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思者无域行者无疆
——读《病隙碎笔》有感
2024年08月21日
字数:1008
版次:04

◎孟培月

 
  苦难是心灵的土壤,也是文学的灵魂。没有人想要拥抱苦难,但熬过苦难的人,只会越来越闪亮。
  史铁生,一个让人敬佩的作家,经历残缺,越过黑暗,他的写作与生命构筑在一起,拥有睿智而丰满的灵魂,旷达凝练的行文风格,带人走进无垠的思想世界,充满启迪与智慧。
  《病隙碎笔》一书,从生命的困惑和痛苦出发,探索命运、爱情、人性、信仰等人生课题,对所处的世界和时代进行审视,对人生意义和精神寄托不断追求。漫游在作者充满哲思的文字中,乘物以游心,隐隐好像激活了一些“理所当然”与“虚无缥缈”,思绪喷薄涌动,备受震撼。
  “爱,本就是自卑弃暗投明的时刻。自卑,或者在自卑的洞穴里步步深陷,或者转身,在爱的路途上迎候解放。”这样惊艳的句子,不仅写在自己的心里,也写进别人的心里,瞬间就抓住我的心。一读再读,一品再品,这不正是爱的真谛吗?翻看作者的生平经历,充斥着病痛的折磨,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没有萎靡不振和自暴自弃,反而以笔为戈,写下如此深刻的生命体验,成就一座座文学高峰。
  “残疾与爱情,这两种消息,在史铁生的命运里特别地得到强调。”作者如是说。二十一岁满心准备迎接爱情,却先迎来了残疾。天没塌,地没陷,很多“不能”和“不宜”充斥着生活,世俗的冷面暂且不论,单单是“禁锢”的苦楚,那也是何等残忍与无力。残疾人自己的无言忍受,违心屈从才是真正的天敌。我不知道其间作者经历了什么,又是怎样纾解的,但是他做到了,不仅找到了自己的心灵慰藉,打开一扇灵魂之门,也为读者创造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
  不止是残疾人,乃至所有的人,固然应该对艰难的生途说“是”,但也要对那无言的坚壁说“不”,勇敢正视,直面生活。就像黑夜和白昼,在物理意义上从来相当,但是跨过黑夜,黎明终将到来。作者的思想广度和深度,并没有因身体的局限而受到桎梏,相反像一个多元的宇宙,无域无疆,精妙绝伦,不断发出追问与眺望。
  世界的模样,取决于凝视的目光。若你问我,此书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我想我无法向你生动具体地描述一个场景,因为这更像一次“精神的出门”。所谓思者无域,行者无疆,在作者的带领下,一步步思索问询,一步步找到答案,解锁了一些困惑,也收获了一些明朗,好似游历了一个不一样的天地。
  或许正如叔本华所言,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获得自由。作者的写作生涯,何尝不是一种独处?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远不止表象的生老病死,还有灵魂的盛大自由。

(作者单位:包神铁路神朔公司)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