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伟伦
春雨浸润四月,思念随风而至。春意盎然中,风儿轻晃,枝头微绿。清晨,窗子露出暖阳笑脸,驱散几日风沙心境。风似为暖阳退让,也为踏青之人妥协。
清明踏青,好像是独属于这个时节的专属,每当天气渐暖,我也剥下裹着一冬的棉衣,轻装简行,很快就融入这松软了的大自然的气息中。早饭过后,我和妻子驱车刚刚驶离矿区,路边骑行的徒步的行人就渐渐多了起来。极目远方,随着车子的摆动,朦胧的绿色就这样远远地一直牵引着我们的视线,拉近放远,不一会儿,就把我们带进了一片片荒野和忙碌在田地春耕氛围中。走进空旷的原野,我与妻子极力寻找着春天,却寻春不见春,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唐代诗人韩愈“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诗句,古代文人踏春的情怀,真的是被他们写到了春天的骨子里,也媚到了春天的骨子里。
旷野的春天,印入我们眼帘的满是衰草和枯枝,踩在脚下吱吱作响的声音,但随着脚步的松软,枯枝下一点点绿色的生命却早已悄悄探头,仿佛在与我们诉说着它们即将萌发的勃勃生机。几处积雪融化后的留下的印痕还略显湿润,四月的暖阳下,也只有喏喏地怀想着冬的料峭、雪的洁白。当我和妻子漫步走上一道黄褐色的田垄时,我们在它的暖阳背风处欣喜地发现一些零星冒出头来的苦麻子、芨芨草等绿色的植物,它们茁壮,远比空旷的原野里的星绿要高大些,它们简单,简单的一株株略显孤单的绿仿佛倾诉着那曾经缠绵的韵律,柔弱的叶子散发着田野唯美的柔情,生命就是这样的美妙,大自然赋予了它们倔强的性格和不服输的劲头,春天来了,它们又一次从蛰伏的梦境中醒来,用诱人的绿色去装扮人间。
“老公,快看,这儿有棵婆婆丁,嫩绿嫩绿的。”我赶忙凑近,瞧见一棵婆婆丁,即蒲公英的草本,在一个小沟壑弯角处,自几片枯黄的叶茎中,顽强地伸展出几片绿油油的叶子。冬日的积雪未压垮它向往春天的芽胚,春天来临,它便与我们不期而遇,与我们一同快乐相望。
我俯下身,贴近蒲公英的叶片,轻轻嗅闻,四月的芬芳啊,瞬间溢满全身。整整一个冬天,我所嗅到的,尽是大棚蔬菜的气息、存放的各类水果的味道,以及各类干蔬菜的滋味,而春天蒲公英的味道,却令我心旷神怡,精神爽朗。这种自然的味道让我不舍,我轻轻放下它,这个季节为数不多的“大个子”。
极目远眺,远处的一片杨树林,淡绿色的色泽仿若一幅画卷,在我的视线中缓缓晕散、徐徐放大。再定睛一看,却是被一片暗红浸染。无奈,我只得起身去追寻那不经意的绿色,却不知怎的我的视线,惊扰了林中的一群麻雀儿。它们扑棱棱地一飞冲天,又纷纷飞落至远处的一道河堤上,相互嬉戏打闹着。而在那里,不知不觉间,一棵临近河边的柳树,一丝丝如梦似幻的新绿,已悄然爬上摇曳的枝头。
四月的河滩,在欢畅小溪的浸润下,河柳上垂下的枝条变得更加柔软,正在泛绿的柳条不甘寂寞地随风起舞,揽一路春光走进了我们的视线。我与妻子快步上前,各自用手轻揽着细嫩的柳条,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我们的恋爱时光。那时我们就喜欢踏青郊游,总喜欢远离喧嚣的城市,静静地走在垂柳婆娑的老哈河畔边,曾经绵延了几千年的老哈河没有了往昔的喧嚣,只留下两岸边的垂柳诉说着曾经的过往。我们一边用手轻抚着柳色,在妩媚多姿的深情中凝望着未来,在唐诗“玉纤折得遥相赠”的美丽嵌入春的风景中,写着独属于我们自己的爱……
一份诗情画意、一份缘去缘来,更有着一份懂得盼得的情趣萦绕心头。我喜爱踏青,也喜欢这四月的暖阳下去贴近大自然,去寻找我们的曾经,也喜欢与妻子尽情地浏览这春意盎然的四月,去聆听绿色的声音,去品味生活的温馨,去欣赏每一寸土地的温暖和每一阵轻风的舒缓。四月的暖阳,就是一幅阳光明媚的美丽画卷,每一页的诗篇都会让我用心去感受,用爱去拥抱。那一片片被春天的绿色翠染的田野,浓缩着葱郁的四月天,清新的四月在远处的旷野中鸟鸣啾啾,它既驱散了冬的忧伤,又让愉悦的心情在渐渐地萌生情愫,这就是四月的芬芳,也是我和妻子的幸福,独爱这伴着暖阳时节的踏青……
(作者单位:平庄煤业风水沟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