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干笃定前行
2024年07月15日
字数:1799
版次:02
“作业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计划操作,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高质量完成。”7月9日,神东煤炭乌兰木伦煤矿综采一队班前会上,队长姜晓宇像往常一样强调着当班工作。
这些天,综采一队正在12410工作面沿空留巷复采过断层构造,工作较为繁杂,姜晓宇一刻也不敢松懈,队里其他人也是如此。
12410综采工作面是前不久刚投产的,初采期间综采一队就遇到了过冲刷及断层构造,冲刷与断层叠加,顶板控制难,割岩量大,给区队安全生产工作带来巨大困难,但这并没有打乱这支队伍稳步前进的节奏。
因为在这之前,姜晓宇已经提前掌握了所有班组成员的休班情况,并且在班前会上优化了人员配置,统筹考虑人岗匹配,制定了详细的设备检修计划,一切本着“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思路,推进各项工作。技术员多次到井下勘探现场构造变化,掌握地质构造的变化趋势;各岗位人员紧盯自己分包的设备,生产期间采用半截深和反向割煤等工艺过构造,确保能够顺利通过;其他跟班队干部则紧盯现场,保障各项作业安全有序进行。
“采煤机截齿要每刀查看及时更换,支架工要紧跟滚筒拉架,煤机司机要根据变化趋势刀刀调整,防止割岩失衡。”这是综采一队班前会上最常听到的声音。
在全队25天的攻坚下,终于安全高效通过断层构造区,并且日均推进达到9米,圆满完成矿内下达的煤质指标和产量任务。
不仅如此,从6月5日12410工作面投产以来,综采一队没有发生过一起2小时以上的设备故障,而这主要得益于该队坚持“超前思考、超前准备”的工作作风。
“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是高效出煤的前提。”这是姜晓宇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一直以来,加强预防性检修、消除设备“带病运行”已成为该队所有人员的共识。
从准备工器具、检查作业环境,最大化设想实际作业中会遇到的情况等一切准备工作开始,该队所有人都毫不吝啬自己的精力、体力、智力,将这“三力”带入每个工作环节中。
“一件事、一条心、一起拼”的团队精神体现在这支队伍的每一次攻坚克难上。
在此前12409工作面贯通的时候,面对工作面顶板割岩0.5米以上、末采矿压显现大、漏顶冒顶风险大等困难,综采一队没有一人打退堂鼓,大家团结一心、集思广益,制定出了符合实际的《12409工作面末采贯通安全技术措施》。在此基础上,队内每个人都加强自觉学习,对自己岗位的工作内容熟记于心。队里多次召开队委会,商讨贯通的各个环节,技术人员反复核算各项通道数据,各班组也默契配合协同作业。经过18个小时连续奋战,最终啃下了12409工作面这块“硬骨头”,保证了工作面的高效贯通。
除了事前有规划、行动有方案外,综采一队也十分重视事后总结及结果呈现,把握每一次提升的机会。
每一次的班后会上,综采一队职工都会总结当天的问题,即使是很小的问题,大家也都会相互交流探讨。
“尤其是遇到不常见的地质问题时,进行集中讨论分析能够让队员对冲刷构造带有更系统的认识,对自身岗位职责也有更清晰的认知,能更加全面地掌握相关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姜晓宇说道。
谈到安全问题,姜晓宇更是滔滔不绝。在他看来,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每次队里遇到高风险作业,姜晓宇都会组织职工提前进行风险辨识,时刻紧盯作业现场,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即使是拧一颗螺丝,也要去辨别其中可能会存在的不稳定因素”。
正是坚持这种严谨认真的安全管理理念,让综采一队的每一位职工都时刻谨记安全生产。去年,综采一队没有发生过一起轻伤以上的事故。
作为综采一队的队长,姜晓宇也总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法。综采一队共有96人,要让96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能只靠硬性的制度去约束,还要适当地给职工发挥的空间。
“摸清每个人的性情,掌握每个人擅长的事情,适当放手让他们去做,并且相信他们,这是一种比物质奖励更能有效激励人的方法。”姜晓宇说道。
这种因人而异的管理方法,总能调动队里职工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因此,综采一队职工在各司其职的同时,也都能发挥所长,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最好。在姜晓宇看来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职工会主动转换思维,主动去解决问题,然后自发地评价自己做得好不好,从内心去认真审视自己的工作,而不仅仅是被动地被评价,正因如此,每一个人都能发挥自身特长,有所贡献。
一路奋战、一路向前。今年上半年,综采一队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前不久,综采一队被公司评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岗位建功先进集体。面对荣誉,这支“煤海铁军”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不骄不躁,继续朝着成为一支更加知识化、专业化、智能化的一流采煤队伍目标前进。
