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赤子心 祖国情
——观《我和我的祖国》有感
2024年10月09日
字数:1223
版次:04

黄瑾瑶


  当耳熟能详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的优美旋律响起,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也缓缓地拉开了序幕。
  《前夜》《相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白昼流星》《护航》七个短片,陈凯歌、管虎、张一白、薛晓路、徐峥、宁浩、文牧野七位导演联袂创作,将七个短片合为一体,影片《我和我的祖国》诞生了。它们就像葫芦七兄弟,外观七彩斑斓,滋味酸甜可口,虽然各自独立,却被爱国主题紧紧地串联在一起,就像一篇夹叙夹议的抒情散文,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的大事件娓娓道来。
  “历史瞬间,全民记忆,迎头相遇”的创作思路始终贯穿整部影片,影片从下里巴人的独特视角切入,用小人物反映大事件,用小故事抒发大情怀,将普通人的命运融入新中国的历史大背景中,让大国小家的自豪感和烟火气巧妙地融为一体,点点滴滴,营造出普通民众对家国情怀的共同追忆。单纯就影片拍摄的角度而言,该片就彰显出了时代的进步和国人的自信,我们已无须呐喊式地表达,我们用坚强的内核姿态优雅地向世界展示着风采。
  细品影片中感人的况味,令我泪目的单元是《前夜》,主演黄渤很好地诠释了这个严谨的外表下掩不住的韧性和痞气的知识分子形象。《前夜》作为全剧的开篇,管虎导演摒弃了对宏大事件的叙述,而是选择了一个最细微的点——修理旗杆顶端的“阻断球”,从而对真实的历史事件加以还原。影片中,精准翔实的设计图、精确到克的国旗重量、分毫不差的比例尺寸、工程师爱吃的驴打滚、街坊邻居家凑出的红绸,影片用最具象的细节刻画,让观众看到一场鲜活生动的庆典,一段真实可信的新中国历史,一群血肉丰满、情深意重的革命者、建设者,这些细节就是夹杂在历史沧桑记忆中的况味中,凝聚在林治远所说的“28年革命,2000万人的牺牲换回来的红旗,我们能做的只有四个字——万无一失”中。它不是吸引眼球的豪情与口号,它是琐碎的、具象的、温暖的,能让观众触摸到活着的历史细节,并为此感动而自豪。
  而演员的给力演出也使影片精彩纷呈,无论王洛勇的外交官、张译的科学家、杜江的升旗手、葛优的出租车司机、惠英红的港警等,都贴合了他们最擅长的戏路,游刃有余的表演如行云流水,只见角色,不见演员。他们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崇敬融入电影中,最终为我们呈现了一部有温度、有细节,同时具有历史厚度的电影。我们追随着演员们的精彩演绎,走近他们,了解他们,最终读懂历史,就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普通民众才是时代的底色,是历史质感的所在,因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没有丝毫的煽情,没有刻意的渲染,影片把曾经真实存在过的期待、兴奋、骄傲、激动与每位观众真诚相拥,让观众在“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里情不自禁、泪盈于睫。这是一部燃烧着大众激情的电影,它用唯美的镜头述说了一个又一个普通民众奋斗奉献在祖国时代脉搏上的故事。
  生活在今天的中国,做一个中国人,无疑是幸运和幸福的。那天不擅唱歌的我轻哼着“我和我的祖国”走出影院,因为我是不由自主地、发自内心与电影中呈现的情感产生共鸣——我爱您,我亲爱的祖国。

(作者单位:北仑电厂)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