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雨大考”中筑牢“红色堤坝”
2024年07月31日
字数:2024
版次:02
“淮河水位不断上涨,水位要严密监视,堤坝垃圾要彻底清理掉,仔细检查、加固,我们一定要保人身、保系统、保设备。”7月16日,安徽蚌埠电厂燃料运维部党支部书记孙华在厂区淮河对面,一边检查堤坝,一边安排部署防洪防汛工作。
面对蚌埠地区连续15日的降雨预警,地处淮河岸边的安徽蚌埠电厂及时拉响了防洪防汛警钟,广大党员干部以“勇挑大梁”的使命感、“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严阵以待,以“迅”制“汛”,全面答好防洪防汛“红色答卷”,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绷紧“安全弦”
“一定要高度重视防洪防汛工作,各党支部、全体党员要强化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意识,密切关注汛情,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以扎实有力的举措筑牢防洪防汛坚强堡垒。”7月9日,安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到电厂调研指导工作时强调。
蚌埠电厂科学研判汛情,各党支部联合迎战,坚持前沿指挥,结合历年防汛经验完善防汛管理制度,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措施。第一时间召开防洪防汛部署会,对重点防汛工作进行科学布控。电厂党委、党支部分别利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等形式,集中学习各级防洪防汛工作具体要求,全面提高职工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意识,拉紧防汛“安全弦”。结合公司实际,各党支部科学制定防汛措施,协同配合,责任到人。
“作为防洪防汛‘党员先锋队’的一员,我会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负组织期望,冲锋在前,以铁的纪律、严的作风为防洪防汛提供坚强保障。”党员赵捷在防洪防汛授旗仪式上作表态发言。
蚌埠电厂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成立机组运行、设备维护、燃料管理等多支“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设置“党员责任区”,引导党员、青年把防洪防汛、保障能源供应作为试金石、磨刀石,在防洪防汛中担当作为,打好防汛“主动仗”,争当防汛“排头兵”。
下好“先手棋”
7月16日8时59分,码头水位20.69米,超警戒水位1.19米;10时7分,码头水位20.73米;19时整,码头水位21米……随着码头水位的不断升高,蚌埠电厂每一小时进行一次水位观测,并加强堤坝巡视,对停靠码头的船舶进行缆绳加固。
“我们研判汛情,在启动防汛Ⅰ级预警前,支部党员用了5个小时将码头6艘家庭运煤船近3000吨煤全部清仓,让其及时撤离到安全地带。他们也不容易,其中一艘船上还有3个孩子……我们要对他们的安全负责。”蚌埠电厂燃料运维部党支部书记谈到汛情郑重说道。
蚌埠电厂在防汛期间充分做好设备运维管理,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密切监视天气预警,及时调整机组运行方式。组织各专业对施工场地、循泵房、储煤场、生产现场低洼等区域,以及全厂雨排水系统、门窗、电气设备的防雨防潮情况开展拉网式排查,做到隐患排查全覆盖、无死角,闭环整改。加大对防汛重要设备监控力度,在码头水位处加装远传监测摄像头,实现实时播报;利用无人机巡视、高清监管系统、安徽省水情监视平台等科技手段,确保险情被及时发现、响应、处理。
“防汛抢险物资已储备充足,在全厂各区域已安放,已用防汛沙袋对室外厂房进行严实封堵,对不齐全、不符合规范的防汛物资已补充更换。”蚌埠电厂“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主动出击,提前做好防汛物资、排水设备、防雨设施的检查布防,预防厂区出现内涝。
筑牢“安全堤”
受多轮强降雨和上游来水影响,淮河水位持续上涨,蚌埠电厂闻“汛”而动,党员干部职工、青年志愿者纷纷驻守堤围,排查管涌,做到巡堤查险全覆盖,守牢洪峰“防线”,守护厂区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7月16日20时16分,蚌埠电厂启动防汛防台Ⅰ级预警及响应。
“我们防洪防汛措施已落实到位,接下来我们一定要以‘时时放不下’的责任感,继续做好码头水位的监测,加大码头港池及航道的巡视检查力度,对过往人员进行监测和疏导,保障人民生命安全。”蚌埠电厂党委书记、董事长在检查码头时关切地说道。
蚌埠电厂持续加大与当地码头、海事部门的联系,实时掌握淮河、码头、船只等有关信息,及时组织船员撤高避险,各抢险组和应急救援队伍严阵以待,加强应急值守。黄疃窑码头停止接卸,对码头固定吊及其他相关设施停电,迅速转移码头值班室内空调、相关物资,拆除电机等设备设施,撤离码头所有维护人员,及时有效保障了人员、设备的安全,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公司码头各设备设施现已停电,水运煤无法接卸,当前正值迎峰度夏期间,机组燃料供应形势严峻,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与燃料供应商沟通,及时做好燃料管理,保障机组‘口粮’供应。”燃料管理部党支部书记在“能源保供我先行支部攻坚保口粮”的主题党日活动上说。
为保障机组“口粮”供应充足,蚌埠电厂加强火车煤卸煤系统维护消缺,强化运行卸煤管理,确保火车来煤高效接卸。积极与地方矿沟通,做好铁路来煤日计划。及时了解中转港口场地情况,确保应急情况下启动“水转铁”煤炭运输畅通。积极与江运公司联系,做好后续码头接卸恢复运行时的工作衔接。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蚌埠电厂各党支部党员用实际行动在防洪防汛“大考”中书写了“红色答卷”,为打赢防汛攻坚战筑牢“红色堤坝”。
