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广东清远电厂:
齐发力筑牢“安全堤坝”
2024年09月03日
字数:1968
版次:02
  

本报通讯员 苏耀雷 王春华


  水势滔滔,北江之水穿城而过;云雾点缀,英西峰林奇峰林立。
  走进北江旁的广东清远电厂生产现场,现代化的厂房矗立,秩序井然。一期两台1000兆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正在高效运转。截至8月28日,两台机组投产首年累计发电量达85亿千瓦时,二期两台1000兆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未来,清远电厂将成为国内首个建设有4台1000兆瓦国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的电厂,成为粤北地区最大发电企业、“西电东送”主通道和广东省北部电网的重要电源支撑点。
   党建引领 安全保供是责任担当
  从2015年开始筹建,到2023年双机投产,清远电厂党委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持“根”从基层扎牢,“魂”从堡垒筑强,无论是在工程建设、设备检修的关键时期,还是在应对突发故障的紧急时刻,党员干部总是第一时间挺身而出,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先锋模范作用。
  在工程建设期间,清远电厂党委设立了疫情防控、设备催交等党员示范岗,成立了“五个确保”党员攻坚先锋队,在设备催交催运、疫情防控检查、施工单位管理、难点工程突破等方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领4500余名建设者心连心、肩并肩,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化被动为主动,持续推进工程建设,为“一期两台机组同步整套启动、同步168小时试运并一周内先后一次通过,开创了中国电力行业的先例”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组织成立党员先锋队,支援企业所在地抵御北江2022年百年一遇特大洪水灾害,全力以赴保护群众生命安全,彰显央企社会责任,得到了中央以及集团的认可。
  在一期投产之后,该厂把保障能源安全作为首要责任,以系统思维抓能源安全供应,2024年上半年提前一个月实现发电量“硬过半”,充分扛起粤港澳大湾区能源安全和能源保供责任,切实履行能源央企责任担当。
  一直以来,该厂党委激活“党建+”的生命力,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等工作的同时,把握安全生产、经营发展工作重点,以党建引领安全工作,实现党建工作的脱虚向实,强化各级安全生产责任、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
  安全文化 深入人心的软实力
  今年以来,清远电厂将“文化引领、全员参与、风险预控、持续改进”作为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总方针,通过文化引领,增强每个人的安全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该厂内部,安全文化已成为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安全生产,要坚持防患于未然,要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等各种安全标语随处可见。在生产和基建现场定期开展违章大学习、大反思、大讨论活动和主题宣讲、警示教育、应急演练、安全知识竞赛等一系列安全培训。成立视频监控中心,设置121处摄像头,专业人员轮流值班,时刻紧盯大屏,确保做好全厂安全监控。
  “我们会联合生产部门举办一些安全类竞赛活动,不断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就比如刚完成了安康杯消防技能竞赛、‘全员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以竞赛促建功立业,营造干事创业、激情奋斗的良好氛围。”党建工作部工会主管说道。
  “我们经常组织‘安全体验馆轮训’‘安全生产月’‘两赛一星’‘安康杯’竞赛品牌专题等活动,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强安全意识。”安健环部安全主管介绍道。
  此外,该厂还注重培养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通过定期开展防汛、防灾、基坑坍塌、大型施工机械防风等针对性应急演练,对水、煤、油、风、气、汽、环境等系统落实“八防操作票”,让员工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准确地采取相应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确保安全生产可控、在控、能控。
   守正创新 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清远电厂党委一直追求进步、走在前沿,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升安全生产、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7月17日,清远电厂二期项目智慧工地系统投入试运行。该系统依托5G与大数据,为项目建设现场装上了“智慧眼”,实现科技与工程完美融合,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智慧样板。
  “以前我们需要人工巡检,费时费力。现在有了智慧工地、机器人巡检等智能化系统,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和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大大提高了安全性。”一位技术人员自豪地说。
  此外,清远电厂还应用一体化智能安全
  管控平台、人员定位系统、边坡监测系统、安全监控中心、全体验馆的虚拟现实(VR)技术等新技术。进一步强化科技兴安,实现了对人员状况、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对出现违规操作、危险操作的人员进行监督提醒,身临其境地感受事故场景的安全培训,不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清远电厂党委肩负着重大的能源保供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始终锚定党建+生产新模式,通过深入基层、强化安全文化、借助科技创新,在安全生产的道路上不断迈进,以“五位一体”特色党建引领保障企业多维度立体发展,为助力社会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国能力量。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