏打瓜。将摘下的打瓜放入槽中,一番来回踩踏,瓜子便能与瓜瓤、瓜皮分离开来。还有的瓜窝铺外放置着用来盛放打瓜子的柳条筐。过往行人倘若口渴了,大可随意摘瓜解渴,只需留下瓜子就行。那肥大饱满、营养丰富的打瓜子,既能日常食用,又可拿去售卖以改善生活。这般邻里间的友善与情谊,让人深深领略到庄稼人的善良与质朴。
  打瓜的瓜瓤色彩斑斓,红如晚霞,粉似桃花,橙黄仿若橘子,淡紫宛如茄子,纯白恰似雪花,各有独特韵味。有的纯甜似蜜、有的酸甜交织、有的清爽宜人、有的汁水丰富。吃瓜时,轻轻咬上一口,那甘甜的汁液便在口中化开,令人回味良久。人们常常会因挑到好瓜而满心欢喜,也可能因未选到心仪的瓜而稍感失落。大家捧着打瓜,边吃边聊,谈天说地,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亲情便在这温馨氛围中缓缓流淌。
  老家的打瓜地,堪称是孩子们的欢乐天地。打瓜成熟之时,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跟着大人去看瓜,在地里尽情玩耍,撞拐、捉迷藏、骑马打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渴了饿了就尽情享受打瓜,累了困了就钻进瓜窝铺甜甜睡上一觉。打瓜地承载着孩子们的欢乐时光,也承载着庄稼人的殷切期望与美好憧憬。地里有父亲辛勤挥洒的汗水,有母亲默默倾注的心血,有丰收时的满心欢喜,有收获后的满足惬意。打瓜地见证了岁月的悄然流逝,也见证了家乡的蓬勃发展。
  如今,乡亲们不再依靠种打瓜来赚取学费,瓜地大多也只是自家人偶尔尝个鲜。然而,打瓜的味道,却永远深深烙印在人们的记忆深处。那是故乡的味道、是童年的味道、是亲情的味道。打瓜的缕缕清香,永远萦绕在我心间,让我时刻感受到故乡的温暖与亲切。

(作者单位:平庄煤业锡林河公司)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