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振华 通讯员 马晓芳
作为宁夏最具实力的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宁煤应急救援中心不仅承担着宁夏煤业内部煤炭开采、煤炭洗选、煤化工、煤炭深加工等各个领域的事故应急救援任务,还随时准备应对外部突发灾害和事故。这支队伍被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命名为“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国能宁煤队”和“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国能宁煤队”称号,彰显着他们在应急救援领域的专业地位与卓越能力。
这支应急铁军的诞生,离不开宁夏煤业的精心组织与大力支持。自2003年2月起,宁夏煤业对原石嘴山、石炭井、灵武三个矿山救护大队进行整合,成立了宁夏煤业矿山救护总队,并于2016年5月,将矿山救护总队与煤化工消防队合并,成立应急救援中心,不仅提升了应急救援的效率与水平,更为宁夏煤业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随着时间的推移,宁煤应急救援中心不断发展壮大。2019年4月12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正式授旗挂牌,将应急救援中心命名为“自治区综合性常备应急救援队伍”。这是对他们多年来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对他们未来工作的期许。
如今的宁煤应急救援中心,已经拥有一支400余人的专业指战员队伍。他们分布在8个职能科室、3支矿山救护中队、3支危化救援中队以及1支特种装备队中,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同时,该中心还配备了先进的个人防护、侦检、破拆、堵漏、转输、钻孔、洗消、照明排烟、灭火、通信等矿山、危化专业救援装备,确保在紧急时刻能够迅速响应,高效救援。
多年来,宁煤应急救援中心始终秉持“加强战备、严格训练、主动预防、积极抢救”的救援工作原则,不断提升自身的应急救援能力,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加大技术装备与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并注重指战员技能培训与素质提升。通过积极参与安全预防检查和事故处置等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抢险救援的战场上,宁煤应急救援中心的指战员抢险于危难之中、救援于急需之时,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维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016年9月2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瓦斯爆炸事故在宁夏林利煤炭有限公司煤矿三号井越界区域发生。事故发生时,当班井下有32名矿工作业,其中9人幸运地安全升井。然而,仍有23名矿工被困井下,生死未卜。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宁煤应急救援中心迅速响应,在接到救援命令后,107名救护人员紧急赶赴事故现场,迅速投入到抢险救援工作中。但救援工作并非一帆风顺。由于事故矿井存在非法违规开采情况,井下条件极为恶劣,通风、排水设施受损严重,瓦斯等有害气体无法正常排出,浓度再度升高,给搜救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也对搜救人员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该中心指战员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经过近两个昼夜的奋战,终于在9月29日10时15分搜寻出18名遇难人员,并将遗体抬至地面。
此次行动,该中心累计出动887人次,99小队次,下井1123人次,出动救援车辆185台次,圆满完成救援任务,受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及宁夏煤业的高度肯定。
2021年,在7·20郑州特大暴雨灾害中,宁煤应急救援中心迅速集结多台设备和专业救援人员,星夜兼程驰援河南。在河南抗洪抢险的日子里,他们克服种种困难,严格按照指挥部命令,在多个地点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并利用专业的排水设备进行排水作业,积极参与转移受灾群众、寻找走失儿童等应急救援工作,圆满完成了排涝抢险救援任务。他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赢得了河南人民的广泛赞誉和感谢。
这些只是宁煤应急救援中心众多抢险救援行动中的缩影。多年来,他们参与了区内外众多救援行动,共抢救遇险遇难人员1192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数亿元。他们的出色表现不仅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也充分体现了央企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不仅如此,该中心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当地群众提供安全宣传教育和应急救援培训等服务,通过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开展应急演练等方式,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为社区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自2003年以来,宁煤应急救援中心多次参加全国救援技术比赛,取得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团体第一名一次、第二名两次、第三名一次,并获得“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在去年9月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技术竞赛中,该中心队员再次展现实力,经过激烈角逐,荣获团体综合奖二等奖、危险化学品运输槽车泄漏处置一等奖、危险化学品工艺管线带压堵漏二等奖及多项个人荣誉,这不仅是对他们专业技能的肯定,更是对他们长期以来刻苦训练、不懈努力的认可。
进入新时代,这支淬炼成钢、敢打硬仗、能打胜仗、值得信赖的队伍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依然肩负着党和人民的信赖,乘风破浪、奋勇前行,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