面对蚌埠地区连续15日的降雨预警,地处淮河岸边的安徽蚌埠电厂及时拉响了防洪防汛警钟,广大党员干部以“勇挑大梁”的使命感、“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严阵以待,以“迅”制“汛”,全面答好防洪防汛“红色答卷”,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绷紧“安全弦”
“一定要高度重视防洪防汛工作,各党支部、全体党员要强化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意识,密切关注汛情,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以扎实有力的举措筑牢防洪防汛坚强堡垒。”7月9日,安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到电厂调研指导工作时强调。
蚌埠电厂科学研判汛情,各党支部联合迎战,坚持前沿指挥,结合历年防汛经验完善防汛管理制度,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措施。第一时间召开防洪防汛部署会,对重点防汛工作进行科学布控。电厂党委、党支部分别利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等形式,集中学习各级防洪防汛工作具体要求,全面提高职工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意识,拉紧防汛“安全弦”。结合公司实际,各党支部科学制定防汛措施,协同配合,责任到人。
“作为防洪防汛‘党员先锋队’的一员,我会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负组织期望,冲锋在前,以铁的纪律、严的作风为防洪防汛提供坚强保障。”党员赵捷在防洪防汛授旗仪式上作表态发言。
蚌埠电厂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成立机组运行、设备维护、燃料管理等多支“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设置“党员责任区”,引导党员、青年把防洪防汛、保障能源供应作为试金石、磨刀石,在防洪防汛中担当作为,打好防汛“主动仗”,争当防汛“排头兵”。
下好“先手棋”
7月16日8时59分,码头水位20.69米,超警戒水位1.19米;10时7分,码头水位20.73米;19时整,码头水位21米……随着码头水位的不断升高,蚌埠电厂每一小时进行一次水位观测,并加强堤坝巡视,对停靠码头的船舶进行缆绳加固。
“我们研判汛情,在启动防汛Ⅰ级预警前,支部党员用了5个小时将码头6艘家庭运煤船近3000吨煤全部清仓,让其及时撤离到安全地带。他们也不容易,其中一艘船上还有3个孩子……我们要对他们的安全负责。”蚌埠电厂燃料运维部党支部书记谈到汛情郑重说道。
蚌埠电厂在防汛期间充分做好设备运维管理,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密切监视天气预警,及时调整机组运行方式。组织各专业对施工场地、循泵房、储煤场、生产现场低洼等区域,以及全厂雨排水系统、门窗、电气设备的防雨防潮情况开展拉网式排查,做到隐患排查全覆盖、无死角,闭环整改。加大对防汛重要设备监控力度,在码头水位处加装远传监测摄像头,实现实时播报;利用无人机巡视、高清监管系统、安徽省水情监视平台等科技手段,确保险情被及时发现、响应、处理。
“防汛抢险物资已储备充足,在全厂各区域已安放,已用防汛沙袋对室外厂房进行严实封堵,对不齐全、不符合规范的防汛物资已补充更换。”蚌埠电厂“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主动出击,提前做好防汛物资、排水设备、防雨设施的检查布防,预防厂区出现内涝。
筑牢“安全堤”
受多轮强降雨和上游来水影响,淮河水位持续上涨,蚌埠电厂闻“汛”而动,党员干部职工、青年志愿者纷纷驻守堤围,排查管涌,做到巡堤查险全覆盖,守牢洪峰“防线”,守护厂区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7月16日20时16分,蚌埠电厂启动防汛防台Ⅰ级预警及响应。
“我们防洪防汛措施已落实到位,接下来我们一定要以‘时时放不下’的责任感,继续做好码头水位的监测,加大码头港池及航道的巡视检查力度,对过往人员进行监测和疏导,保障人民生命安全。”蚌埠电厂党委书记、董事长在检查码头时关切地说道。
蚌埠电厂持续加大与当地码头、海事部门的联系,实时掌握淮河、码头、船只等有关信息,及时组织船员撤高避险,各抢险组和应急救援队伍严阵以待,加强应急值守。黄疃窑码头停止接卸,对码头固定吊及其他相关设施停电,迅速转移码头值班室内空调、相关物资,拆除电机等设备设施,撤离码头所有维护人员,及时有效保障了人员、设备的安全,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公司码头各设备设施现已停电,水运煤无法接卸,当前正值迎峰度夏期间,机组燃料供应形势严峻,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与燃料供应商沟通,及时做好燃料管理,保障机组‘口粮’供应。”燃料管理部党支部书记在“能源保供我先行支部攻坚保口粮”的主题党日活动上说。
为保障机组“口粮”供应充足,蚌埠电厂加强火车煤卸煤系统维护消缺,强化运行卸煤管理,确保火车来煤高效接卸。积极与地方矿沟通,做好铁路来煤日计划。及时了解中转港口场地情况,确保应急情况下启动“水转铁”煤炭运输畅通。积极与江运公司联系,做好后续码头接卸恢复运行时的工作衔接。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蚌埠电厂各党支部党员用实际行动在防洪防汛“大考”中书写了“红色答卷”,为打赢防汛攻坚战筑牢“红色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