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匠心守水电 青春赠山河
本报通讯员 赵成悦/文 记者 杨田利 通讯员 杜亮亮/图
2024年07月30日
字数:3464
版次:03

王宇在现场检查分层立式导叶阀取水设备安装情况。



 

王宇在玛尔挡水电站首台发电机组水车室巡查机组设备运行状态。


王宇(左)与同事检查坝顶2500KN门机运行情况。


6月12日机组调试停机间隙,王宇(左一)给新入职员工讲解机组调试流程。


  在中国辽阔的疆域上,水电事业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输送着源源不断的动力。在这片波澜壮阔的水电建设天地中,一位杰出的水电人——青海玛尔挡公司设备维护部主任王宇,凭借他超凡的才华和钢铁般的意志,谱写了一曲壮丽的水电传奇。
  从基层技术员到水电建设精英,王宇以智慧为刃、以汗水为墨,在水电事业中披荆斩棘,铸就了属于自己的辉煌。防御雅鲁藏布江8·31特大洪水成绩突出个人、加查水电站建设功臣、西藏五一劳动奖章、国家能源杯绿色发展劳动竞赛先进个人、中国最美电力人……这一项项的荣誉,见证了他从青涩技术员到全能水电站工程建设统筹者的华丽蜕变,诠释了他“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定信念。
  “搞水电的人,就是要到一线去”
  1983年秋,王宇出生于贵州省盘州市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他就对家乡那条蜿蜒流淌的小河充满了好奇与向往。这份对水的亲近与探索,指引着他走向了水电事业的道路。2007年大学毕业的他,怀揣着对水电事业的满腔热情,踏上了水电工程建设的征途。
  王宇先后参与建设过四川狮子坪电站、重庆草街电站、合川渭沱电站、广元亭子口电站、西藏藏木电站、康定猴子岩电站、西藏加查电站、玛尔挡水电站8个水电项目的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涉及混流式、轴流转桨式、灯泡贯流式三种机型机组,积累了丰富的水电工程建设经验,可谓是水电建设领域的专家。
  2021年9月,王宇放弃回到原单位葛洲坝集团公司本部工作的机会,毅然加入到青海玛尔水电站建设行列中,从事他的老本行——机电设备安装及调试。这个干了15年水电的老工程建设人想法很简单,“搞水电的人,就是要到一线去!”
  问题历来是为有备者所设。王宇在玛尔挡水电站所面临的首个挑战,就是距离2023年10月底玛尔挡水电站下闸蓄水这一重要工程节点目标只有一年时间。随着冬季的临近,考虑到电站工区海拔高达3300米,极端气温可达零下30摄氏度,这种高寒缺氧的环境对施工人员和设备的效率会造成极大影响,加之土建与机电的交叉作业面繁多,使得工程建设的任务愈发紧迫。
  面对重重困难,反而激发了王宇的斗志,他将传统的冬歇期转变为工程建设的攻坚期,白天在工地协调指挥,夜晚回到办公室,仔细研究施工图,精确计算工程量,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一旦发现问题,便迅速与设计院进行沟通,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那段时间,王宇办公室的灯光常常彻夜通明,映照着他辛勤工作的身影。
  凭借多年丰富的工作经验,王宇精心编排了机电安装施工总进度计划表,并带领部门员工按照计划有序开展各项工作。他积极与基建建管中心沟通协作,统筹安排机电安装与土建施工的工期,通过采取搭棚子、架炉子、盖被子等有效防护措施,成功将两个冬季工期延长了8个多月,为确保下闸蓄水目标赢得了宝贵的施工时间。
  经过王宇等电力团队的齐心协力,玛尔挡水电站下闸蓄水的重要节点于2023年11月14日成功实现。这一里程碑成就迅速在央视频道(网)、新华网、人民网等18家权威媒体上,通过多样化的形式与特效广泛传播。那一刻,王宇站在黄河之滨,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实现了水电人亲手构建一座雄伟壮观水电站的梦想。
  “不下硬功夫,怎么啃硬骨头”
  从猴子岩水电站到加查水电站,再到玛尔挡水电站,王宇的名字与一个个水电项目紧密相连。在每一个项目建设中,他都坚持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不仅提升了工程质量,也缩短了建设周期,特别是在新冠疫情的严峻挑战下,他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高标准实现了疫情防控和工程建设“两不误”,不仅解决了施工难题,还大幅提升了工程效率和质量,而今年4月份,玛尔挡水电站首台机组的提前发电,更是他匠心独运、科学管理的最佳证明。
  集团公司在接管玛尔挡项目之初,即向青海省委省政府郑重承诺,确保在2024年4月初实现首台机组投产发电。由于玛尔挡项目停滞多年,原业主破产,涉及征地移民、债权债务等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导致参建各方在初期阶段普遍持有等待观望的态度。加之管理团队和管理体系尚不完善,项目在启动阶段即面临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首台机组的安装工期被压缩至不足9个月,相较于同类型水电工程,时间缩短了4个多月。
