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东(左)检查汽轮机本体部件。
张晓东(中)为技术人员讲解汽轮机结构。
汽机人对汽轮机本体部件进行清理。
张晓东检查汽轮机洼涡中心测量数据。
常晓东检查本体扩容器内部冲刷情况。
唐经天检查凝汽器内部本体疏水管道出口挡板。
安全平稳地吊装高中压汽轮机转子就位。
汽机班简介 安徽池州电厂设备部汽机班现有职工8人。在班组负责人张晓东的带领下,汽机班始终把安全作为工作的核
心,不忘“保障平稳生产”初心,牢记“提高设备管理”使命,深入践行“责任、自发、尽心”的班组精神,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先后荣获安徽省、池州市“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安徽公司“奋进‘十四五’”党员示范岗等称号。编写的《磷酸酯抗燃油特性以及油质异常原因和处理方案》一文,获得电力行业化学专业技术委员会评选的三星创新成果奖,申报实用新型专利《用于阀轴的密封装置及旋启式止回阀》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截至3月11日,汽机班实现连续安全生产6400天。 在安徽池州电厂,有这样一群汽机人,他们总是步履匆匆,虽然忙得汗流浃背,脸上却依然神采奕奕。为锻造出一支新老快速融合、作风过硬、能打硬仗的技术队伍,他们就像是一个家族里的“三代人”,传承着精湛的检修技艺,还有不断精进的执着精神。
“一号汽轮机中速暖机工作结束,汽轮机开始升速至3000转。”2023年12月23日15时,伴随着安徽池州电厂集控室值长台的指令发出,围坐在电脑前的汽机班成员的心,跟随屏幕上的曲线变化波动开始上下起伏,仿佛几个月来的辛苦付出就是为了此刻……
在电厂有这样一句话:“大修看汽机,汽机成不成功看汽轮机。”每一次的汽轮机解体检修,都是挑战。作为2023年最重要的检修任务,1号汽轮机解体检修工作无疑是汽机班组乃至池州电厂工作的重中之重。
随着1号汽轮机解体检修后重新启动、转速上升,在运行集控室内,汽机人凝神屏息,目不转睛地盯着各轴瓦振动和温度曲线。如果仔细观察这群人会发现,他们之中既有两鬓斑白的老者,也有沉着稳重的中年,还有神采奕奕的青年。
乐于奉献的老一辈——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张工,汽轮机的动静间隙是不是越小越好?”2023年11月3日,在汽轮机检修平台上,新入职的点检员向张晓东询问着。
此时,张晓东正在测量汽轮机通流间隙,他停下手头的工作,说道:“汽轮机转子与汽缸之间的间隙确实不能过大,否则会造成汽轮机效率降低。汽轮机与轴封之间的间隙过大也可能引起蒸汽外漏或者空气内漏,从而影响机组效率和真空。但是,它们之间的间隙又不能过小,否则将引起动静碰磨,会使机组的振动超标。因此,合理地调整间隙,是汽轮机检修非常重要的工作,容不得马虎大意。”
张晓东,1987年参加工作,现任池州电厂设备部汽机专业点检长,是该厂老一辈汽机人的代表性人物。早在2012年,他就是点检长了,后来调去安监部任汽机专业主管。2022年,该厂二期项目开工建设时,厂领导找到张晓东,希望他回到设备部,主持两台机组汽轮机本体检修工作。张晓东义无反顾,他说:“还有几年我就退休了,趁我还干得动,也可以好好带带这帮年轻人。”
回到班组后,张晓东十分关爱年轻人,凭借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他总是乐于帮一帮、带一带他们,为他们理思路、传经验、教方法、解困惑。
张晓东经常会提起一个词:“游神”,说自己一到现场就像“游神”一样,这里听听、那里看看,总想着亲眼看一下才能放心,他希望大家要时刻保持对于汽机的敬畏之心、责任之心。汽机班组在张晓东的带领下,一次又一次地攻克了现场出现的各种问题,圆满完成各项检修工作。
勇于创新的中生代——敢为人先挑重担,胸怀大志任重道 “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全力以赴、踏踏实实,用实干打一场漂亮的检修攻坚战。”常晓东目光笃定。起吊、拆卸、测量、刮瓦、打磨……检修项目中的每一步,他都做足“绣花”功夫。汗水浸透了工装,脸上流淌着汗珠,但他浑然不觉,一次测量、二次测量、三次测量……直到数据符合要求。
提起汽机班的中生代,不能不提汽机专业主管常晓东。
自2013年参加工作以来,常晓东总是冲锋在前、兢兢业业。他始终保持谦虚好学、扎实肯干的工作作风,通过对点检数据分析、技术攻关,解决了凝补水泵振动大、5号高调门顶部下压弹簧拉杆脱焊变形、1号机高压主汽阀内漏等设备较大隐患。轴瓦检修工序繁琐,并且几十吨重的设备调整到零点几毫米的允许间隙,其难度可想而知。为圆满完成机组检修,他主动请缨,扎根现场,探索完成了现场轴瓦检修工作。
常晓东勇当创新创效先锋,主导编写的《磷酸酯抗燃油特性以及油质异常原因和处理方案》,获得电力行业化学专业技术委员会评选的三星创新成果奖。主导申报的实用新型专利《用于阀轴的密封装置及旋启式止回阀》,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此项成果可实现水泵不停运在线安装操作,完成密封安装,避免重要辅机退出备用而影响系统安全运行,实施过程操作简便、安全风险低、新装置密封效果良好,并能彻底解决阀轴漏水问题,具有推广和使用价值。
不怕吃苦的新生代——以初生牛犊之力,行长江后浪之志 “常工,今天我们要去哪个容器内部检查啊?我已经准备好了。”作为设备部汽机班最新加入的点检员,唐经天天性爽朗、不怕吃苦的性格深受大家喜欢。
唐经天2022年参加工作,跟随常晓东学习专业知识。工作一年多来,虽然检修经验还不是很足,但他精力充沛、敢闯敢试,总是能将新遇到的知识盲点在短时间内消化掉。
在1号机组大修期间,总会看到常晓东、唐经天两个人在凝汽器人孔门爬进爬出。尽管他们脸上、身上满是污渍,但他们全然不顾。
“常工,为什么凝汽器内部换热管不是平铺的而是倾斜的呢?”
“为什么在凝汽器内部那些管道进口末段都焊接一个铁板?”
……
就像是发现了新世界的大门一样,一个又一个问题不断地从唐经天口中问出。面对新人的求知若渴,常晓东也总是有问必答。唐经天每天在现场跑上跑下,他希望能看到现场每一处检修是怎么进行的,事无巨细。
整天在一起工作,张晓东、常晓东、唐经天3个人虽然是同事,但更像是一个大家庭里面的“三代人”,传承着精湛的检修技艺,还有不断精进的执着精神。
在老一辈精神的影响下,汽机班连续两年圆满完成两台机组汽轮机大修工作。
“回望过去的辛苦,大家感慨颇多,更多的是一种成就感,这不是一个人的功劳,这是老一辈的无私奉献、中生代的敢于担当和新生代的敢打敢拼,这就是一种传承!”张晓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