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转型应用全面升级 专精特新多点开花
国际工程守正创新激活数字新动能
   本报讯(记者 郝振华 通讯员 弓璇今年以来,国际工程公司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将“促转型”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推动数智化实践应用,赋能公司各项业务创新发展。
  为加快数字化转型规划实施落地,国际工程深挖核心业务数据资源价值,打通招标、造价、工程咨询数据融合壁垒,加强数据资源采集治理、挖掘利用、共享协同,以数字化转型赋能“管理+服务+监督”及降本增效能力提升,为集团整体强链补链提供高质量专业化数据支撑。公司成立数字化转型专班,重点规划未来业务架构、数字化应用架构和数据管理架构,完成数字化规划现状及需求分析等报告编制。协同集团“一网一库三平台”建设,开发上线投标保证金保险功能并顺利实现首笔保证金担保业务,进一步降低投标人交易成本。同时,深化数据价值挖掘应用,开展煤炭、电力、铁路行业设备材料价格走势分析研究,完善数据标准,建立价格分析机制,为招标策划和造价管理提供数据支撑。统筹推动业财融合,落实集团税务“总对总”要求,协同“业务+财务+技术”研究推行“数电票”,实现开票用票一站式数字化流转。
  国际工程积极推动智能化应用,拓展智能评标应用范围,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加快采购文件范本标准化结构化建设进度,进一步完善智能辅助评审系统功能和应用场景,深化“无人评审”创新实践。精准把握招标全流程场景、风险要素、问题特征及质量控制等关键要素,系统增强业务风险识别预测研判功能,推动应用智慧监管支撑安全高效采购,开发上线“全流程智能评标系统”,试点完成钢轨、柴油等5个通用物资招评标。经专家复核评分对比准确率达90%,评标时长大幅缩减,招标质效显著提升。转化造价咨询业务系统优化策略研究成果,积极协调推动业务系统与集团项目投资管理统建系统数据集成,构建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体系和数据资源库,提升造价成本管控能力。加快建设招标采购智慧监管平台,构建智慧监管模型,初步实现供应商信用信息校验、关联关系探查、失信行为和围串标预警等功能,有效提升招标采购全过程监管能力,切实降低采购风险。
  此外,国际工程不断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坚持专精特新目标导向,紧扣招标、造价咨询核心业务研究方向,抓好风险防控、提质增效两个重点,选题立项一批能够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技术经济目标的“小而美”课题项目,并充分结合QC小组、创新工作室等活动实践载体,强化自主攻关能力,加大重点项目攻关,今年一季度完成全年科技投入考核指标的95%。其中,“新时期招投标全过程业务数据归档标准化体系研究”课题成功取得国家档案局批复立项;承担的国铁局“基于万吨重载铁路大中修计价体系研究”填补了行业计价空白;“智能远程评标终端应用技术研究”有效解决远程评审专家管理技术难题;“一种网络攻击防御方法、装置及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获国家发明专利,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同时,加强与系统内外部单位交流合作,构建出题、立题、破题工作机制,建设具有公司特色的“创新创效工作室”,广泛开展“五小”等群众性创效活动,解决实际问题、产生实在效益,充分激发创新创效活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2010 国能宁夏煤业报业有限责任公司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