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付 磊 曲英奇
“喂,姜哥,听说你们今天早班检修,我能跟着一起去看看吗?”
“当然可以,不过日常检修又不是什么高水平技术活,你去干嘛呢?”
“我是想看看咱们日常检修的流程和一些主要设备的结构。”
“行,咱们5点半更衣室集合。”
4月10日凌晨5点,在平庄煤业风水沟矿综采一队值班室里,技术员张胜利拨通了包机副队长姜伟的电话。
2022年3月,张胜利来到风水沟矿综采一队担任技术员,开启了他的采煤工作生涯,今天又是他的夜班。
平日里,张胜利总是全副武装着工作服、安全帽、防尘口罩,迈开大步穿梭在采煤工作现场,走起路来别人都得紧追。有时工友开玩笑说:“张工这大长腿就是走得快哈。”然而,把路上的时间挤出来放在现场、提高工作效率。正是张胜利对自己的工作要求。
虽然已经接触采煤工作一年多了,但复杂多样的各类设备和条件多变的工作环境仍是让他应接不暇,他深知单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和工作经验是无法真正胜任这个岗位的。为此,他每天都会拿着一个笔记本,在生产现场来回奔走,遇到看不懂就停下来问明白,看到有人在维修设备、更换配件,他会在一旁静静观察,不时在本子上写上一段。每当现场出现疑难杂症时,他也总是第一时间赶到跟前,边干边学,即使因为处理故障晚点了,他也会坚持到最后。
“吴师傅,这个导向滑靴磨损超限,是要作废吗?”看到检修工吴广杰正在搬运一个从井下返上来的导向滑靴,张胜利走上去问道。
“这可不能作废,我要对它进行焊补翻新。你看这磨损超限的地方,焊补过后按原尺寸打磨出来,还能继续使用,这叫修旧利废、节约成本。”
“是这样啊,谢谢你了。”说罢,张胜利又在他的本子上记上一笔“修旧利废”的经验。
除了到处求学取经,张胜利还经常用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帮助员工们改进工作方法。有一次,张胜利在现场观察胶带输送机运行状态,正赶上老员工夏成芝与青工孙磊在讨论矫正皮带跑偏的问题,他在旁听了一会儿,又看看满脸疑惑的孙磊,觉得夏成芝虽知道调偏原理,却表达不好,就导致了孙磊听不懂。他突然又想到自己在书上看到过一段关于用托辊矫正皮带跑偏的口诀,马上跟夏成芝交流了一下,用自己提供的口诀,加上夏成芝的讲解,孙磊很快就学会了矫正皮带跑偏。在这之后,张胜利就把这个省时省力的口诀打印出来分给各班皮带司机。通过他的传授,有效减少了皮带跑偏带来的工作面中断影响,降低了皮带司机因跑偏洒货除货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面生产效率。
又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清晨,依旧是全副武装的张胜利,拿着那个已经被翻得发黑的笔记本,坐上通往井下的人车,继续奔向他的“求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