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精湛的技术护航安全
2024年06月13日
字数:1374
版次:03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石,同时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机动性,不是按部就班、一成不变的。作为长期坚守于朔黄铁路“西大门”神池南站的基层管理人员,如何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设备安全、运输畅通是我的重要责任和使命。经过多年的实践,我认为用精湛的技术护航安全,是班组管理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此后总书记又在多个重要场合作了深入论述。身为分管神池南电务班组的副站长,也关注到了铁路行业科技创新这一赛道,并且付诸于行动。
去年11月,针对神池南降雪后道岔除雪难的问题,我带领班组管理人员迅速查询资料,与厂家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和多次试验,在原有道岔融雪设备的基础上,加长融雪条长度,增加融雪点,并引入道岔融雪最新技术,试点安装了电磁加热道岔。这项技术革新,大幅提升了融雪效果,降低了人工上道扫雪工作量和安全风险,有效应对了神池南冬季极寒大风天气和降雪对运输生产的影响,同时还降低了道岔融雪设备的故障率,对冬季能源保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诚然,安全与企业的科技水平,与职工的守正创新息息相关。新技术的应用和新设备的引进,给企业的安全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推动了“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特别是安全生产引入机械化、自动化、科技化后,原本由职工手工操作的劳动被机器所代替,不仅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也增加了职工工作的安全系数,提高了企业的安全能力。
2022年5月,为节省班组有限的人力资源,我带领班组职工创新研发了信号机械室智能管家机器人。机器人可对各种设备运行指示灯进行检查,发现与正常指示灯不一致时,则立即将告警信息推送。还可对机械室的备品柜内备品数量进行清点,通过对备品柜进行图像采集,与各备品型号定置数量进行比对,发现有缺失、移位等情况,则自动推送预报警信息提醒相关人员。当发生故障时,可智能引领工作人员到达室内故障设备位置,并自动弹出有关故障处理流程、故障数据、故障处理指导意见等信息,以语音对话的方式全程引导处理故障,结合实时采集的数据状态,协助故障处理人员快速排查故障。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用精湛的技术护航安全,也包含科学的管理。神池南站有道岔473组、信号机618架、轨道区段628个,信号设备几乎占原平分公司信号设备总数的一半。而神池南站的地理位置又非常特殊,连接着包神、新朔、朔黄、国铁四条铁路干线,日均运量百万吨以上,如果关键设备发生故障,就会打乱集团运输板块的行车组织秩序。
神池南站东西长约10公里、南北跨度450米,占地面积相当于588个标准足球场;信号设备非常分散,有着“零、小、散”的特点,职工上线开展设备检修存在着极大的人身安全风险。基于此,我们改变传统作业模式,采取“工队组织生产”模式,开展规模化集中检修,就是将班组的7个作业组人员全部集中起来,由班组管理人员根据全站设备运行质量,按轻重缓急分派任务,在天窗点内统一安排、集中检修,改变了零、小、散的作业现状,既解决了作业组检修人员力量不足,设备检修跟不上的问题,还消除了人手少单兵作战带来的人身安全风险。在开展规模化集中检修的过程中,监测组会选派专人通过“天网”视频监控系统,远程跟踪监控检修作业。人员何时上道、下道,如何维修等,监测组全流程监控,既监督了标准化作业,还发挥了防护保护的作用,实现了人身安全双保险。 (任振华 整理)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此后总书记又在多个重要场合作了深入论述。身为分管神池南电务班组的副站长,也关注到了铁路行业科技创新这一赛道,并且付诸于行动。
去年11月,针对神池南降雪后道岔除雪难的问题,我带领班组管理人员迅速查询资料,与厂家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和多次试验,在原有道岔融雪设备的基础上,加长融雪条长度,增加融雪点,并引入道岔融雪最新技术,试点安装了电磁加热道岔。这项技术革新,大幅提升了融雪效果,降低了人工上道扫雪工作量和安全风险,有效应对了神池南冬季极寒大风天气和降雪对运输生产的影响,同时还降低了道岔融雪设备的故障率,对冬季能源保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诚然,安全与企业的科技水平,与职工的守正创新息息相关。新技术的应用和新设备的引进,给企业的安全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推动了“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特别是安全生产引入机械化、自动化、科技化后,原本由职工手工操作的劳动被机器所代替,不仅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也增加了职工工作的安全系数,提高了企业的安全能力。
2022年5月,为节省班组有限的人力资源,我带领班组职工创新研发了信号机械室智能管家机器人。机器人可对各种设备运行指示灯进行检查,发现与正常指示灯不一致时,则立即将告警信息推送。还可对机械室的备品柜内备品数量进行清点,通过对备品柜进行图像采集,与各备品型号定置数量进行比对,发现有缺失、移位等情况,则自动推送预报警信息提醒相关人员。当发生故障时,可智能引领工作人员到达室内故障设备位置,并自动弹出有关故障处理流程、故障数据、故障处理指导意见等信息,以语音对话的方式全程引导处理故障,结合实时采集的数据状态,协助故障处理人员快速排查故障。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用精湛的技术护航安全,也包含科学的管理。神池南站有道岔473组、信号机618架、轨道区段628个,信号设备几乎占原平分公司信号设备总数的一半。而神池南站的地理位置又非常特殊,连接着包神、新朔、朔黄、国铁四条铁路干线,日均运量百万吨以上,如果关键设备发生故障,就会打乱集团运输板块的行车组织秩序。
神池南站东西长约10公里、南北跨度450米,占地面积相当于588个标准足球场;信号设备非常分散,有着“零、小、散”的特点,职工上线开展设备检修存在着极大的人身安全风险。基于此,我们改变传统作业模式,采取“工队组织生产”模式,开展规模化集中检修,就是将班组的7个作业组人员全部集中起来,由班组管理人员根据全站设备运行质量,按轻重缓急分派任务,在天窗点内统一安排、集中检修,改变了零、小、散的作业现状,既解决了作业组检修人员力量不足,设备检修跟不上的问题,还消除了人手少单兵作战带来的人身安全风险。在开展规模化集中检修的过程中,监测组会选派专人通过“天网”视频监控系统,远程跟踪监控检修作业。人员何时上道、下道,如何维修等,监测组全流程监控,既监督了标准化作业,还发挥了防护保护的作用,实现了人身安全双保险。 (任振华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