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弓劲发夺胜势
2024年07月02日
字数:2492
版次:03
江苏燃料公司党支部有15名党员,他们保障着江苏区域7家电厂18台机组的煤炭供应。每年,随着迎峰度夏保供期的到来,确保机组“口粮”充足,是对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的大考。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保供是“常规题”,一体化是“择优题”,市场化是“附加题”,屡次考试屡次建功——
答好保供控价“常规题”
“王锦,6月过半了,7家电厂的库存如何?”6月17日20时43分,进口煤采购工作小组组长还是忍不住发问了。
“库存必须满满的,谏壁电厂30万吨、泰州电厂42万吨……”王锦是小组组员,此时的他正一脸得意地细数着。最近保供压力大,他的眼睛从一上班就没有离开过航线图和电厂库存信息,以日报、周报、月报滚动分析煤炭市场和航运市场行情,紧盯北方港口煤源数质量情况与库存变化,动态调整阶段性采购节奏。最终结果是好的,他笑着说:“咱那几船高性价比的进口煤可算立功了,不仅填空补缺,各电厂还利用低负荷时间段加大低卡煤掺烧力度,提高库存热值,为迎峰度夏做足准备。”
“迎峰度夏了,保供是第一要务。这次党支部攻坚,打破业务壁垒,实现信息共享。我们两个组,一个负责统筹调运,一个负责进口煤采购,简直无敌了。我们要出手就出色,完成即完美!”一体化调运小组的张鑫也发出感慨。
“三比三争做,深挖进口煤集采优势”党支部攻坚行动自5月开展以来,该党支部成立进口煤采购工作小组,与原有的一体化分析小组、区域一体化调运小组进行协同配合,形成“支部统战、小组作战、党员领战”机制,确保步调一致同频共振。
今年迎峰度夏期间,江苏公司发电量或将达到20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4亿千瓦时,耗煤982万吨左右,对保供重点时段燃料供应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6月上旬是各电厂迎峰度夏的“屯粮期”,进口煤采购工作小组和区域一体化调运小组横向协同,以提高内部保供能力为工作重点,制定计划兑现进度表,将月度采购计划的刚性执行贯穿于采购、调运、结算等各项业务环节。小组成员纵向出击,分课题攻关太仓、泰州等低库容、高耗用电厂的保供要点难点,合理安排进口煤采购节奏,及时补位,充盈电厂库存,优化库存结构,打好保供“组合拳”。
截至6月30日,区域电厂库存总量约162万吨,平均可用天数16天。仅6月进口煤采购工作小组已成功采购进口煤12船,采购进度超100%。大家纷纷感慨,进口煤集采为煤电保供更添一道保障。但是,为保供添保障的不仅仅是那几船进口煤,更是党员在党支部攻坚行动中诠释担当,在实干快干中体现作风,在科学谋划中展示水平;是心怀“国之大者”,着眼“为民小事”的满腔情怀,让他们在保供的“常规题”上赢得高分。
答好调运“择优题”
“老贾,你这来得太快了!”
“迎峰度夏了,船要是堵在港口出不来,调运就要接不上了,滞期费也高,我还嫌来得慢呢。”
……
6月11日,党支部一体化调运小组的党员贾晓国奔赴高栏港。前段时间,一船运往宿迁的进口煤因多日强降雨在高栏港装船有些慢了。虽然最终没有耽误生产,但是在这迎峰度夏的节骨眼上,贾晓国还是不放心。
今年是燃料公司首次开启集团销售、港口、航运的“高栏港合作模式”,打通了进口煤保供新通道。但是,这终究是一条没有走过的路,他们要做的,是从无路变出路、小路变大路;是在短板变长板上按下“快进键”,在长板变跳板上跑出“加速度”。党支部攻坚行动开展以来,这支由党员带头的一体化调运小组坚持轴向提升和纵向管理并重,轴向上以党员讲课、交叉轮岗为主,帮助组员快速理解专业知识,提升工作能力;纵向上多次上赴销售集团江苏办、高栏港,下赴区域电厂开展联建共建行动,形成区域协同、应急调运、经济调运的一体化调运保障体系。特别是迎峰度夏的关键期,小组根据下游煤炭需求协调增加定线船舶4艘,加强区域运力共享,做好上游船货衔接匹配、船期动态调度,以应对北方高温干旱、南方强降雨恶劣天气对调运带来的影响。截至6月30日,完成煤炭调运任务1730万吨,其中从高栏港调运进口煤60万吨,江苏公司所属电厂滞期费同比下降26%,在多难局面中找到高效调运的突破口。
纵横千里独行客,何惧前路雨潇潇。一艘艘货船在江海起帆,一条条航线在卷面起舞。向最难处攻坚,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这道“调运题”,落笔便是满分。
答好市场化“附加题”
