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惠州电厂:为供气而“争气”
2024年09月09日
字数:2323
版次:02

本报特约记者 张 超


  9月3日12时58分,随着上游供气阀门缓缓开启,源源不断的天然气沿着管道流入广东公司惠州电厂燃气管线末站,并于15时05分进入该厂二期燃气调压站,标志着惠州电厂二期天然气管线正式实现通气。至此,惠州电厂二期2×500兆瓦燃气热电联产项目又一重要里程碑节点顺利达成,为即将开展的双机整套启动、完成168小时试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燃气管线接入工程,是惠州电厂二期两台燃气机组的“口粮”供应线。自工程开建以来,该厂全体建设者始终保持“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干”的作风,全力以赴推进项目落地,集中精力破解施工难题,攻坚克难推进工程建设,成功打赢燃气管线建设攻坚战。
   全力以赴推进项目落地
  “不同于传统燃煤电厂,惠州电厂二期新建2×500兆瓦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其燃料为通过管道输送的天然气。”工程技术部主任谢标林介绍道,燃气接入工程是决定二期两
  套燃气机组能否按期建成投产的关键一环。
  按照规划,在二期围墙之外的燃气接入工程,由广东能源集团天然气管道公司负责开发建设,惠州电厂并不直接参与建设。燃气管线工程起点为惠州LNG电厂末站(扩建),终点为惠州电厂末站。管道总长度约4.1公里,管径为DN450毫米,管道设计压力5兆帕,设计
  年供气规模9.04亿立方米。
  随着惠州电厂二期工程建设不断推进,关于燃气管线工程项目能否匹配二期工程建设进度并完成审批立项、投资决策、项目招标等前期流程从而尽快开工建设,成为二期全体建
  设者最为关心的厂外工程项目。
  为确保燃气接入工程的建设进度不滞后,早在二期工程开建之初,该厂就积极跑办,多方协调推进项目尽快落地。“集团公司及广东公司领导也对二期燃气接入工程的顺利推进给予了大力支持。”谢标林表示。
  自二期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广东公司高度重视工程进展,公司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先后7次到惠州电厂现场办公,专题协调解决燃气接入工程推进事宜。同时,广东公司成立工作专班,协调广东能源集团明确通气目标、加强施工组织、增加资源投入,安排专人驻厂,专项负责联络协调,确保出现问题第一时间沟通解决。
  多方齐心、共同发力,惠州电厂二期燃气管线工程推进不断提速。2023年7月3日,项目取得备案;2023年10月27日,项目投资决策完成;2024年3月29日,燃气管线末站开始桩基施工;2024年4月2日,全长4.1公里的线路开始施工;2024年8月3日,燃气管线实现全线贯通。
  集中精力破解施工难题
  大亚湾石化产业园区内企业众多。4.1公里长的惠州电厂二期外接燃气管线,沿线共穿越石化园区道路7处,厂区大门出入口7处。
  管线穿越园区道路,需围蔽施工,会对道路通行造成影响。为确保工程施工顺利推进,该厂安排专人协助广东能源集团天然气管道公司,提前与园区交管部门沟通联系,制定施工临时围蔽方案,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完成管线穿越施工作业,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道路交通造成的不利影响。
  “别以为穿越道路施工只有地面上的问题,园区道路的地下也情况复杂。”谢标林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张燃气管线图,图上的滨海十一路,被他用红色签字笔作了重重标注。
  据谢标林介绍,在滨海十一路的地下,铺设有权属于十几家不同单位的线缆和管道。为此,该厂与南方电网、中国移动、恒力石化、惠州中水水务、中海石油、深圳大鹏燃气、宇新化工等近20家单位沟通协调,前后历时20天,顺利完成滨海十一路的穿越施工作业。
  与管线穿越道路施工相比,管线穿越石化区企业厂区大门出入口的施工协调难度则要更大。
  “各家企业的关注点和提出的要求各不相同,需要一家一家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逐一协调解决。”在谈到如何协调解决各单位的施工许可时,二期工程部副主任董为虎举了几个特殊例子。他介绍说,在电厂路欧德油储公司管廊下部施工时,欧德油储(中国)无权限同意施工方开挖施工,最终通过政府部门协调,连线德国总部获得授权许可后,工程才得以顺利推进。
  不仅如此,兴达石化公司关于燃气管线安全距离问题一直存在疑虑。为打消疑虑,该厂积极协助广东能源集团天然气管道公司先后向惠州市应急管理局、广东省应急管理厅汇报。通过近一个月的多方协调沟通,最终顺利达到开工条件。
  穿越道路、穿越厂区大门……二期项目建设者们用智慧与汗水,破解了管线工程建设的一重又一重难关。
   攻坚克难推进工程建设
  历经4个月23天,看着燃气管线工程从一张张图纸,一步步变成管道纵横交错的燃气首站、末站和调压站,以及一条蔓延4.1公里的管线,二期燃气管线项目主管王永豪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如果燃气管线工程不能按期完工,顺利通气,机组就无法按时点火并进行全套联调。”回想起管线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细节,王永豪心中满是艰辛与不易。
  对燃气管道来说,4.1公里的距离并不算太长。然而在大亚湾石化产业园区,这4.1公里的线路施工却非常不易。据王永豪回忆,考虑安全问题,园区内高压天然气输送管线不能走架空,必须埋地布置。根据园区要求,4.1公里长的燃气管线,需要全程在石化园区内现有管廊下方埋地布置。
  1.8米是管廊下部空间的净高。由于高度限制,地面开挖时工作人员无法使用任何大型机械,只能依靠人工一点一点地手动开挖。这不仅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也影响着施工进度。董为虎在管线施工最缺人手之时,他带队参与了这场“土方开挖战”,连续3天的高强度挥锹作战,参战人员的双手大多磨破了皮。
  侯欢是工程技术部热控专业主管,在党支部召集人手支持工程施工时,他主动请缨,挥锹、弯腰、下铲、挖土,一套动作上百次重复,他的胳膊到现在还阵阵酸痛。
  “开挖的人力不够,党员和干部带头顶上。”为确保管线工程施工尽快推进,工程党支部多次组织党员突击队,支持工程承建方并先后参与前期管线地面开挖,以及后期的管线覆土工作……
  彼时,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管线工程建设一线,迎风猎猎。惠州电厂党员突击队的到来,为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保障。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