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端午日忆高考
◎ 王晓
2024年06月07日
字数:1822
版次:04
  2024年端午,适逢高考。和往年一样,高考成了公众热议的话题。谁都知道,有多少参加高考的孩子,就有多少充满热望的家庭。孩子的寒窗苦读、题海会战、名次高低、情绪波动无不牵动着父母的心,多少次迷茫、焦灼乃至崩溃,是伤痛是磨砺更是成长,其中的酸甜苦辣,没有经历过高考的人,根本无法感同身受。泪眼迷离中,忆起几年前女儿的高考了,翻开日记,当日情景历历在目。
  高考第一天
  2015年6月7日,高考第一天。闺女说了,高考需要的是低调淡定,她希望自己能轻轻松松迈过这道门槛,她希望自己能如愿以偿踏入理想的殿堂,她希望自己能无怨无悔地告别少年时代,正式步入青年的行列。我尊重她的意见。
  昨天下午,闺女她爸陪她去看了考场,并进行了英语听力测试。闺女的状态很平稳,下午测完听力没回家,直接去学校了。晚自习九点半结束,我照例去校门口接她。回来后,她依然慢条斯理地泡脚,顺便瞟几眼电视,完了在我的床上赖几分钟,被大人催了好几遍才恋恋不舍地回自己的房间休息。这就是高考吗?似乎并无特殊的地方。
  一早起来,熬上闺女爱喝的白粥,清炒小白菜,茶叶蛋,鸡蛋不翻,洗点樱桃,切点苹果。高考规定早上8点20分入场截止,7点50分爷俩就出门了。家里真安静啊,窗外的鸟叫更增添了室内的静谧。收拾干净家,记录下这些字,高考第一天,静待花开。
  高考进行时
  2015年6月8日,高考第二天。
  高考,再举重若轻的孩子也会有点紧张。听说班里有的孩子忘了拿身份证,有的准考证掉学校了,还有的孩子,作文题明明是“写一封信”,却洋洋洒洒写了一篇议论文……到底还是孩子啊,又没经过什么事,可这些事又必须得他们独立面对,父母还帮不上一点忙。
  昨天的考试,女儿感觉状态不佳。说是语、数题太偏,又难,感觉考砸了。加上下午考完退场时,不知是考懵了还是一时疏忽,把文具带出了考场,学校大喇叭里广播,让她马上把文具送回去。女儿吓哭了,担心影响自己的考试成绩。经过再三询问老师,得知没有问题,女儿才稍稍放宽了心,可她依然有些颓废……
  估计所有的孩子第一天考完情绪都很低落。班主任及时给家长们发来短信,鼓励孩子和家长都要树立信心,调整好状态投入到后两科(文综、英语)的战斗中去。老师说,要难都难,尽管个人感觉没考出水平,相对分可能并不差,高考考的就是竞技状态,心理素质……看了老师的短信,女儿泡着脚,拿出政治书,请爸爸帮她一起温习知识点。
  早晨快7点,女儿醒了,睁开眼就说:“妈,我脑子转过来了。啥都不想了,只管自己尽力就行了。”还微笑着做了一个胜利的手势。吃罢早饭,她爷俩奔赴考场,我站在阳台上往下望。女儿高考,爱人陪考,叫我想起了我的父亲,想起了我当年的高考。
   考场外,父亲的等待
  1992年7月,我参加高考。进考场时,父亲戴着草帽站在校门口警戒线外等我,他焦灼的目光比7月的阳光还要炙热,无论相隔多远我都能精确地感受到那份热烈。我的父亲,太渴望家里能出一名大学生了。
  印象里,我人生的每一个重要节点,都是父亲陪在我身边,我在家最小,高中毕业时,还不会骑自行车,去哪都是父亲接送。父亲骑着旧自行车,穿着半新不旧的衣服,一脸严肃,站在红朗朗的日头底下等着我。我家在乡下,高考在县城,去考试,照例是父亲骑车驮我去。天很热,父亲坚持站在考场外等我,每考完一场出来,他就热切地问我,考得怎么样,这让我无言以对。报志愿的时候,父亲从专业到学校的筛选,一丝不苟。成绩出来了,果然不理想。父亲说,复读一年吧,以你的聪明,肯定中!我那时太任性了,没有听从父亲的意见。后来,他想尽一切办法送我出去上学,圆了我的大学梦。时光一去不复返,我辜负了父亲的望女成凤的心愿,永远也无法弥补,有好几回做梦,我梦见自己又回到课堂,备战高考。父亲啊,如果有来生,我还做你的女儿,我一定好好考一回……
  幸好,我的子侄们很争气。侄女是我家杀出来的第一匹黑马,其次是外甥女,然后是我的女儿,成为浙大的学子……这在某种意义上宽慰了我的父亲。然而,高考这个坎还在我心底,我想用最好的自己告慰我的父亲,他的女儿错过了青春的高考,却没有忘了人生的高考,更没有忘了考场外,戴着草帽的父亲眼中热切的期待。
  端午节,也是父亲的生日。年年端午年年过,孩子们都大了,父亲也老了。端者,正也;午者,中也。端午之日忆高考,提笔写下这些字,泪水几度洒落键盘。我这半生,辜负的时日也有,振奋的时光也有,唯愿余生清醒。
  五月端午日,送君一枝艾,愿所有幸运都能眷顾你,愿每一分努力都不被辜负,愿善良的人们幸福安康,人生如意。
  

(作者单位:济源热电)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