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煤业:打造“灯塔工厂”智引航向
2024年09月10日
字数:1715
版次:02
宁夏煤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积极推进智慧化工智能控制及智能装备项目实施,为化工板块安全生产、提质增效、绿色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截至8月28日,宁夏煤业部署建设了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生产运营综合管控系统等11个统建管理系统,已建成8个;开展实施了全流程先进控制、PID回路整定优化、高级报警管理系统等78个自建项目,已完成73个;积极筹划煤化工园区5G网络建设,目前正在各厂区安装发布基站,预计10月底建成投用。
智能化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近年来,宁夏煤业通过全流程PID优化、大机组优化、先进控制系统(APC)、高级报警管理(AAS)等项目的实施,生产操作进入自动化操作的新阶段,提高了装置运行平稳性,有效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
“以前,切换石脑油罐,现场至少两人配合操作,而且需往返不同的储罐出料平台4次,现在只需要中控人员轻点‘一键’就能实现远程切换罐,劳动量大幅下降。”烯烃二公司储运车间职工王宏亮说。
烯烃二公司立足煤制烯烃产业链“链主”定位,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始终走在宁煤智慧化工建设前列。烯烃二公司率先建成全国首个全装置推行“黑屏操作”“夜班轮休”的化工生产企业及“1+3+1”黑屏操作模式,受到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的充分肯定;高级报警管理、实时优化系统等创新技术和AAS、MES等先进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得到广泛应用,核心工业软件国产化率达90%以上;将作业成本法系统与ERP系统、智能工厂、PI系统、基石系统连通,实现组织结构、人员信息、成本中心和产品产量数据的自动提取……一系列创新举措,展现了烯烃二公司强大的发展活力和竞争优势。
2023年10月,宁夏煤业煤制油公司成功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申报了10项揭榜智能化建设任务。建成后,形成可持续数字化能力,提升生产效率、产品效能和企业价值增长,助力煤制油实现绿色发展、高效发展、精益发展。
甲醇公司是煤化工园区最早建设的单位,目前已运行17年,装置安全生产信息化水平远不能满足当今安全生产信息化、智能化飞速发展的需求。为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甲醇公司依托于国家能源集团统建项目,从过程控制层、状态监测层、智慧管理层三个层级进行规划建设,实现数据实时共享,完善系统配置,提升运行稳定性;优化控制、开发多元化场景模型,使生产过程报警得到有效整治,自控率和平稳率提升到98%以上,提升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职工在危险区域工作频次和劳动强度,预防了事故发生,保障了企业生产安全稳定运行。
烯烃一公司二氧化碳压缩机性能优化项目投资35万元,每年节约蒸汽约300万元;控制回路PID优化系统和高级报警管理系统提高了控制回路稳定性,降低了无效报警频次。
数字化建设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源
在煤制油公司、烯烃一公司、烯烃二公司、甲醇公司,生产管理数据透明化、共享化,初步做到生产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变。从生产流程优化层面,全面实现了联锁、盲板等现场作业的电子动态化管理、全流程闭环管理,覆盖了生产、调度、计划、统计、计量、操作、工艺、质量等业务,为生产业务管理和资源优化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生产组织方面,煤制油化工各单位生产运营一体化发展,提升了生产管控质量和效率。生产、安全、经营等重要数据汇总实现了数据化、图形化管控模式,方便各级管理人员实时、高效、准确掌握现场生产动态,为指导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依据。自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投运以来,自动采集现场测点2亿余次,电子记录进出厂单据15.8万张,线上申请标准作业11万余项,线上审批变更流程9000多条,执行智能巡检任务67万次,形成生产自动报表600多期。
随着安全管理标准化精细化,煤制油化工各单位“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初见成效。“双重预防”和“重大危险源包保责任制”模块,自动向相关责任人推送隐患排查任务及整改情况,并对任务执行情况进行空间定位、时间定点,相关责任人通过移动APP可随时随地进行隐患排查、隐患整改、业务流转和流程审批,真正做到安全管理层层落实、全员参与。截至8月28日,安全管控系统已累计实现作业票线上办理26万余条,日常安全检查7000余次。每月线上办理特殊作业票达1.4万余张,办票效率提高30%,隐患整改率提升20%。