“有家进口煤供应商资质不错,关键是煤质和价格很吸引人,怎么不在咱的供应商库里?”6月17日,进口煤采购工作小组成员王月急切地发问。
“张鑫,你先去确认供应商的情况,确实符合要求的话,协助供应商收资,尽快办理入库手续。王月,你负责联系招标平台,看看能不能让他们赶上这次的招标。”运营部负责人张周佳迅速反应,第一时间细化任务,争分夺秒引进优质供应商。
今年,在年度长协煤减量和市场化激励考核机制试行双重压力下,进口煤采购摆在了降本增效最为重要的位置,必须突出进口煤平抑煤价重要作用,发挥集采量大价廉优势,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
该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一方面,组织3支攻坚小组强化市场分析,围绕“动态调整、科学评价、分类分级管理”原则,引进优质供应商,拓宽和优化供应渠道,不断优化供应商结构,建立多元化的进口煤供应链;推进燃料业务整合协同,合理分配进口煤长协比例,扩大集约化采购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联合江苏公司一体化运营管理部党支部和区域电厂以“上下联动、区域协同”模式汇集专业人员定期开展燃料交叉盘点,及时掌握电厂燃料运维管理情况,推行“因厂施策”,协助压降江苏公司整体燃料成本。此外,该党支部制定专项激励方案,从指标考评、培训提升、交叉轮岗等多方面量化细化措施,按项目参与度、贡献度分ABCD四个激励层级刚性兑付考核结果,充分调动职工主动性、积极性。截至6月30日,区域对标持续保持领先,进口煤、现货采购创效1.36亿元。
煤价是起起伏伏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这一道市场化的“附加题”,看似没有标准答案,但是一串串数据却告诉燃料人,努力拼搏,不断追求更好,便是最优解。
一体化运营满弓劲发,转型发展步履铿锵。对于江苏燃料公司党支部而言,这是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的攻坚之战,以每一份成功为动力,以每一滴汗水为墨水,以每一次行动为画笔,在一体化运营的“保供卷”上,直书“煤”好,持长剑以纵马,执妙笔以生花。
答好保供控价“常规题”
“王锦,6月过半了,7家电厂的库存如何?”6月17日20时43分,进口煤采购工作小组组长还是忍不住发问了。
“库存必须满满的,谏壁电厂30万吨、泰州电厂42万吨……”王锦是小组组员,此时的他正一脸得意地细数着。最近保供压力大,他的眼睛从一上班就没有离开过航线图和电厂库存信息,以日报、周报、月报滚动分析煤炭市场和航运市场行情,紧盯北方港口煤源数质量情况与库存变化,动态调整阶段性采购节奏。最终结果是好的,他笑着说:“咱那几船高性价比的进口煤可算立功了,不仅填空补缺,各电厂还利用低负荷时间段加大低卡煤掺烧力度,提高库存热值,为迎峰度夏做足准备。”
“迎峰度夏了,保供是第一要务。这次党支部攻坚,打破业务壁垒,实现信息共享。我们两个组,一个负责统筹调运,一个负责进口煤采购,简直无敌了。我们要出手就出色,完成即完美!”一体化调运小组的张鑫也发出感慨。
“三比三争做,深挖进口煤集采优势”党支部攻坚行动自5月开展以来,该党支部成立进口煤采购工作小组,与原有的一体化分析小组、区域一体化调运小组进行协同配合,形成“支部统战、小组作战、党员领战”机制,确保步调一致同频共振。
今年迎峰度夏期间,江苏公司发电量或将达到20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4亿千瓦时,耗煤982万吨左右,对保供重点时段燃料供应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6月上旬是各电厂迎峰度夏的“屯粮期”,进口煤采购工作小组和区域一体化调运小组横向协同,以提高内部保供能力为工作重点,制定计划兑现进度表,将月度采购计划的刚性执行贯穿于采购、调运、结算等各项业务环节。小组成员纵向出击,分课题攻关太仓、泰州等低库容、高耗用电厂的保供要点难点,合理安排进口煤采购节奏,及时补位,充盈电厂库存,优化库存结构,打好保供“组合拳”。
截至6月30日,区域电厂库存总量约162万吨,平均可用天数16天。仅6月进口煤采购工作小组已成功采购进口煤12船,采购进度超100%。大家纷纷感慨,进口煤集采为煤电保供更添一道保障。但是,为保供添保障的不仅仅是那几船进口煤,更是党员在党支部攻坚行动中诠释担当,在实干快干中体现作风,在科学谋划中展示水平;是心怀“国之大者”,着眼“为民小事”的满腔情怀,让他们在保供的“常规题”上赢得高分。
答好调运“择优题”
“老贾,你这来得太快了!”
