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于常规中求极致
——元宝山露天矿班组建设纪实
2024年06月06日
字数:1978
版次:03
 

本报通讯员 赵鹏飞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最基层的生产组织,是各项工作的基础和落脚点。今年以来,平庄煤业元宝山露天矿以班组建设为着力点,以“抓基层、打基础、练好基本功”为目标,紧密结合实际,采取多项举措,有效激发班组工作活力,夯实安全管理基础,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可靠支撑。
  精益求精 强化班组安全管理
  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岗位风险研判、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翻开元宝山露天矿机电修配厂的班前会记录,里面清晰地记录着每日应知应会知识学习内容。而在隐患排查台账中,各班组长对作业现场进行隐患排查及整改、现场动态风险辨识和管控措施以及不安全行为管控的内容更是记录得明明白白。
  为不断夯实班组管理基础,使班组的各项工作做到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该矿紧密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全面加强班组现场安全管理,制定了适用于各班组的手指口述、岗位标准作业流程管理办法,使安全管理精细化真正走深、走实。同时,全面推广“7+X”班前会规范流程管理,以紧凑高效为标准,严格按照“一准备、二签到、三传达、四学习、五布置、六宣誓、七观察”七项基本程序,加X项自选的流程标准召开班前会,并按照规范流程真实记录班前会主要内容,切实将班前会记录作为班组是否认真做好安全戴帽、危险预先分析和安全履职履责的重要依据。
  此外,该矿突出班组长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的作用,结合各基层单位班组长实际和岗位特点对每天工作状况做好班组记录,深入了解班组成员每天的工作状况,对工作完成状况进行总结和回顾,做到工作支配有方案性、超前性、周密性,确保每项工作和环节支配无遗漏、工作安排恰当。同时,组织班组长仔细填写隐患排查记录表,对班前隐患排查状况、班中隐患整改状况、班后现场交接状况进行详细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落实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切实抓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现场动态安全管理。
  精雕细刻 培养班组复合人才
  “记住,自卸车发动后,我们不能急于起步。它需要先空转一会儿,等水温升至45摄氏度,才能确保机器在最佳状态下运行。”4月24日,在元宝山露天矿316平盘,采矿二部运输班班长李强把安全培训课堂搬到生产现场,以现场教学的方式向班组职工传授自卸车标准作业流程知识要点。
  近年来,该矿注重加强班组人才培养,通过“师带徒”“传帮带”、现场课堂等形式,加强班组后备人才培养,建立交流、帮扶机制,优化人才梯队。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广普及劳模和技能大师的绝招、绝活、绝技和先进理念、科学方法。同时,鼓励班组长、班组职工加强学习,进一步提升技能、职业等级和学历,全面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此外,为提高班组职工主动投身“学业务、练本领”的积极性,形成人人“讲学习、建新功”的浓厚氛围,该矿以技能竞赛为载体,常态化开展职工技能大赛、职工技术比武、岗位达标等活动,为更多优秀职工脱颖而出铺就快速成长的“高速路”。持续深化“双创”工作,注重科技成果转换,定期开展职工创新成果评比,对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大、推广价值高的成果原创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在为他们发“红包”的同时,还将他们纳入管理人员和后备干部的人才库,用“一举多得”的方式,激励职工向多层次、全方位复合型技能人才发展。
  精诚团结 凝聚班组内生动力
  “责任心是安全之魂,标准化是安全之本。”近日,一组班组安全理念展板出现在元宝山露天矿选煤厂运转班的文化墙上,鲜亮的字迹、多彩的图文,引来职工驻足围观和品评。
  班组文化是班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班组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一直以来,该矿加大创建班组“家文化”,从文化熏陶、文化渲染、文化感召等多方面,潜移默化地培养职工安全高效的工作理念,促使安全管理水平再上台阶,围绕打造安全和谐工作氛围,不断提高班组文化建设层次。大力倡导班组“家文化”,用亲情感染、影响、带动每一个人,把班组这个“小家”打造成温暖、创新、学习气氛浓厚的大家庭,使人性化管理和班组文化相融合。
  “哈哈,在这里!在这里!这个月的奖金我又比上个月多了500元。”一名职工兴奋地指着班务公开栏说道。
  这些关乎职工利益的关键问题,在班组班务公开栏均能找到具体答案。为保障职工享有对班组生产目标任务和各项规章制度的知情权、参与权,该矿坚持和完善班务公开、班组民主生活会等民主管理形式,重点对职工关心的班组绩效工资考核,班组费用管理、使用、收支情况,班组职工考勤、休假、出勤率情况等热点、焦点内容进行公开,增强透明度,使职工自觉融入班组,形成“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态势,不断促进班组民主管理,进一步推动班组和谐稳定发展。
  万丈高台始于垒土。元宝山露天矿班组建设的强力实施,不仅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更让每一个“小细胞”释放出“大能量”,让班组与班组、职工与职工比进步、比贡献、比成绩蔚然成风,夯实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基。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