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把“煤问题”变得“没问题”
——太仓公司探寻煤电机组突围之变
2024年09月09日
字数:2612
版次:03

本报通讯员 宋会贤


  “双碳”目标背景下,煤电企业扮演的支撑调节电源角色越来越重要。今年,江苏太仓公司持续深耕煤电基本盘,将攻坚“经济煤掺烧”列入年度十二项重点突破项目,组织各党支部群策群力,在燃料成本上做“减法”,在提升机组经济性上做“加法”,为公司煤电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转型样板。
  8月29日,公司日经济煤掺烧量达到了4652.4吨,日平均掺烧比例40%。成绩背后是该公司从燃料采购端到掺烧入炉端一体化运作的高效体现,对煤种的高效采购、对设备的精心维护、对掺烧方案的胸有成竹。
  发挥一体化运作优势 突破经济煤掺烧第一关
  把“煤问题”变成“没问题”,是太仓公司燃料采购、运维体系每个环节每个人每天放心不下的大事。
  公司经济煤掺烧小组发挥一体化协同运作机制优势,以月例会、周分析、日跟踪,实时调整经济煤采购策略、掺烧方案,最大限度保障经济煤掺烧。截至9月2日,完成掺烧低卡进口煤44.02万吨,同比增加9.12万吨,坚定了燃料运维小组对完成年度进口煤采购“登高”目标的信心。
  由于公司煤场库容不足,为保障燃料供应及时,公司聚焦“快”字做文章,从进口煤炭报关、检验、放行及转运方式等环节下足“绣花”功夫,创新进口煤报关新模式,想方设法提高燃料运输接卸效率。
  5月24日,以“艾莎”轮为试点,积极协调供应商、进口煤代理、海关等多家单位,采用4个提单报关的方式向海关报关,5月25日,在“艾莎”轮未完成全船卸货的情况下,实现了通过汽车转运的方式将已通关落地的进口煤转运回厂,做到“一边卸货一边转运”,进口煤从外轮到港再进锅炉掺烧由原先的4至5天缩短为1天,创下了太仓关区最快通关纪录。6月14日,公司再接再厉,通过江船以不到一小时的速度将“纳瑞”号进口煤转运回厂,实现成本最低、通关最快、转运最快的新突破。
  作为公司燃料采购的负责人,陈新对进口CIC市场指数、CCTD指数了如指掌,在多维度分析研判煤炭价格的基础上,他和同事们科学开展电量和库存趋势对比,科学合理把控进口煤采购节奏,有效避免了船舶滞期、船期偏差影响机组掺烧。
  今年以来,公司持续探索提高煤场库容的方案,利用0-50米斗轮机无法直接取用煤炭的区域,尽可能多堆煤,有效挖掘煤场库容潜力。同时,签订了两个厂外可免费存储煤炭两个月的场地,在江船、汽车转运效率上响应更迅速、更及时,降低厂外存储费的同时,有力保障了厂内燃料供应。
  环环相扣、步步紧跟、层层落实,在燃料采购、运维体系一体化协同高效运转的保障下,太仓公司在加大经济煤掺烧上实现突围“第一关”。
   优化设备升级改造 提升机组消化“粗粮”能力
  运行部一线人员常说,经济煤就相当于人吃“粗粮”,“粗粮”能不能多吃,机组得有个好“胃”,为了持续提升机组的“消化”能力,公司不断在设备治理上做“加法”。
  太仓公司两台机组共有12台磨煤机,制粉系统的制粉能力直接关系到机组的最大出力和安全运行,但由于原磨煤机结构设计不合理,改造前机组满负荷运行时,必须投运6台磨煤机才能满足制粉需求,且内部易积粉自燃,适用煤种较少,长时间运行给磨煤机内部部件造成严重磨损。