“迎峰度夏了,船要是堵在港口出不来,调运就要接不上了,滞期费也高,我还嫌来得慢呢。”
……
6月11日,党支部一体化调运小组的党员贾晓国奔赴高栏港。前段时间,一船运往宿迁的进口煤因多日强降雨在高栏港装船有些慢了。虽然最终没有耽误生产,但是在这迎峰度夏的节骨眼上,贾晓国还是不放心。
今年是燃料公司首次开启集团销售、港口、航运的“高栏港合作模式”,打通了进口煤保供新通道。但是,这终究是一条没有走过的路,他们要做的,是从无路变出路、小路变大路;是在短板变长板上按下“快进键”,在长板变跳板上跑出“加速度”。党支部攻坚行动开展以来,这支由党员带头的一体化调运小组坚持轴向提升和纵向管理并重,轴向上以党员讲课、交叉轮岗为主,帮助组员快速理解专业知识,提升工作能力;纵向上多次上赴销售集团江苏办、高栏港,下赴区域电厂开展联建共建行动,形成区域协同、应急调运、经济调运的一体化调运保障体系。特别是迎峰度夏的关键期,小组根据下游煤炭需求协调增加定线船舶4艘,加强区域运力共享,做好上游船货衔接匹配、船期动态调度,以应对北方高温干旱、南方强降雨恶劣天气对调运带来的影响。截至6月30日,完成煤炭调运任务1730万吨,其中从高栏港调运进口煤60万吨,江苏公司所属电厂滞期费同比下降26%,在多难局面中找到高效调运的突破口。
纵横千里独行客,何惧前路雨潇潇。一艘艘货船在江海起帆,一条条航线在卷面起舞。向最难处攻坚,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这道“调运题”,落笔便是满分。
答好市场化“附加题”
“有家进口煤供应商资质不错,关键是煤质和价格很吸引人,怎么不在咱的供应商库里?”6月17日,进口煤采购工作小组成员王月急切地发问。
“张鑫,你先去确认供应商的情况,确实符合要求的话,协助供应商收资,尽快办理入库手续。王月,你负责联系招标平台,看看能不能让他们赶上这次的招标。”运营部负责人张周佳迅速反应,第一时间细化任务,争分夺秒引进优质供应商。
今年,在年度长协煤减量和市场化激励考核机制试行双重压力下,进口煤采购摆在了降本增效最为重要的位置,必须突出进口煤平抑煤价重要作用,发挥集采量大价廉优势,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
该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一方面,组织3支攻坚小组强化市场分析,围绕“动态调整、科学评价、分类分级管理”原则,引进优质供应商,拓宽和优化供应渠道,不断优化供应商结构,建立多元化的进口煤供应链;推进燃料业务整合协同,合理分配进口煤长协比例,扩大集约化采购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联合江苏公司一体化运营管理部党支部和区域电厂以“上下联动、区域协同”模式汇集专业人员定期开展燃料交叉盘点,及时掌握电厂燃料运维管理情况,推行“因厂施策”,协助压降江苏公司整体燃料成本。此外,该党支部制定专项激励方案,从指标考评、培训提升、交叉轮岗等多方面量化细化措施,按项目参与度、贡献度分ABCD四个激励层级刚性兑付考核结果,充分调动职工主动性、积极性。截至6月30日,区域对标持续保持领先,进口煤、现货采购创效1.36亿元。
煤价是起起伏伏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这一道市场化的“附加题”,看似没有标准答案,但是一串串数据却告诉燃料人,努力拼搏,不断追求更好,便是最优解。
一体化运营满弓劲发,转型发展步履铿锵。对于江苏燃料公司党支部而言,这是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的攻坚之战,以每一份成功为动力,以每一滴汗水为墨水,以每一次行动为画笔,在一体化运营的“保供卷”上,直书“煤”好,持长剑以纵马,执妙笔以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