截至8月28日,宁夏煤业部署建设了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生产运营综合管控系统等11个统建管理系统,已建成8个;开展实施了全流程先进控制、PID回路整定优化、高级报警管理系统等78个自建项目,已完成73个;积极筹划煤化工园区5G网络建设,目前正在各厂区安装发布基站,预计10月底建成投用。
智能化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近年来,宁夏煤业通过全流程PID优化、大机组优化、先进控制系统(APC)、高级报警管理(AAS)等项目的实施,生产操作进入自动化操作的新阶段,提高了装置运行平稳性,有效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
“以前,切换石脑油罐,现场至少两人配合操作,而且需往返不同的储罐出料平台4次,现在只需要中控人员轻点‘一键’就能实现远程切换罐,劳动量大幅下降。”烯烃二公司储运车间职工王宏亮说。
烯烃二公司立足煤制烯烃产业链“链主”定位,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始终走在宁煤智慧化工建设前列。烯烃二公司率先建成全国首个全装置推行“黑屏操作”“夜班轮休”的化工生产企业及“1+3+1”黑屏操作模式,受到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的充分肯定;高级报警管理、实时优化系统等创新技术和AAS、MES等先进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得到广泛应用,核心工业软件国产化率达90%以上;将作业成本法系统与ERP系统、智能工厂、PI系统、基石系统连通,实现组织结构、人员信息、成本中心和产品产量数据的自动提取……一系列创新举措,展现了烯烃二公司强大的发展活力和竞争优势。
2023年10月,宁夏煤业煤制油公司成功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申报了10项揭榜智能化建设任务。建成后,形成可持续数字化能力,提升生产效率、产品效能和企业价值增长,助力煤制油实现绿色发展、高效发展、精益发展。
甲醇公司是煤化工园区最早建设的单位,目前已运行17年,装置安全生产信息化水平远不能满足当今安全生产信息化、智能化飞速发展的需求。为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甲醇公司依托于国家能源集团统建项目,从过程控制层、状态监测层、智慧管理层三个层级进行规划建设,实现数据实时共享,完善系统配置,提升运行稳定性;优化控制、开发多元化场景模型,使生产过程报警得到有效整治,自控率和平稳率提升到98%以上,提升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职工在危险区域工作频次和劳动强度,预防了事故发生,保障了企业生产安全稳定运行。
烯烃一公司二氧化碳压缩机性能优化项目投资35万元,每年节约蒸汽约300万元;控制回路PID优化系统和高级报警管理系统提高了控制回路稳定性,降低了无效报警频次。
数字化建设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源
在煤制油公司、烯烃一公司、烯烃二公司、甲醇公司,生产管理数据透明化、共享化,初步做到生产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变。从生产流程优化层面,全面实现了联锁、盲板等现场作业的电子动态化管理、全流程闭环管理,覆盖了生产、调度、计划、统计、计量、操作、工艺、质量等业务,为生产业务管理和资源优化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生产组织方面,煤制油化工各单位生产运营一体化发展,提升了生产管控质量和效率。生产、安全、经营等重要数据汇总实现了数据化、图形化管控模式,方便各级管理人员实时、高效、准确掌握现场生产动态,为指导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依据。自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投运以来,自动采集现场测点2亿余次,电子记录进出厂单据15.8万张,线上申请标准作业11万余项,线上审批变更流程9000多条,执行智能巡检任务67万次,形成生产自动报表600多期。
随着安全管理标准化精细化,煤制油化工各单位“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初见成效。“双重预防”和“重大危险源包保责任制”模块,自动向相关责任人推送隐患排查任务及整改情况,并对任务执行情况进行空间定位、时间定点,相关责任人通过移动APP可随时随地进行隐患排查、隐患整改、业务流转和流程审批,真正做到安全管理层层落实、全员参与。截至8月28日,安全管控系统已累计实现作业票线上办理26万余条,日常安全检查7000余次。每月线上办理特殊作业票达1.4万余张,办票效率提高30%,隐患整改率提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