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乘风踏浪奏响“春之曲”
  

本报特约记者 任振华


  人间四月,春和景明,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
  朔黄铁路原平分公司的职工们,却奔忙在铁路运输线上,全力开展设备春检春鉴,为国家西煤东运能源大通道安全畅通保驾护航。


  深山峡谷号子声声

  初春的晋西北高原乍暖还寒。4月9日7时许,龙宫至北大牛间上行线49公里500米至51公里500米处,原平分公司组织施工人员,顶着阵阵冷风,把工机具一件件搬运到护网门外,整整齐齐地摆放着。施工人员一个个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如同即将上战场的士兵,准备迎接一场曲磨轨更换施工大会战。
  8时整,施工命令下达。龙宫中心站工务专责高新伟迅速打开护网门锁,列队等候在护网外的施工作业人员携带机具鱼贯而入,迅速上道,按照分工有序开展作业。
  十几名施工人员手拿内燃电动扳手,弯腰屈腿沿着钢轨松卸扣件。只听“突突”声此起彼伏、交织混杂,仿佛要卷起道砟、震颤大地。大家眼疾手快,螺帽刚被松开就迅速把弹条、扣板、底座起出来,放到枕木头或枕盒内,弹条、扣板与石砟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作业地点两端,线桥检修中心职工手中的氧气乙炔喷枪里吐着淡蓝色的火焰,从轨头开始向轨墙、轨底切割钢轨。在上千度的高温炙烤下,切割部位的钢轨融化成金色、红色的铁水向下流去。另一拨人手拿除锈机、打磨机紧跟在后面,为待换的钢轨祛除顶面的铁锈。
  扣件松开一定长度后,原平分公司换轨负责人张峥立即组织施工人员更换钢轨。
  “一二!一二!”嘹亮的号子声穿过深山峡谷,在连绵起伏的大山深处悠悠回荡。伴着号子的节拍,钢轨一段段从承轨槽起出,大胶垫随之被摆正。当号子声再次响起,待换新轨依次被拨进承轨槽。
  11时10分,距离“天窗”点闭时间还差50分钟。龙宫中心站工务作业组派出的5个职工,有的蹲下来,动作娴熟地把底座、扣板、弹条和垫圈恢复原位,戴上螺帽,再用内燃电动扳手逐个紧固,有的跟在后面找细、回检。
  线桥检修中心作业组的职工按照焊轨标准和流程,对换轨地段已换新钢轨与线上原钢轨进行焊接,恢复无缝线路状态后再进行打磨、探伤……
  11时50分,施工作业结束,施工人员全部撤离线路。当日共更换、放散钢轨2千米,焊轨6个接头。这时太阳已经升到半空,豆大的汗珠也早已爬上了职工的额头。

   检修道岔步履匆匆

  4月11日8时,天窗停电命令刚刚下达,原平南中心站两个道岔检修小组的职工打开护网门锁,肩扛手提工具,呼吸着微风送来的浓郁花香走上线路,开始了长达4小时的天窗检修作业。
  “大家要集中精力,我们今天要检修道岔8组,每个组要检修4组,任务相对比较重,每个人不要因为任务重就简化程序。”作业组长杜江涛一边走一边大声地叮嘱。
  信号工申磊、王雅欣和王茜为检修第二组。他们到达5号道岔旁,各人按照之前的作业分工,紧张地投入到工作中。
  申磊蹲下身去,从工具包里取出一把棉纱,开始快速清理转辙机外观。与他搭班作业的王雅欣也不闲着,手执腻子铲,蹲下身子,认真细致地铲除滑床板上的油泥。动作之流畅,一看就是一名技术过硬的老手。
  申磊清理完转辙机外观,又从工具包中取出一把扳手,逐个检查安装装置螺丝,确认各螺丝紧固良好后,立即与室内驻站联络员联系开盖检查。当得到驻站联络员允许后,他手脚麻利地打开了转辙机盖,用一把缠了黑胶布的小毛刷细细清扫里面的灰尘。
  道岔是列车的“方向盘”,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冬春交替季节里,道岔表示杆缺口极易发生变化,即使是1毫米的偏差都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影响列车正常运行。为确保道岔设备安全运行,每年进入春季,铁路部门都要组织信号班组开展设备春检春鉴,从源头上根治道岔病害。
  “第二组王茜,你们在检查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检查和试验,刚才1号道岔表示缺口就发生了变化。”杜江涛跟班第一组检修时,发现1号道岔表示缺口变化后,立即在对讲机里大声叮嘱道。
  在5米开外的现场防护员王茜听到后,立即回复“第二组收到”,转过头马上又将信息向申磊转述。
  王雅欣完成滑床板除油泥和涂油后,回到道岔旁与申磊一道开始检查转辙机机内各个零部件,紧固螺丝、擦拭节点、除尘等。当这一切都做完后,他俩又紧张地测试油压、电压,扳动试验检查尖轨与基本轨是否密贴……
  现场防护员一遍遍与驻站联络员联系,现场的道岔转换声、对讲机的通话声、自由飞翔的鸟叫声、忙着春耕的拖拉机声,组成了道岔检修作业的交响曲。
  一个多小时后,当他们检修完5号道岔,来不及喘口气,又马不停蹄向7号道岔赶去……

