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泰州公司:科技创新点燃新质生产力“强引擎”
本报通讯员 李 慧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近年来,江苏泰州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具有绿色低碳智能化的煤电体系。
  实干绘就企业发展蓝图
  “我们要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进一步完善公司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和任务清单,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近日,泰州公司党委会“第一议题”就贯彻落实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做出部署。
  而这份行动计划,正是两年前泰州公司领导班子就“如何做好煤电大事”广调研、集民智,带头大学习大讨论大实践,从“历史”“现实”“未来”寻找的企业发展之道。
  这是一张发展蓝图,更是一份行动宣言。泰州公司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明确主要负责人是科技创新工作第一责任人,持续优化管理,集聚创新资源要素,提升工作质效。运用项目化管理的理念、策略和方法,狠抓重大科技项目落实。注重正向激励为主优化机制,深化“揭榜挂帅”“赛马”等活动,激发员工创新活力。注重塑造链优势,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科技项目技术协同攻关。近三年来,累计科技投入4.79亿元,研发费用、科技投入强度等指标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创新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煤电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势在必行。泰州公司以“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智能灵活”为科技创新主攻方向,2021年以来累计实施科技项目16项,其中省部级5项。
  2022至2023年,泰州公司顺利完成一期两台百万机组综合升级改造,机组综合供电煤耗下降超14克/千瓦时、年节约标煤可达6万吨以上,打造了行业内首台同时完成“三改联动”和控制系统“三化”的百万机组。2022年底,投运国内最大出力无人值守螺旋卸船机,是长江流域投运的首台煤炭接卸用螺旋式卸船机,可有效解决粉尘无组织排放问题。
  去年6月2日,该公司50万吨/年CCUS示范项目顺利投产。项目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制造、安装,有效贯通区域碳循环,实现足额消纳,为煤电CCUS长期可持续运营提供了样本。
  从源头减碳到终端固碳,从节能降耗到生态环保,泰州公司用科技创新不断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智慧引领科技成果转化
  “打开三维界面,可以轻松掌握全厂开出多少工作票,有多少高风险作业,有多少人员在现场……”该公司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道。
  泰州公司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实施“智慧企业”建设。目前已在厂区部署13个宏站AAU、96个室分,实现厂区5G信号全覆盖;组建边缘计算系统,实现数据内网传输,保证数据安全性;利用5G+UWB技术实现机器人巡检、人员精准定位、智慧化安全生产等业务场景应用。
  把握新机遇、拓展新场景。泰州公司依托工业互联网,利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感知等新技术,加快煤电智能生产建设。智慧企业项目获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创新特等奖项,公司成为全国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国家工信部和江苏省5G工厂。
  创新棋子落,发展满盘活。泰州公司紧扣能源技术发展趋势,因地制宜、主动作为,做好科技创新“大文章”,点燃新质生产力“强引擎”,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2010 国能宁夏煤业报业有限责任公司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