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新朔铁路机务公司乘务员刘旭敏:
业务“小白”成长记
本报通讯员 白子健
2024年05月22日
字数:1664
版次:03
刘旭敏检查机车制动柜。

  

  说说心里话
  作为一名青年乘务员,我将立足机车乘务员岗位,勤勉克己、爱岗敬业,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来提升业务能力,努力钻研乘务员专业知识,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储备。持续加大非正常行车、雨雪天气行车、调车转线等关键作业环节盯控力度,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保障列车安全运行。充分发挥LKJ分析、应急处置、数据分析、实时预警作用,积极发挥“科技保安”作用,助力行车安全。聚焦“三零一二零”安全行动目标,牢固树立“违章就是事故、遵章才能安全”理念,为建设“安全、智慧、绿色、高效”的一流铁路运输企业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助力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再上新台阶。 ——刘旭敏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
  在绵延千里的钢铁大动脉上,新朔铁路机务公司青年乘务员刘旭敏留下一串串闪光的足迹。12年里,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机车乘务员的本职工作之中,精技术,钻业务,提思想,用奋斗和青春诠释初心与匠心。

立志成为创先“技术家”


  2012年,23岁的刘旭敏初到新朔铁路机务公司,满怀着对铁路事业的热爱,开始了机车乘务工作的学习与实践。学习《技规》《行规》等规章制度、查看电路图、向师傅和身边同事请教,他不知疲倦地像海绵一样汲取着知识,积累着经验。
  “我的理想并不远大,就是单纯地想把自己从事的事业搞明白,做好!”刘旭敏说道。
  炎炎三伏天,机车内温度接近40℃,机械间里又闷又热,他蹲在狭窄的过道里,在低压柜前对照电路图熟悉机车电路结构,汗水肆无忌惮地流淌,工作服湿了又干,渗出片片汗渍,但在他的脸上看不到一丝疲倦,只有眉宇间透着的专注。
  他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写满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故障案例,故障发生时间、现象及处理过程都被他详细地记录下来。十几年的积累,他由一名业务“小白”,逐渐成长为行车工作的业务“大拿”。

勇当运输行业“先锋者”


  自参加工作以来,刘旭敏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一路潜心钻研、俯首耕耘。2021年8月,他报名参加了新朔铁路公司举办的首届职工技能大赛,在电力机车副司机项目中取得了公司、分公司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在别人眼中,他已经足够优秀了,但是在他心中,集团技能大赛拿到理想成绩才是他的终极目标。
  为了取得好成绩,不管是高温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他总是第一个到达训练场,最后一个离开。他不断地告诫自己“越努力才能越幸运。”数不清画过多少电路图,气路图,记不清经历了多少次规章背了忘,忘了再背的煎熬。备战期间别人练一遍,他就练两遍、三遍,力争又快又准找出机车走行部假设故障,直到累得直不起腰、抬不起腿……
  密密麻麻的10余个笔记本不仅记录着他的坚持,更承载着他的青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凭借着刻苦训练和精益求精,刘旭敏最终获得2023年“国家能源杯”智能建设技能大赛——智能铁路运输技能竞赛电力机车副司机专业个人第三名的好成绩

甘做运输安全“守护者”


  今年5月15日,在接到调度员值乘871526次列车任务的叫班电话后,刘旭敏和搭档苏晓东早早就来到了点岱沟派班室,照往常一样,两人严格执行各项标准化出勤作业流程,按规定着装进行IC卡数据校验、开小组会、填写工作手账,用心做好每趟列车值乘前的准备工作。今天是刘旭敏职业生涯的第870趟出乘,1个多小时后,他将再次驾驶871526次列车从点岱沟驶向燕庄
  风笛声声,铁龙铿锵。在12年来的乘务工作中,刘旭敏牢记“责任心+责任制+基本功=安全”这个安全生产法则,认真值乘好每一趟列车,一丝不苟落实各项作业标准,累计完成上百万次手比确认和呼唤应答。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敬业追求,保证了他完成值乘任务900余趟,累计行驶54万多公里,行驶里程相当于绕地球13.5圈。
  车轮铿锵,激扬前行;笛声嘹亮,凯歌奋进。在西煤东运的千里铁道线上,刘旭敏驾驶机车平稳运行12个春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火车头”精神,用敬业奉献践行着“能源供应压舱石、能源革命排头兵”的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凡的业绩,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奏响时代最强音,展现出新朔铁军勇当服务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先行风采。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