  水电站机组的主要核心部件是定子和转子,均由精心制作的磁轭片层层堆叠而成,每片磁轭片如同巧克力大小,技术参数要求极高。玛尔挡水电站的定子,其内径为12.9米,外径为15.8米,高度为3.18米,由26万余张厚度仅为0.5毫米的硅钢片进行叠装,吊装总重量高达615吨,工期紧迫对技术与质量要求极为严格。
  面对这一重大挑战,王宇多次召开工程技术分析会,经过多方深入探讨与研究,决定采用人工叠片的方式来追赶工程进度。机组定子的构造被形象地描述为“粗犷的外表,玲珑的心”,这意味着任何一步操作的偏差都可能导致整个硅钢片堆叠重新进行。
  面对数量庞大且精度要求极高的叠片工作,王宇带领部门员工进行了精细的分工,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并组建了安装全流程监控小组。经过一个月的辛勤努力,他带领施工单位成功完成了首台机组定子铁心的叠片工序。叠片完成后,经严格验收,铁芯圆柱度的最大偏差仅为0.47毫米,这一结果优于企业所规定的0.6毫米标准。
  自玛尔挡水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保卫战开始,王宇每晚都在现场协调进度和调试。他总说:“不下硬功夫,怎么啃硬骨头?”他全面监视机电设备的制造、安装和调试,紧盯各项数据和设备运行情况,对现场了如指掌,对工程建设有深刻见解。
  经过长期的积累,王宇面对工程建设中的复杂问题从不退缩,他大胆创新,通过增加2×30吨双小车桥机补强厂房吊装手段,布置安装间定转子全内焊接工期,并在转子上增加配重工艺,有效降低机组各部位振动摆度,使得定子组装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国家和行业标准,有力推动了工程达标创优。
  4月1日,经过72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并完成各项检查、消缺工作后,玛尔挡水电站首台5号机组顺利实现并网发电,王宇作为机电安装主要负责人功不可没。
  “要么就不干,要干就必须是精品”
  王宇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倔劲儿。在玛尔挡水电站的建设中,他以更加宏大的视野和前瞻性思考,致力于把玛尔挡水电站建设成国优精品工程。他提出的高海拔安装水轮机、桥机等五项技改措施和厂房、电缆井等五项设计优化方案得到了行业认可,不仅解决了施工难题,还大幅提升了工程效率和质量。
  挤压边墙建设速度为全球同类型工程领先水平、岩锚梁浇筑质量达国内一流水平……玛尔挡水电站还未完工,多项建设标准却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即便是对于身经百战的王宇来说,这些工作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水电站不光只有定子、转子、蜗壳这种重达几吨、几十吨,甚至几百吨的大件,在安装大件之前,在机组座环蜗壳以下还有千千万万的机电埋件需要安装,这也是土建与机电交叉作业最多的时候,为找到最佳施工方案,他组织参建各方找寻各种水电工程建设可以借鉴的技术,不分昼夜地与设计院和施工团队研究施工方案,与团队探讨如何高效高质量地完成机电埋件。最终提前40天完成5台机组座环蜗壳及以下埋件安装,刷新同类电站施工纪录,为电站按期全部投产打下坚实基础。
  2024年是玛尔挡水电站实现“一年五投”目标的关键之年,意味着每3个月就要有1台机组投产发电。在如此紧张的安排下,王宇不仅要负责机电安装、设备调试等保障机组正常投产的重要工作,还要兼顾5号机组、4号机组投运发电情况,其间还有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电站要在7月3日开始二期蓄水,确保防洪度汛和机组发电。
  6月黄河流域进入汛期,面对上游来水量持续增加,加之地理位置极为特殊,玛尔挡水电站二期蓄水面临严峻挑战。王宇协同各部门迅速组织防汛小组,强化巡视和记录,并编制《玛尔挡水电站第二阶段蓄水方案》,明确工作分配。同时,汛期也是抢发电量的好时机,王宇结合电站实际情况制定汛期发电保障方案,确保机组稳定运行。他每天长时间待在厂房,监控机组流程,充满激情地工作。在王宇等人的坚守下,截至7月28日,青海公司年累计发电量达3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4.5%。
  在王宇的高标准严要求下,玛尔挡水电站取得显著技术创新成果,制定了《公用辅助设备安装质量检测标准》等4项行业安装质量检测标准,授权“一种新型数控机床”等3项专利,并发表两篇重要学术论文。这些成果源于王宇的信仰追求和尽职尽责、勇于担当的奋斗情怀。
  王宇的水电人生,是用智慧和汗水在山河间镌刻的壮丽诗篇,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匠心”,何为“担当”。在水电事业的长河中,他正乘风破浪,向着更加辉煌的明天扬帆远航。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