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朱德华:干工作就应干出质效
2024年07月09日
字数:2428
版次:03

本报特约记者 任振华 通讯员 刘红霞

  7月2日,集团公司召开“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岗位建功行动表彰大会,表彰了集团公司2024年岗位建功先进集体和个人,朱德华是受表彰的代表之一。
  朱德华现任朔黄铁路公司神池南站副站长。1年来,他带领神池南电务班组63名职工,以实干担当、只争朝夕的精神,创新设备维护模式,高质量完成了班组管内473组道岔、618架信号机、628个轨道区段的年度检修任务以及17项施工配合任务。
   建设创新人才高地
  5月的朔黄线上,随着“天窗停电命令已下达,各维修小组可以上道作业”的一声令下,电务班组各小组如同潮水般迅速涌入神池南偌大的站场。
  设备是运输畅通的关键,但设备稳定运行离不开职工的日常维修养护,更离不开职工精湛的技能。随着铁路技术装备革新,信息化、智能化正在公司蓬勃发展,最好的办法就是从传统的培训学习中找到切入点,新旧结合,让引进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有一群能够胜任的职工精心为其维修保养。
  基于这个想法,朱德华改进传统的职工培训模式,采取“传、帮、带、教”等多种培训方式。如不定期开展电缆接续、信号机安装、道岔更换等故障应急抢修演练,让全员熟练掌握故障处置流程和技能;充分利用零星碎片化时间组织可视化单点授课,让职工回归到业务技能的学习中;引进VR技术并根据现场设备不断培训课件,让职工不限时间、空间在模拟中接受新知识,学习新技能;合理利用现有的培训基地,让技术骨干担任教导员,对各作业组职工进行轮训……
  “培训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家有能力快速处理设备发生的各种故障问题。为了检验他们是否真掌握,我们为每个职工制定了《个人履职能力提升表》,用这个表来追踪培训效果。班组再根据效果,制定职工的技能提升计划,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朱德华表示。“为进一步激起职工的学习热情,我们班组还引进了VR培训课件,成功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这是我引进前没有想到的。VR是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也称为虚拟技术、虚拟环境,原本用于娱乐场供大家玩耍,我们把它用于学习培训中,效果事半功倍……”提起现今的智能化培训方式,朱德华欣慰地说道。
  夯实班组安全基础
  寒来暑往,刮风下雨,任何天气条件下,神池南站场里总能在现场看到朱德华的身影。时而弯腰检查设备,时而停下环顾四周。“干工作就应干出质效。怎样才能在保障设备安全的同时,让班组的7个作业组62名职工人身更加安全?”这是萦绕在朱德华脑中让他永远在思考的问题。
  神池南站信号设备占原平分公司信号设备总量的45%,加之地理位特殊,是承接包神、新朔、朔黄、大秦四条铁路干线的“大脑”和“中枢”,只要有一个关键设备发生故障,就会影响到集团运输秩序。
  朱德华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脑洞大开,他决定要将党小组“建在班上”,让党员带头服务,共同守护职工与设备安全。
  思路决定出路,说干就干。朱德华在班组迅速成立了由党员牵头负责的“隐患排查组”“设备提升组”“科技创新组”3个党员示范小组,负责班组隐患排查、设备质量提升等关键工作。每个组按照党小组“建在班上”的思路,在检修作业安排时,侧重点更加明了,避免了任务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使职工管理更加条理分明。
  让党员做“领头雁”带领大家,固然是一条科学的管理办法,但是它也离不开班组的整体实力,提升整体实力就需要在发扬优势的同时,更要注重补齐短板。
  面对难题,朱德华改变原有的故障处理模式,充分利用智慧运维在电务专业的运用方式,把故障处置的重心,从“有问题立即上道处理”转变成“加强预警数据分析”,减少了非必要上道的频次。这个思路的产生,最终成功将微机监测和专家诊断系统进行了结合,做到了综合运用。
  在具体的实施中,朱德华介绍,对于那些不影响行车或道岔扳动的预警信息,集中到天窗处理,减少非天窗上道作业的次数,职工的人身安全风险也就降低了。对于监测出来非天窗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由班组管理人员带队、监控组全流程管控,这样一来,人身安全就得到了保障。为了保证非天窗职工的人身安全,充分运用“天网”视频监控和运维中心,作业人员从上道开始,视频分析员就全程“跟踪”,全过程监控防护,现场作业一目了然。
   促进精益管理落地
  解决了职工的人身安全问题,提升了职工的业务技能,如何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呢?在朱德华一筹莫展之际,公司“448”精益管理工作法出台,无疑帮了他的大忙,一套符合神池南电务特色的设备管理方案应运而生。
  “神池南站信号设备太多,公司提出‘八大体系’恰逢其时,我们按照任务、组织、责任、计划、标准、保障、控制和考核评价这八个体系,把设备养护任务细化到月,形成月度维修工作计划表,再按月分配到当月的天窗中,这样不仅能将工作任务系统有序地铺排到日常,使工作更加条理清晰。”朱德华说道,“先从问题出发,根据问题定目标,再根据目标定任务、定标准、定考核机制。工作完成之后与标准做比较,找到差距做出改进,并且按照‘多劳多得、能者多得、绩优多得’的原则进行考核。这样一套流程下来,既提高了大家的积极性,又能把工作干好……”
  一套科学的管理措施出台,需要时间的不断检验。朱德华将班组工作任务清单化后,班组根据控制体系制定相应的应对机制,再通过质量回检,对照卡控表逐项检查,且拍摄视频进行质量认证,再录入到运维系统。通过如此层层递进,不仅能提醒班组工作进度,还能对没有完成的工作进行提前控制。
  除了反向约束,还设计了正向激励。按照“多劳多得,能者多得”的原则,全面优化班组职工考核管理办法,采取全员参与的方式,建立任务赋值标准,根据职工每天完成的实际工作量,得出当日履职积分,月底对积分进行汇总排名,将履职积分高低作为绩效收入的直接依据,实现了职工绩效考核的“精准兑现”。
  朱德华通过“八大体系”的应用,把班组的人员分工、设备管控、考核激励科学地管控起来,实现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根据清单建立起了工作计划,又实现了任务的层层分解,责任的层层压实。
  20多年来,朱德华心怀山区重载,勇作为、践使命,奋力在设备管理、人才培养、技术革新的山峰上勇毅攀登,谱写着山区重载铁路高质量发展的最美篇章。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