  自2021年底开始,公司组织设备人员下大力气实施磨煤机出力优化改造,通过提高磨煤机的减速机转速,将磨煤机出口分离器更换为新型第三代静态分离器装置。改造后,每台磨煤机的制粉性能由原来的52吨/小时提高到58吨/小时,制粉性能提高了10%,在机组满负荷运行工况下,掺烧经济煤达到80%时,磨煤机仅需投运5台就能胜任,有效提高了锅炉消化“粗粮”的能力。
  针对石子煤排放大影响磨煤机运行效率的问题,公司组织专业技术讨论,制定叶轮风环改造方案,结合磨煤机大修机会完成叶轮风环装置改造,改造后磨煤机石子煤排放量降低50%。
  由于机组原设计容量小,在掺烧经济煤种工况下,锅炉烟气量增多,引风机出力不足,造成机组负荷频繁受限。2022至2023年,公司先后实施了两台机组四台引风机增容改造,有效解决了引风机出力不足导致的机组负荷受限难题,消除了引风机动叶单点保护重大安全隐患,满足了机组满负荷运行掺烧经济煤的需求。
  征途漫漫,奋斗不息。今年,公司进一步研究磨煤机煤斗分仓改造方案,彻底解决煤场条件限制不能进行煤场混煤、只能分磨掺烧的弊端,为机组实现更灵活、更高效的多煤种掺烧夯实设备基础,打造更强大的“粗粮胃”。
  创新实施智慧加仓 持续挖掘机组掺烧潜力
  8月30日,在8号机组带满负荷运行中,公司运行人员在执行8A、8E磨印尼煤掺烧操作:“机组负荷630兆瓦工况下,8A、8E磨掺烧印尼煤的量还能再增加偏置吗?”掺烧运行操作期间,负责掺烧的锅炉主管刘杰主动到盘前进行专业技术指导。“目前8A、8E磨煤机出口温度60℃,制粉系统运行正常。”“好,在磨煤机出口温度不低于56℃工况下,再增加8A、8E给煤量,提高经济煤种掺烧量。”
  这一幕,正是迎峰度夏期间公司根据智能加仓报表进行经济煤掺烧的日常操作。刘杰高兴地跟笔者分享了他们的智能加仓报表,所谓智能加仓报表,是该公司根据机组每天的负荷变化、来煤情况、入炉煤加权灰分、硫分及热值,自主开发的预测机组带负荷能力的智能报表,只要运行人员将每天经济煤掺烧涉及的相关运行数据填入这张报表,就能自动生成煤种加仓方案,不仅大大减轻人为操作的强度,更为运行人员实现更灵活的动态加仓提供了准确依据。
  今年,该公司进一步完善《经济煤掺烧竞赛管理办法》和《燃用高挥发分煤种的运行措施》等方案,通过绩效激励的办法激发运行人员加大经济煤掺烧的积极性,同时,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开展了多次不同负荷的掺烧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制定了单加仓、混合加仓、分时段加仓等多种掺烧方案,并结合新能源出力情况,综合考虑机组的最大出力和调峰能力,制定低负荷阶段的掺烧措施,积累了不同负荷工况下的掺烧运行经验。
  8月份,公司日掺烧比例平均达到30%,远远超过上半年的掺烧量,更让运行人员时刻把运行安全放在首位。为了让大家更快、更熟练地掌握掺烧运行技术,部门多次组织运行人员仿真机培训、应急演练,技术能手分享工作经验、操作心得、专业技术骨干深入一线加强技术指导,保障了机组实现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也让他们在刚刚闭幕的技能大赛上,多名青年员工获得好名次。
  在探寻煤电机组的突围之路上,已有二十年厂史的江苏太仓公司正在大步走出“江南水乡”的舒适区,以“二次创业,再造一个新太电”为目标,以“不破不立”“突围突变”的勇气和决心,蹚过改革的“深水区”,不仅把“煤问题”变成“没问题”,更以经济煤掺烧为突破口,为做强做优火电基本盘不断赋效、赋能,推动了公司加快高质量转型发展。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