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乌兰木伦“之最”
本报特约记者 贺晓梅
2024年06月05日
字数:2462
版次:03
  漫步在乌兰木伦河边,夏日的微风轻拂着阳光下金光粼粼的湖面,伫立在河对岸的包神铁路乌兰木伦站区一派繁忙景象:
  “今天和发运单位开的计划任务对接会都通知到了吗?”
  “今天煤源组织情况怎么样?”
  乌兰木伦站区主任王新一边询问着,一边随手抓起办公椅背后的防护马甲,转身又去现场盯控施工安全。
  日复一日间,一列列钢铁巨龙风驰电掣地驶过,站区书写了包神线接发列车密度最大、调车机使用数量最多、百辆解体与万吨编组量最集中车站的责任与担当。
  “满格”担当下的保供之最
  5月20日11时,乌兰木伦站北岔区,连结员邢江正在推进运行头钩瞭望,进行站内编组万吨作业。他熟练地与调车长配合,提钩、推送车列的前部瞭望、摘接制动软管等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段时间,他以日均2万多的步数在微信运动中经常名列前茅。
  今年以来,乌兰木伦站日均使用9台调车机,奔赴于以乌兰木伦站为中心的各个专业线车站,摆渡着“送空取重”的任务,完成万吨车辆的解编任务,担负着站区调车任务,日均完成调车88钩,平均钩分12.3分,调车机利用率达86.3%。
  “乌兰木伦站区调车机及利用率在包神线是最高的,繁忙、高效作业量的背后是所有干部职工能源保供的‘满格’担当。”王新解释着“满格”担当的含义,站区自包神铁路年度计划下达后,第一时间组织各发运单位召开计划任务对接会,就生产能力、煤源组织进一步摸底,针对困难精准施策,并结合月度计划、日班计划从市场波动、煤矿产能、外购煤组织、装卸车等环节重点盯控,合理安排装车秩序,以日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为完成全年计划打下坚实基础。
  1月11日,站区单班编组万吨列车10列,创单日万吨编组历史新高;
  3月7日,站区上湾站完成宁煤装车4列,共计252辆、16716吨,单日宁煤装车量创历史最高;
  4月28日,站区补连塔站完成装车18列,共计994辆、76226吨,单日装车量创年度最高……
  乌兰木伦站区正以其持续的想妙招、出实招、创新招,不断提升能源保供综合实力,在做好满足港口市场煤炭供应“定海神针”的征程上书写属于自己的荣光。
   安全运输里的创新之最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一词频频登上热搜榜,引发了各界关注。
  乌兰木伦站区近3年来革弊求新、跨越突破的过往,每一步都是新质生产力在该站区默默生根、萌发新芽的历程。
  2022年,该站区革弊求新,从标准化开始,向“质优”迈进。装车、监控设备、道床污染等问题一一解决,一条标准化的专用线成为乌兰木伦新的品牌。
  “呼和乌素专用线的改造极大地提升了呼和乌素站的作业效率,以往动辄四五个小时的作业时间,现在1个半小时就可完成装车作业,缩短了3倍还多呢。”呼和乌素车站负责人吴华伟说起来满是骄傲。
  焕然一新的面貌让站区的干部职工更有干劲,原来多琢磨、多思考、多创新,工作生活可以愈加美好。由此带动的“新”潮增加了乌兰木伦站区的底气,新质生产力在乌兰木伦实现了根植与成长。
  “5月13日,在包神铁路上湾专用线,由HXN6型油电混合动力机车担当,圆满完成无人值守装车系统装车作业任务,标志着集团公司在核心矿区首次实现煤矿和铁路无人化装车,迈出了智能无人装车新步伐。”发布在包神铁路内网的一则新闻再次让乌兰木伦站区成为新的焦点。借助集团公司在包神铁路召开2024年运输产业专用线管理提升现场交流会的契机,乌兰木伦站区又一次向“新”出发,追“新”而行。
  包神铁路首台HXN6型内电混合动力机车于2022年7月在乌兰木伦站正式上线运行。这两年间,站区在统一定额配置、统一技术标准、推行“一站一策”等多方面探索实践,为全面实现装车系统“减人、增安、提效”的建设目标而努力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的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发展力。”王新兴奋地说,新型节能环保机车,采用蓄电池提供列车电力供应,首先在动能供应上就实现了绿色发展。此外,车站从煤炭装车抑尘剂喷洒流程工艺及作业流程入手,凝练六大举措,提炼六项标准,实现运煤专列沿线粉尘零撒落、零污染。隧道煤粉撒落量由过去每周14厘米变成每周1厘米,不仅保障了能源运输保供大通道畅通无阻,更让乌兰木伦的生态环境愈加优越。
  远方,HXN6型机车利用“无固定人员+远程巡视”装车已然开启车—列—煤精准对接,赋能安全运输的协同高效无人装车新模式正在勾画乌兰木伦新的明天。
  民生工程中的暖心之最
  休班时间,邢江总算抽出时间整理厚重的冬装,他一件件叠整齐,最上边放着的是他佩戴了近半年的黑灰色围脖。
  “这是站区党支部为我们私人定制的‘爱心围脖’,可是温暖了我一整个冬天和春天。”
  微光虽渺,万丈成炬。乌兰木伦站区党支部始终用温情和爱心守护职工幸福底色,把加强基层党建与安全生产有机结合、深度融合,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难办的堵点解起,细处着眼、小事着手,用实打实的暖心举措激发红色引擎的新动能。
  该党支部在前期广泛收集职工困难、认真听取职工诉求的基础上了解到,随着2022年6月国家《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新政策的推行,目前大部分职工对个人养老金账户和社保养老金的区别,个人养老金账户如何开通、抵扣个税的政策和比例、资金投资等话题谈论热度越来越高。为切实帮助职工了解相关政策,党支部邀请中国建设银行专业工作人员开展“下站”咨询和科普服务,帮助职工全面了解国家的三大支柱养老体系,明白个人所需,切实解决了职工疑惑多时的“心之大事”。
  小事不“小视”,件件暖民心。乌兰木伦站区党支部持续坚持“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六必谈六必访”工作要求,仅2023年就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30余件。而这仅仅是党支部红色战斗堡垒的一个缩影,在乌兰木伦站区,全体干部职工心往一块想,劲儿往一处使,为最大程度提升天窗利用率,站区总能看到各专业按照预排表时间,共同商讨、共同安排作业计划,联合起来集中整治专用线存在的隐患问题,积极利用专用线天窗共同“克缺”,消除“顽疾”,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初夏时节,乌兰木伦站区晨曦的阳光像天空铺开的纱幔,连绵又温柔。伴着一列列钢铁巨龙的轰鸣声,春有破土、夏有生机正在这里显现。在红色党旗的引领下,全体干部职工埋头深耕,以日复一日的坚守奋斗,为建设世界一流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的重载铁路物流通道贡献力量。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