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数字地图的深海航行
2024年09月11日
字数:1946
版次:03
本报通讯员 冷杰宣
自2016年成立以来,销售集团华中分公司始终坚持创新和创造同步、责任和效益并举,内外驱动同频共振,年度销售总量由2015年的637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8300万吨。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在数字化转型之路上,华中分公司从“海进江”智能信息平台开发到数字地图建设,正在迎难而上、全力攻关,向数字地图开发的深海航行。
数字地图思路高屋建瓴
“各位客户经理到会议室讨论一下数字地图的设计思路。”根据公司建设数字地图的设想,分公司营销管理部经理何超平立即行动。
“为什么要建数字地图?怎么建数字地图?建成什么样的数字地图?”一连串的问题打开了大家的思路。
“我觉得数字地图建设就是为了更直观、便捷地服务销售,实现客户信息与地理位置的直观映射,提升业务操作的直观性和便利性。”销售一部经理郭飞建议。
“数字地图要提供详尽的客户概况分析,包括历史交易数据、煤电消耗指标等,方便咱们多维度比较分析。”
“要不要建立客户通道模型?动态展示煤炭运输路径、成本分析及优化建议。”
“我觉得可以强化数据分析模块,通过图表形式直观展现市场动态,支持快速决策。”
……
讨论异常激烈,大家纷纷建言献策,为数字地图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
经过反复讨论斟酌,分公司数字地图的开发理念初见端倪:着力构建一套先进的客户数字地图系统,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大数据分析,尽可能实现对华中区域电力、钢铁、冶金、贸易、化工、水泥等行业客户信息的全面数字化管理与可视化的全覆盖。以用户友好、高效智能为设计核心,助力分公司精准掌握客户分布、需求特征及市场动态,优化煤炭销售策略,确定最优运输途径,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和市场响应速度,为公司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海量数据支撑企业决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数字地图的建设需要海量的数据,数据是否全面、真实、准确,就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到数字地图的使用效果,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分公司对所需要的信息仔细进行了推敲研究,锁定最终的数据适用范围。企业概况、经营范围、发电量与煤耗指标等关键内容折射出用户的前景和盈利能力,也间接决定了双方合作的深度、煤源结构及煤量分布,可以帮助了解用户供应链的区域分布和供应稳定性。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当前合作客户是分公司稳价保供的基石,曾经合作的客户是分公司的宝贵财富,有合作潜力的客户则为分公司开疆拓土提供了可能。客户经理分头行动,对区域用煤客户进行地毯式摸排,对未建立信息渠道的公司,营销管理部牵头走访,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客户信息已基本完备。
在数字地图建设中,最难的是物流通道成本数据,其中,运输费用是关键。江运费、海运费都有相应的查询网站,但湖运、河运却无迹可寻。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分公司走访了武汉航交所,就长江航线定价机制、数据样本采集、指数发布周期等相关事宜进行了专项调研,了解长江运输段的运价采样机制。
通过对华中区域主要的14条样本航线、6条培育航线价格、江运价格指数发布周期、长江流域支系湖轮定价的深入了解,大大提升了分公司捕捉市场需求的精准度和及时性,对完善“海进江”煤炭智能物流平台、为区域客户的精准画像和“国能e商”平台智慧决策系统提供有效支撑。
数字地图方案应运而生
“当前客户供煤的最优煤价格是哪个?最优通道是哪个?给出一个对比。还要加个最优推荐模块,推荐最优煤价和通道。增设客户对比模块,允许用户选择两家子公司进行跨维度比较,方便操作者深入了解每条通道的全部参数,从煤源区域到每一阶段的费用、时间,乃至综合折算后的盈亏分析,为决策提供深度数据支持,以图表形式直观展示差异,辅助策略制定与优化决策……”何超平建议道。
“铁路直达、‘海进江’要有动态效果,一条一条的动态轨迹,类似跑步软件,路线弹框要显示运输价格、距离等数据,跑完整个线路后显示所有线路成本及组成,要有一个汇总表,让人一目了然。插入‘企查查’搜索端口,一键获取客户工商信息、信用评级等外部数据。一旦法人等重要信息发生变更,系统通过短信等方式提醒客户经理及时更新客户资质。”分公司市场分析师冷杰宣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为了高效推进数字化地图建设,分公司每周最少开展一次数字地图工作进展推进会,对不符合要求的内容进行纠偏,逐步完善地图内容。
刚才还是艳阳高照,讨论完已经是华灯初上,加班是家常便饭,但他们毫无怨言,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一个集客户信息预览、历史数据查询、通道对比梳理、市场预测分析、营销方案生产于一体的数字地图设计方案应运而生。
生逢伟大时代,新时代好青年当与时代同行、与发展同向,从公司的设想到数字地图方案的形成,仅仅用了两个月,再次展示了华中效率、华中速度、华中精神。斗志昂扬的华中分公司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铁留痕的实干精神,持续推进数字地图建设,为公司数字化转型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