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毛泽东为回应当时甚嚣尘上的“亡国论”“速胜论”,决定撰写一部关于抗战的军事专著。他从5月上旬开始动笔,废寝忘食地写作,仅用不到十天时间,就完成5万多字的《论持久战》。
《论持久战》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是“阳谋”,就是把我要怎样打败你的思路全都告诉你,提前让你知道,但你最终还是要输给我。就在《论持久战》发表7年零3个月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而最为经典的是,毛泽东在文中对抗战过程三阶段的准确论述,与最终结局完全吻合,即便是他的敌人,也不得不由衷佩服他神乎其神的远见卓识。
人们都惊叹毛泽东的神笔,但却不知道他耗费了多少心血,经过怎样深刻的思考,才作出了这样准确的战略判断,指导中国人民最终夺取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曾担任毛泽东警卫员的翟作军回忆:主席开始写作的前两天两夜没睡觉,累了洗洗脸,在院子走走,上床养养神;到第五六天,双眼布满血丝,两颊明显瘦下来,我们怎么劝都没用,饭也是热了再热,顾不上吃;第七天晚上由于思想高度集中,脚下取暖的木炭火盆把棉鞋烧着了,焦糊味浓烈,才唤人来看。
就这样,毛泽东经过八天九夜呕心沥血的奋战,《论持久战》终于问世了。这部著名的军事著作,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邃的思想见解,不仅指导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甚至改变了世界格局,影响极其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