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人·75个堡垒
2024年10月14日
字数:3037
版次:02
福建龙岩公司运行党支部:
近年来,福建龙岩公司运行党支部作为集团公司“奋进‘十四五’”党员先锋队,以“运行精兵”党支部品牌创建为载体,认真做好安全生产、节能降耗、提质增效等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了让党旗在支部高高飘扬。在2023年度电力行业循环流化床发电机组能效对标中,福建龙岩公司6号机组荣获“2023年度全国300兆瓦级循环流化床发电机组能效对标湿冷纯凝AAAAA级优胜机组”,5号机组荣获“供电煤耗指标最优机组”荣誉称号。
“今天晚上要利用机组低负荷期间停6号炉B引风机,处理引风机轴承振动大问题,各专业要做好停引风机各项指标控制,特别是单台引风机运行环保指标的控制,安全、环保同等重要,各专业要做好停引风机指导工作,‘党员监督岗’党员也要发挥作用,协助现场安全停机。”4月28日,在停引风机期间,该公司运行党支部书记杨波在安全例会中强调。
“锅炉按操作票正常操作切换引风机就可以了,负荷按调度要求降至150兆瓦。”
“单台引风机运行,炉外脱硫系统要退出,要用炉内石灰石控制二氧化硫合格,提前降低脱硫塔入口硫,再根据出口硫退炉外脱硫系统。”
通过各专业全程跟踪指导,以及各专业员工的密切配合,保证了停引风机期间机组安全环保运行。
这只是龙岩公司运行党支部在安全保供中的一个缩影,每逢重大操作、启停炉等,党员们都冲锋在前,带头做好每一个环节管控,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有电量才有效益。该党支部积极贯彻集团“延续会战精神、实干奋进争先、增量提质创效”工作部署,积极抢发电量,勤沟通、勤调整,确保各项指标压红线运行。将电量纳入小指标竞赛中,完善值际小指标竞赛,把抢发电量、煤耗、厂用电、大宗运行材料物耗等指标分解到各值,调动值内抢发电量、降低能耗的积极性,做到“度电必争、克煤必省”,从而从“小指标”中挤出“大效益”。
各值长每日跟踪机组负荷情况,加强与省调沟通,实时提高机组出力系数,在给煤机发生断煤、堵煤现象时及时联系疏通,尽量减少考核电量的发生。截至8月份,共完成发电量25.33亿千瓦时,负荷率达到80.89%,超日前计划1.3亿千瓦时,利用小时三同对标排名第一,高于30万等级煤机均值863小时,为实现全年发电量目标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省调令通知6号机组2月12日晚高峰停机、2月17日6时前并网。”在收到调令通知后,该党支部针对春节期间机组停运时间短,检修工期紧的实际情况,组织党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就如何做好机组启停炉及检修配合工作进行部署安排。为做好机组无辅汽启动的控制、调整,针对机组启停炉过程中分离器温度低氮氧化合物不易控制、机组升负荷慢等现场问题,召集各专业讨论制订《机组启停炉过程环保指标控制措施》《机组无辅汽启动方案》并下发执行。
每次机组停运、启动,该党支部都严格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讨论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检修项目及缺陷消缺工作,确保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按要求完成机组启动并网工作。
龙岩公司作为内陆电厂,煤炭运输成本相对于沿海电厂每吨要高约100元。降低煤耗就是降低发电成本,如何降本增效是一个不变主题。该党支部聚焦安全生产、提质增效等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堵点问题,就如何降低运行成本、深挖节能潜力,精心研究、认真部署,编制精益运行实施方案,细化每一项工作及相应的负责人,由相应的人员负责跟踪落实,并在每月部门月度会上汇报执行情况,以月保年,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为充分调动运行人员的聪明才智,该党支部集思广益,修订完善了部门月度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将主、再热汽温纳入月度绩效考核;组织开展提案征集,对已采纳并产生了生产效益的提案给予月度绩效加分,运行各值根据实际提出优化加床料高压流化风机运行方式,在加床料时采用单台高压流化风机运行,优化机组启动加床料、停运排渣操作,每次可节约厂用电1400千瓦时;持续应用机组启停采用汽泵上水操作,每次启停节约电泵耗电量2万千瓦时/次;优化脱硫塔、锅炉床压经济运行调整,综合厂用电率同比下降0.16%。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前行;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福建龙岩公司运行党支部将继续以奋勇拼搏、实干担当的姿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精益生产为目标,强化机组节能降耗管理,深入挖掘节能降耗潜力,为奋力谱写企业可持续发展新篇章勇毅前行。
在神延煤炭的煤海深处,有这样一位普通而又不凡的煤矿工人,他用十二年的光阴,在煤炭生产的第一线默默耕耘,以汗水为墨,以坚韧为笔,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他,就是神延煤炭西湾露天煤矿维修中心钳工班班长张国强,一个在煤海中追梦,用青春和热血铸就辉煌的煤矿“工匠”。
张国强出生在离煤矿不远的一个小村庄,自幼便对那些轰鸣的矿车充满了好奇。大学毕业后,他毅然放弃了城市里的舒适生活,选择回到家乡,投身到煤炭行业中。当他第一次穿上工装,踏入维修中心的大门时,心中便种下了一个梦想——要成为煤矿技术领域的佼佼者。
刚入职时,张国强还是个对机械设备一知半解的“小白”。但他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每天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钻研技术。他跟在老员工后面,仔细观察他们的操作手法,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虚心请教。晚上,当其他人都在休息时,他却借着昏黄的灯光,翻阅着厚厚的维修手册,将每一个故障案例都记录在自己的小本本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国强的技术日益精进。他不仅能迅速诊断出设备的故障原因,还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在一次次的实践中,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维修思路和方法,成为了同事们眼中的“技术大拿”。
