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燃料公司:数智驱动引领发展
2024年06月18日
字数:1683
版次:02
本报通讯员 仇明达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江苏燃料公司以其前瞻性的视野和务实的行动,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公司的一群“小微”改革者,以“流程化+模板”“信息化+数据”及“票据化+计划”为抓手,不断推动公司运营管理升级与革新,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流程化+模板”夯实数字化基础
“伙伴们,这一期委托采购类型的结算要特别留心,奖罚条款有双扣,大家要注意区分。”结算员杨炀在部门会议上提醒着。
“我们应该充分研究这个类型的合同条款,在正式结算前将此类型的结算流程梳理好,形成SOP流程清单。”
“对,这样就不会出错了。我可以负责做一个结算模板,将参数提前嵌入,实现自动计算,验证后发给大家共享……”结算部员工就此展开了热烈讨论。
传统的结算工作周期长、流程不统一、纸质票据传递效率低下等痛点、难点问题普遍存在,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在开展一系列需求调研分析工作后,一场围绕“复杂事情标准化、简单事情流程化”的攻坚战全面展开。
“哇,升级后的自动化流程真是太棒了,简直像是给我们配了个小助理,能自动获取上游结算单数值、自动计算比对金额、自动生成销售结算单及付款单、自动生成财务系统摘要内容,就连对应的法律合同号都能自动匹配获取,我再也不用一个一个耗时耗力去盯了。”
“是的,而且所有步骤标准化后,相互之间工作交流更便捷了,就连档案留存和调取也更加便利,真是大幅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准确度。”该公司结算部员工对升级后的标准化作业流程给予一致好评。截至5月份,累计结算吨位达1231万吨,同比增长21%,结算及时率、准确率始终保持100%。
“信息化+数据”驱动发展动力
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如何强化燃料业务数据规范集成、多维度自动比对、分析,用数字赋能公司高
质量发展始终是该公司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数据就像新时代的石油,是驱动智能化发展的核心资源。随着业务发展、职能增加,公司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势在必行。但是项目建设立项审批等都需要时间,我们不能原地等待,应该提前谋划、行动起来。”结算部负责人陈鹏提议道。
“确实,数据是我们决策的基石,信息化也是建立在数字化的基础上,你有什么打算吗?”
“我观察到目前数据流的状态是根据岗位来的,分布零散、不成体系,相互之间链接差,数据提取、自动化分析难度较大,我想从公司目前开展的燃料业务全要素环节入手,建立一套完备的基础数据统计字段,并搭建统一的参数表,通过单元格的条件格式进行规范设定,提升数据的合规性和准确性,解决数据质量问题。”
“我建议在搭建数据流之前,先完成燃料管理信息系统的框架建设,大致的模块和组成,这样可以统筹考虑、少走弯路。”
经过多次头脑风暴,该公司构思出重点要事、集团一体化信息、市场信息、采购计划等10个板块,并通过业务流的全面梳理打破岗位之间的数据壁垒,利用数据透视功能建立不同维度的分析模板,自动刷新计算结果,不仅大幅提升当下的数据处理效率,也为下一步数字化、智慧化、可视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提升一体化调运管理水平。
“票据化+计划”创造资金效益
“小徐,内部结算资金不落地这条通道的顺畅程度需要有全面准确的资金计划来支撑,你研究下,将现有的资金计划表进行精细化升级,增加资金类别组成等,确保资金流动的及时性和可调整性。”资金管理员徐聪颖是个90后姑娘,她坚持靠前服务,主动协调商业承兑汇票和财务公司承兑汇票额度,辅助区域电厂完善财务公司新票据系统审批流程,升级区域票据“中转站”为资金创效“服务中心”,实现商票和财票在集团内部的流转闭环。截至5月底,协同财务费用创效近500万元。
“我觉得我的工作很有意义,打好煤款‘小算盘’,既能畅通集团上下游燃煤支付新通道,提升一体化购销结算效率,实现内部‘结算全覆盖、资金不落地’,又能协助区域电厂缓解燃煤资金压力,提升内部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降低江苏公司整体燃煤资金成本,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徐聪颖笑着说。
在未来的发展中,江苏燃料公司将继续深化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实践,在数字化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前进。他们相信,只要心中有责任、有担当,就一定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