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老街记忆
◎ 薛晓燕
2024年06月28日
字数:1747
版次:04
  我居住的榆林城有一条老街,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诉说着城市过往的辉煌与温馨。
  走进老街,像翻开一本厚重久远的大书,每一页都值得细细品味;提起老街,谁都晓得“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最早建于明朝,跨越了明、清、民国直到现如今依然威风八面坐落在老街的“六楼”,在悠久的历史中,留下很多耐人寻味的故事,每一座古老的建筑,都承载着榆林城时代的变迁。南门城墙,巍峨耸立,仿佛一位守护者,守护着这座城市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城墙上的城门楼,高大巍峨、古色古香,仿佛穿越时空,带人们回到了久远的从前。
  城墙不远处,栩栩如生的骆驼雕塑静静地站立在街边,这是塞上驼城的标志性雕塑,见证了这座城市在岁月更迭中的发展和进步。
  上世纪80年代,我在榆林读书时,南门口的骆驼雕塑是褐红色的,表层是粗糙的砂砾石,给人一种粗犷张扬、孤独前行的厚重感,更有一种抽象派艺术的气质,散发着令人驻足凝望的冷冽魅力。
  那时,总有一个长相丑陋、个子矮小的男摄影师,隔三差五地挂着一个油腻腻的挎包,在我们学校宿舍的楼道吆喝着给学生们拍照。他的嗓音沙哑而语速奇快,辨识度很高,一听就知道是他来了。每当这时,我们就会好奇地探出头来,看看他又带来了什么新奇的拍照方式。
  有一次,他带来了一种叫做“分人相”的拍照方式。一开始,我以为他说的“分人相”是“疯人相”,纳闷他怎么会给疯子照相。我凑到他跟前,看他拿出的照片模板才明白,原来“分人相”就是一张照片分别拍几次,洗出来的时候一张照片上就有几个穿着不同衣服、有着不同表情的自己。我觉得很新奇,于是就花钱拍了一张。取回照片时,看着小小的四个自己,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以不一样的表情和背景,凑在一张五寸照片里,不禁感叹这种拍照方式的巧妙和有趣。
  站在古城的南大街上,凝望着骆驼雕塑,思绪飘得很远,是因为三十多年前,摄影师每次来学校给学生照相时,手里总会捏着一沓子他拍摄的南门口骆驼雕塑的照片兜售。高远明媚的深蓝色天空下,褐红色的骆驼昂着高高的头颅,睥睨着端详照片的我。我第一眼看到照片,就被骆驼雕塑深深吸引,毫不犹豫地花钱买了一张。如今,时光荏苒,旧时的骆驼雕塑早已不知所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组雕刻静美细致的石雕骆驼。虽然这组骆驼雕塑更加细腻逼真,但却少了那份雄浑辽阔、粗犷悠远的意境。
  走进老街,一股热腾腾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仿佛在演奏一曲曲生活的交响乐。我在这声声叫卖中,感受到了人类安居乐业、生生不息的热闹情绪。这种鲜活而生动的市井图景,让我的心升腾起一种热烈又踏实的情绪。
  “3张凉面5元,4斤10元的茄子、辣子、黄瓜,100元3双的鞋子,海南菠萝1个10元,两个15元。”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叫卖声,让我置身于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中,整个人变得笃定而安宁。我漫步在老街上,欣赏着各式各样的店铺和琳琅满目的商品。针头线脑、结婚用品、衣服鞋帽、各样特色小吃、各类专科诊所、五花八门的非遗项目传习所、规模不一的书店、装裱书画的门店、专事人像素描的老店……老街的每一间店铺,都像刚出锅的馒头一样,热气腾腾地冒着一股让人闻起来沉迷、走进去香甜暄软的气息。
  我边逛边感受老街的风情,顺道买了儿子结婚用的红色果盘、红色毛巾、红色茶盘、红色水杯。一切都是红色,一切都欣欣向荣、红红火火。这红色不仅仅代表着喜庆和吉祥,更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
  从南到北,我一个人兴致勃勃地往前走。在棉布店给先生买了一个枕头,提着三大袋购物所得,沉甸甸地一路走。虽然腿脚有些累,但心里却一直雀跃激动。我都忘记自己多久没有逛老街了,隔着久远的时光,再次踏上老街石板路的我,看什么都觉得新鲜,仿佛又回到了青春年少的旧时光。
  老街的记忆,如同一部永不褪色的电影,在我的心中反复播放。那些岁月里的故事和温情,如同一首首动人的歌曲,在我的耳边轻轻响起。
  踟蹰在老街明亮的玻璃橱窗前,眼睛不眨地看着那盘装点着亮晶晶粉色砂糖的马蹄酥,那个不停吞咽口水的饥饿少年,与如今在老街上缓缓前行,被不绝于耳的热烈叫卖声感染得十分快乐,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的中年妇女,重合在一起。
  走在老街,想起年少时对老街美食的眷恋,我明白老街是我心中永远的牵挂和美好的回忆,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我会好好珍藏这份记忆,让老街留在我心中的光芒永远闪耀。
  

(作者单位:锦界公司)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