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答好安全必答卷
——扎尼河矿安全二三事
2024年06月26日
字数:1643
版次:02
  

本报通讯员 厉福生


  截至6月24日,雁宝能源扎尼河矿实现连续安全生产4631天,不断刷新安全生产长周期纪录。这耀眼成绩的背后,是470多名干部职工十二年如一日的履职尽责,他们在各自平凡的岗位发光发热,用责任和忠诚守护着矿山的安全。
   “我就是要管安全”
  “参与坑下安全巡查11次,开展采装设备消防系统、灭火器材检查15次,监督班前会测酒50余次,查出安全隐患17条,查出的问题全部及时整改。”这是矿优秀群监员张宇今年以来提交的“安全答卷”。
  安全,是张宇最关注的事,作为电铲司机兼群监员,他不但是坚守能源保供一线的煤矿工人,更是煤矿职工安全生产和家庭幸福的坚强守护者。
  “作业场地风险辨识要细致、全面,绷绳、链子、立轴、各个连接部件都要检查,必须确保万无一失,才能开始作业。”张宇时刻警醒自己,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作为该矿核心主采设备司机,张宇充分发挥群监员辨识隐患、发现问题的能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心,常态化对电铲进行一班三查。正是这种对安全工作的极度投入和专注,让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2023年以来,张宇检查出回拉绳抽签、吊斗铲尾部小吊钢丝绳断丝、行走减速箱齿轮损坏等安全隐患5项,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避免“小隐患”变成“大问题”,为煤炭生产赢得了时间,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群监员的责任担当。
  “安全生产不分你我”
  “师傅快看,这大矸石。”6月17日,采剥队电铲司机李传建在交接班时顺着徒弟刘帅手指的方向,看到采装煤层中有一块较大的矸石。
  “不好,如果不及时将较大的矸石清理出来,运输到破碎机里会损坏破碎系统,现在跟我上铲将矸石清理出来。”说话间,李传建疾步朝电铲走去。然而徒弟刘帅却一把抓住了他的衣袖说:“师傅,那是挖掘机干的活,让他们的人处理吧,上次检修时跟他们配合,人家跟咱们分得很清楚,咱不能管他这闲事。”
  “不许这么说。”听到抱怨,李传建的眉头皱得越来越紧,甩开刘帅的手来到电铲操作台,确认设备运行状态正常后,联系了当班班长并说明了情况。
  处理完现场突发情况后,李传建一边操作电铲进行采装作业,一边向刘帅说:“作为一名一线工人,我们不能把‘你的’还是‘我的’分得这么清楚,全队上下都在开展安全保供活动,要求大家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做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安全不是只属于你,也不是只属于我,它是属于大家的,尤其是今天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解决的隐患,没有必要去等、去拖,那样只会把隐患变成事故,你说对不对?”李传建结合工作对刘帅进行了安全教育。
  听着师傅的批评,刘帅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马上对李传建说:“安全是大家共同的目标,不该分你我。我一定要说到做到,请师傅监督。”
  “我就是放心不下”
  为确保原煤供应充足,扎泥河矿合理安排值班人员,做好原煤、岩石土方运输等工作,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疆哥,不错啊,这季度跑了680车,新纪录啊。”同事笑着拍了拍辛疆的肩膀,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运行班组是该矿所有班组里面安全风险最高、安全压力最大、工作最苦最累的班组。运行三班班组长辛疆,每天当班都第一时间来到采场观察运煤道路、检查运煤设备,紧接着将坑下运煤道路、交叉路口、破碎站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重点管控位置在班前会上一一告诉当班职工。
  “小宋,你看一传动轴,这个地方是点检最重要的部分,有些地方是否漏油根本看不出来,得戴上手套将油泥一点点地擦拭下来,才能看清下面的情况。”辛疆对自己的徒弟小宋说。
  “师傅,我记下了,您不是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吗,我不光记在脑子里了,还记在了本上,这样时间久了也不会淡忘,可以随时把遗忘的知识点重新拾起来,还可以根据隐形安全问题开展自查自检,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小宋说道。
  “开车时要抓牢方向盘,路过道路交叉路口时要多观察、多瞭望,听到电铲鸣笛后再动车……”辛疆话语不多,却总能把安全管控重点说出来。
  岁月更迭,安全永续。雁宝能源扎尼河矿全体干部职工始终怀揣着自己的“平安”梦,用实际行动护航安全,还将继续用奋斗的底色谱写出更长的平安序曲,在助力企业安全生产和高质量发展中贡献力量。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