  尽锐出战捷报频频

  “今天,我们要对原平南至回风间上行85公里750米至89公里000米处两万吨列车缓解地段接触网设备进行全面检修调整,大家打起精神,分工协作,严格执行现场作业标准,确保供电设备数据达标。”4月11日7时,原平南中心站供电班组负责人杨茂成正在给职工布置当天的接触网设备检修作业任务。
  为了给历经了漫长冬季能源保供“大考”的供电设备“强筋壮骨”,原平分公司组织沿线7个中心站供电班组的精兵强将,计划利用每周的天窗作业时间,对管内256公里的供电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整修,确保供电设备安全稳定。
  “接触网停电命令已下达,两端地线挂设完毕,可以开始作业!”8时26分,随着施工负责人命令下达,等候在作业区的网电作业车缓缓启动,向检修作业区驶去。作业车快速驶向作业点,职工们立即进入工作状态。
  “打开隔离开关,分闸到位。闭合隔离开关,闭合到位。”站在11米高的支柱上,接触网工董宇航一边检查一边口述,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隔离开关的检修调整。
  “接触网每套腕臂上有60颗螺帽、8个开口销,任何一处松脱,都可能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重点检查接触线电连接线夹是否入槽、压接是否牢固以及电连接线有无散股、断股、烧伤等现象,弛度是否符合要求,大家要按照标准检查,丝毫不能大意。”杨茂成站在线路上如同背诵课本一样,指着作业车上的董宇航他们叮嘱道。
  初春的朝阳,落到高空作业职工们忙碌的身上,与路面测量导高、检修道岔、线路养护的职工们,共同形成一幅和谐的春景图。虽然他们专业不同,检修的设备不一样,但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在对设备进行春检春鉴,保运输安全。
  而就供电春检这一块,大家分工协作,有的在检查腕臂上的紧固螺帽,有的在检查开口销状态,有的在检查绝缘子,如果发现螺帽力矩不够或绝缘部件污渍,他们立即紧固、清扫。
  “轨道车再往前开20米,12号网杆导高6100毫米,导高超标,需要下调100毫米。”杨茂成在轨道作业车前方用红外线测量仪测量导高时,发现12号网杆导高超标需要下调,于是立即用对讲机通知平台检修作业负责人。
  不到一分钟,轨道车行驶到隐患处停下,3名作业人员立即展开作业。“一、二、三!”3人相互配合,双臂用力,很快将隐患“消灭”。
  11时30分,经过近3个小时的通力合作,他们共计完成接触网综合修1.70千米、检调吊弦210根、定位装置35处,调整定位坡度2处、电联接14组,拉出值6处,导高6处,顺利完成了当日检修任务。
  春回大地东风万树红,蝶舞蜂跹争艳竞峥嵘。春耕时节,是播种希望、耕耘梦想的最佳时机。朔黄铁路原平分公司的职工们将这份对安全生产的执着追求,化作春耕的动力,在生产现场带着新的期许,努力绘就新图景,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只为收获安全与发展双硕果。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2010 国能宁夏煤业报业有限责任公司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