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国学全知道
公私之交,存亡之本
  “公私之交,存亡之本”,意公与私的区分问题关乎国家存亡的根本,语出《商君书·修权》:“公私之分明,则小人不疾贤,而不肖者不妒功。故尧舜之位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也,为天下位天下也。论贤举能而传焉,非疏父子,亲越人也,明于治乱之道也。故三王以义亲,五霸以法正诸侯,皆非私天下之利也,天下治天下。是故擅其名,而有其功,天下乐其政,而莫之能伤也。今乱世之君臣,区区然皆擅一国之利,而管一官之重,以便其私,此国之所以危也。故公私之交,存亡之本也。”这段话讲述的意思是:只有公私的界限分明,小人才不嫉妒贤人,无能的人才不嫉妒有功的人。尧舜治理天下,并不是独占天下的利益,乃是为了天下人而治理天下,所以选拔贤能,而且把天下传给他。
  尧舜并不是疏远自己的儿子,亲近外人,乃是明晓治乱的道理。三王用道义来爱护天下人,五霸用法度来纠正诸侯,都不是独占天下的利益,乃是为了天下人而治理天下。因而才能取得名誉,建立功业,天下人都喜欢他们的政治,没有人能够伤害他们。现在乱世的君臣很渺小地独占一国的利益,或掌握一官的职权,从而就追求个人的私利,这就是国家危险的原因。可见公私的分界就是国家存亡的根源。“公私之交”,之所以为“存亡之本”,是因为统治者如果持政以公,做事以公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在行为取向上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那么他的统治就是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民就会因此而得到好处,国家也会因此而富强。反之,统治者做事全是为了满足一己的私欲,一切以自身的利益得失为裁夺,那么结果必将是足一人而寡天下,人民的利益就会受到侵害,国家也就因此日益削弱。统治者为政的利益出发点的问题,也就是为公还是为私的问题,是关系到国家之兴亡的大事。(据董洪杰《国学知识全知道》)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2010 国能宁夏煤业报业有限责任公司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