这些天,综采一队正在12410工作面沿空留巷复采过断层构造,工作较为繁杂,姜晓宇一刻也不敢松懈,队里其他人也是如此。
12410综采工作面是前不久刚投产的,初采期间综采一队就遇到了过冲刷及断层构造,冲刷与断层叠加,顶板控制难,割岩量大,给区队安全生产工作带来巨大困难,但这并没有打乱这支队伍稳步前进的节奏。
因为在这之前,姜晓宇已经提前掌握了所有班组成员的休班情况,并且在班前会上优化了人员配置,统筹考虑人岗匹配,制定了详细的设备检修计划,一切本着“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思路,推进各项工作。技术员多次到井下勘探现场构造变化,掌握地质构造的变化趋势;各岗位人员紧盯自己分包的设备,生产期间采用半截深和反向割煤等工艺过构造,确保能够顺利通过;其他跟班队干部则紧盯现场,保障各项作业安全有序进行。
“采煤机截齿要每刀查看及时更换,支架工要紧跟滚筒拉架,煤机司机要根据变化趋势刀刀调整,防止割岩失衡。”这是综采一队班前会上最常听到的声音。
在全队25天的攻坚下,终于安全高效通过断层构造区,并且日均推进达到9米,圆满完成矿内下达的煤质指标和产量任务。
不仅如此,从6月5日12410工作面投产以来,综采一队没有发生过一起2小时以上的设备故障,而这主要得益于该队坚持“超前思考、超前准备”的工作作风。
“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是高效出煤的前提。”这是姜晓宇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一直以来,加强预防性检修、消除设备“带病运行”已成为该队所有人员的共识。
从准备工器具、检查作业环境,最大化设想实际作业中会遇到的情况等一切准备工作开始,该队所有人都毫不吝啬自己的精力、体力、智力,将这“三力”带入每个工作环节中。
“一件事、一条心、一起拼”的团队精神体现在这支队伍的每一次攻坚克难上。
在此前12409工作面贯通的时候,面对工作面顶板割岩0.5米以上、末采矿压显现大、漏顶冒顶风险大等困难,综采一队没有一人打退堂鼓,大家团结一心、集思广益,制定出了符合实际的《12409工作面末采贯通安全技术措施》。在此基础上,队内每个人都加强自觉学习,对自己岗位的工作内容熟记于心。队里多次召开队委会,商讨贯通的各个环节,技术人员反复核算各项通道数据,各班组也默契配合协同作业。经过18个小时连续奋战,最终啃下了12409工作面这块“硬骨头”,保证了工作面的高效贯通。
除了事前有规划、行动有方案外,综采一队也十分重视事后总结及结果呈现,把握每一次提升的机会。
每一次的班后会上,综采一队职工都会总结当天的问题,即使是很小的问题,大家也都会相互交流探讨。
“尤其是遇到不常见的地质问题时,进行集中讨论分析能够让队员对冲刷构造带有更系统的认识,对自身岗位职责也有更清晰的认知,能更加全面地掌握相关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姜晓宇说道。
谈到安全问题,姜晓宇更是滔滔不绝。在他看来,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每次队里遇到高风险作业,姜晓宇都会组织职工提前进行风险辨识,时刻紧盯作业现场,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即使是拧一颗螺丝,也要去辨别其中可能会存在的不稳定因素”。
正是坚持这种严谨认真的安全管理理念,让综采一队的每一位职工都时刻谨记安全生产。去年,综采一队没有发生过一起轻伤以上的事故。
作为综采一队的队长,姜晓宇也总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法。综采一队共有96人,要让96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能只靠硬性的制度去约束,还要适当地给职工发挥的空间。
“摸清每个人的性情,掌握每个人擅长的事情,适当放手让他们去做,并且相信他们,这是一种比物质奖励更能有效激励人的方法。”姜晓宇说道。
这种因人而异的管理方法,总能调动队里职工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因此,综采一队职工在各司其职的同时,也都能发挥所长,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最好。在姜晓宇看来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职工会主动转换思维,主动去解决问题,然后自发地评价自己做得好不好,从内心去认真审视自己的工作,而不仅仅是被动地被评价,正因如此,每一个人都能发挥自身特长,有所贡献。
一路奋战、一路向前。今年上半年,综采一队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前不久,综采一队被公司评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岗位建功先进集体。面对荣誉,这支“煤海铁军”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不骄不躁,继续朝着成为一支更加知识化、专业化、智能化的一流采煤队伍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