2023年的冬天异常寒冷,一场突如其来的设备故障牵动了全矿人的注意。一辆220吨级的运煤卡车在运输主干道上突然熄火,无法自主移动。此时正值保供期间,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严重影响生产进度。面对这一紧急情况,张国强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他迅速组织班组成员赶到现场。经过一番仔细检查后,他决定采用“外接动力源”的方法将卡车移动到安全地带,带领班组成员在刺骨的寒风中连续奋战了6个小时,成功地将卡车移到了路边,确保了主干道的畅通无阻。
在张国强看来,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他深知,只有不断改进和优化设备性能,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因此,他积极投身于技改技革项目中,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XDE240卡车车上更换发动机减振轴套等工艺制作与应用”项目。该项目针对原有技术方式的缺陷进行了全面改进和创新,不仅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还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这一成果不仅得到了公司的高度评价,还获得了业内的广泛认可。
张国强不仅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在生活中也是一个有担当、有爱心的人。他深知作为班组长不仅要带领大家完成工作任务还要关心大家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因此他经常与班组成员谈心交流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并尽力提供帮助和支持。
每当节假日来临当大多数人都沉浸在团圆的喜悦中时,他却选择自己坚守岗位,为的是让更多班组员工回家过节。他说:“煤矿生产不能停,一停就是损失,我作为班组长必须带头做好表率。”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多年的辛勤付出让张国强收获了荣誉和掌声,2024年他被集团公司评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岗位建功行动先进个人称号。但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他说:“这些荣誉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为煤矿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实干担当勇争先
本报通讯员 赖晓玲 郑新凤
近年来,福建龙岩公司运行党支部作为集团公司“奋进‘十四五’”党员先锋队,以“运行精兵”党支部品牌创建为载体,认真做好安全生产、节能降耗、提质增效等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了让党旗在支部高高飘扬。在2023年度电力行业循环流化床发电机组能效对标中,福建龙岩公司6号机组荣获“2023年度全国300兆瓦级循环流化床发电机组能效对标湿冷纯凝AAAAA级优胜机组”,5号机组荣获“供电煤耗指标最优机组”荣誉称号。
“今天晚上要利用机组低负荷期间停6号炉B引风机,处理引风机轴承振动大问题,各专业要做好停引风机各项指标控制,特别是单台引风机运行环保指标的控制,安全、环保同等重要,各专业要做好停引风机指导工作,‘党员监督岗’党员也要发挥作用,协助现场安全停机。”4月28日,在停引风机期间,该公司运行党支部书记杨波在安全例会中强调。
“锅炉按操作票正常操作切换引风机就可以了,负荷按调度要求降至150兆瓦。”
“单台引风机运行,炉外脱硫系统要退出,要用炉内石灰石控制二氧化硫合格,提前降低脱硫塔入口硫,再根据出口硫退炉外脱硫系统。”
通过各专业全程跟踪指导,以及各专业员工的密切配合,保证了停引风机期间机组安全环保运行。
这只是龙岩公司运行党支部在安全保供中的一个缩影,每逢重大操作、启停炉等,党员们都冲锋在前,带头做好每一个环节管控,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有电量才有效益。该党支部积极贯彻集团“延续会战精神、实干奋进争先、增量提质创效”工作部署,积极抢发电量,勤沟通、勤调整,确保各项指标压红线运行。将电量纳入小指标竞赛中,完善值际小指标竞赛,把抢发电量、煤耗、厂用电、大宗运行材料物耗等指标分解到各值,调动值内抢发电量、降低能耗的积极性,做到“度电必争、克煤必省”,从而从“小指标”中挤出“大效益”。
各值长每日跟踪机组负荷情况,加强与省调沟通,实时提高机组出力系数,在给煤机发生断煤、堵煤现象时及时联系疏通,尽量减少考核电量的发生。截至8月份,共完成发电量25.33亿千瓦时,负荷率达到80.89%,超日前计划1.3亿千瓦时,利用小时三同对标排名第一,高于30万等级煤机均值863小时,为实现全年发电量目标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省调令通知6号机组2月12日晚高峰停机、2月17日6时前并网。”在收到调令通知后,该党支部针对春节期间机组停运时间短,检修工期紧的实际情况,组织党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就如何做好机组启停炉及检修配合工作进行部署安排。为做好机组无辅汽启动的控制、调整,针对机组启停炉过程中分离器温度低氮氧化合物不易控制、机组升负荷慢等现场问题,召集各专业讨论制订《机组启停炉过程环保指标控制措施》《机组无辅汽启动方案》并下发执行。
每次机组停运、启动,该党支部都严格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讨论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检修项目及缺陷消缺工作,确保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按要求完成机组启动并网工作。
龙岩公司作为内陆电厂,煤炭运输成本相对于沿海电厂每吨要高约100元。降低煤耗就是降低发电成本,如何降本增效是一个不变主题。该党支部聚焦安全生产、提质增效等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堵点问题,就如何降低运行成本、深挖节能潜力,精心研究、认真部署,编制精益运行实施方案,细化每一项工作及相应的负责人,由相应的人员负责跟踪落实,并在每月部门月度会上汇报执行情况,以月保年,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为充分调动运行人员的聪明才智,该党支部集思广益,修订完善了部门月度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将主、再热汽温纳入月度绩效考核;组织开展提案征集,对已采纳并产生了生产效益的提案给予月度绩效加分,运行各值根据实际提出优化加床料高压流化风机运行方式,在加床料时采用单台高压流化风机运行,优化机组启动加床料、停运排渣操作,每次可节约厂用电1400千瓦时;持续应用机组启停采用汽泵上水操作,每次启停节约电泵耗电量2万千瓦时/次;优化脱硫塔、锅炉床压经济运行调整,综合厂用电率同比下降0.16%。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前行;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福建龙岩公司运行党支部将继续以奋勇拼搏、实干担当的姿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精益生产为目标,强化机组节能降耗管理,深入挖掘节能降耗潜力,为奋力谱写企业可持续发展新篇章勇毅前行。
张国强:不忘初心,煤海追梦
本报通讯员 康 东
在神延煤炭的煤海深处,有这样一位普通而又不凡的煤矿工人,他用十二年的光阴,在煤炭生产的第一线默默耕耘,以汗水为墨,以坚韧为笔,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他,就是神延煤炭西湾露天煤矿维修中心钳工班班长张国强,一个在煤海中追梦,用青春和热血铸就辉煌的煤矿“工匠”。
张国强出生在离煤矿不远的一个小村庄,自幼便对那些轰鸣的矿车充满了好奇。大学毕业后,他毅然放弃了城市里的舒适生活,选择回到家乡,投身到煤炭行业中。当他第一次穿上工装,踏入维修中心的大门时,心中便种下了一个梦想——要成为煤矿技术领域的佼佼者。
刚入职时,张国强还是个对机械设备一知半解的“小白”。但他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每天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钻研技术。他跟在老员工后面,仔细观察他们的操作手法,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虚心请教。晚上,当其他人都在休息时,他却借着昏黄的灯光,翻阅着厚厚的维修手册,将每一个故障案例都记录在自己的小本本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国强的技术日益精进。他不仅能迅速诊断出设备的故障原因,还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在一次次的实践中,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维修思路和方法,成为了同事们眼中的“技术大拿”。
2023年的冬天异常寒冷,一场突如其来的设备故障牵动了全矿人的注意。一辆220吨级的运煤卡车在运输主干道上突然熄火,无法自主移动。此时正值保供期间,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严重影响生产进度。面对这一紧急情况,张国强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他迅速组织班组成员赶到现场。经过一番仔细检查后,他决定采用“外接动力源”的方法将卡车移动到安全地带,带领班组成员在刺骨的寒风中连续奋战了6个小时,成功地将卡车移到了路边,确保了主干道的畅通无阻。
在张国强看来,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他深知,只有不断改进和优化设备性能,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因此,他积极投身于技改技革项目中,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XDE240卡车车上更换发动机减振轴套等工艺制作与应用”项目。该项目针对原有技术方式的缺陷进行了全面改进和创新,不仅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还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这一成果不仅得到了公司的高度评价,还获得了业内的广泛认可。
张国强不仅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在生活中也是一个有担当、有爱心的人。他深知作为班组长不仅要带领大家完成工作任务还要关心大家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因此他经常与班组成员谈心交流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并尽力提供帮助和支持。
每当节假日来临当大多数人都沉浸在团圆的喜悦中时,他却选择自己坚守岗位,为的是让更多班组员工回家过节。他说:“煤矿生产不能停,一停就是损失,我作为班组长必须带头做好表率。”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多年的辛勤付出让张国强收获了荣誉和掌声,2024年他被集团公司评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岗位建功行动先进个人称号。但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他说:“这些荣誉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为煤矿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