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 睿 通讯员 蒋寒辉 毛 丹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心中装着职工,眼里看着群众。一直以来,山东公司在民生实事中践行国企担当,对内聚焦职工所需所盼,办实事、解民忧,着力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对外勇担社会责任,坚决扛起保供保民生、乡村振兴大旗,民生答卷温暖人心。
举实措 为民生“加码” 纲举目张,执本末从。近年来,山东公司明确要求各基层单位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管理提升,借鉴“总经理信箱”和“办实事”窗口典型经验做法,收集利用好职工合理化建议,为民生“加码”,全力打通职工幸福“脉络”。
基层单位在厂区显著位置设置“总经理信箱”,每周统计问题建议,通过相关责任部门逐条落实,达到反馈率100%,办结率100%。
“职工心理咨询室已挂牌投用,完成度100%”“塑胶跑道修缮工程已进入铺面层阶段,完成度70%”……菏泽公司网页“我为群众办实事”窗口,实践活动台账每项实事进展程度清晰可见。
山东公司基层单位内部网站均设置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窗口链接,动态更新每项实事的进展程度,做到条条有回应、件件都落实,切实为职工排忧解难。
另外,菏泽公司以“三暖”工程为依托,以“清单化管理+销号制落实”闭环管理模式,将惠民生、得民心的实事一件接着一件办。
“暖心”,投入3万余元创建职工心理咨询室,投保重疾团体险,累计为16名职工办理重大疾病理赔;“暖胃”,累计投入65万余元打造“阳光厨房”,守护职工“舌尖上的幸福”;“暖身”,投入36万余元更换老旧塑胶跑道,并打造职工服务驿站,设立“爱心妈妈小屋”,极大改善了职工生产生活环境。
办实事 为幸福“提速” “本来距离市区就远,平时上街买东西就不便利,网购快递又送不到地方,确实对生活影响很大。”山东费县公司因生产值班宿舍区地理位置偏僻,大部分快递公司都无法提供送件业务,职工收取包裹需至距离宿舍区约5公里处菜鸟驿站自取,十分不便。
费县公司党委了解到这一实际情况后,立即与快递公司进行接洽,并达成协议,在生产值班宿舍区引进安装智能快递柜,解决快递包裹投送难、职工领取难、易丢失等问题。
“现在取件比以前方便多了,而且一天24小时随时可取。”发电运行部副值班员崔耀中笑着说,便民小举措让职工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暖暖的幸福。
“事情无论大小,承诺了就要争取给职工办到!”费县公司工会负责人这样说。
“看看OA里本周的菜谱是什么,哇,今天有我爱吃的刀削面。”“快看,职工餐厅又推出新菜了,中午一定去尝尝。”临近午餐时间,聊城公司职工正热烈讨论着职工餐厅的菜单,幸福感洋溢在脸上。然而在几年前,聊城公司各方面条件都不完善,生活很单调,职工下了班就想往市里跑。
有利于职工的事立即做,职工想不到的超前做。针对职工食住行方面的痛点难点问题,聊城公司从提升职工“幸福味”、建设职工“幸福屋”、助力职工“幸福行”3个方面入手,以最快速度、最大限度进行整改落实。
现如今,职工餐厅各类菜品种类丰富,既有特色又兼具健康营养,公寓条件越来越好,运动场地上健身器材一应俱全,通勤车辆根据职工需要科学规划,安全接送职工上下班,职工幸福指数直线上升。
“原来公司生活条件有限,不得不把孩子放在老家,现在新修建了公寓楼、活动中心和阅览室,就方便多了,终于可以把孩子接过来团圆啦!”博兴公司财务部审核会计白雪的喜悦溢于言表。
蓬莱公司于近日开展了“邀医坐诊”活动,邀请蓬莱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等5个科室的医疗团队来公司坐诊,采取一对一的服务方式,为职工进行医疗诊治,让职工在家门口享受专业便捷的医疗服务……
民之所呼,我之所应,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山东公司聚焦广大职工诉求,通过实地调研听取意见,着力把和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诉求账单”变成“满意清单”。截至目前,山东公司在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关注职工心理健康、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扶贫帮困等方面,累计投入1900余万元,为职工办实事130余件。
真情怀 为生活“添温”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人心,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作为国企,山东公司在为地方经济发展作贡献的同时,不忘勇担社会责任。
所属石横公司承担着肥城市1200余万平方米的供热任务。2023年,公司积极推行“三改联动”,充分利用机组余热,紧盯济南供热需求谋篇布局“石热入济”项目。
去年11月12日,石横公司到济南西部长输供热项目开栓供暖,为济南市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擦亮“温暖”底色。项目投产后,供热面积可达4000万平方米,每年供热量1400万吉焦,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6.97万吨,全年煤耗降低25克/千瓦时,可有效补充区域热源缺口,提高集中供热能力和水平,促进节能减排、改善城市环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稳稳的热,托住暖暖的心。作为泰城集中供热主力热源单位,泰安公司担负着泰城区域70%以上供热面积热源输出重任。2023年至2024年供暖季,公司向泰安主城区及高新区开栓供热,其中直管小区6个、换热站7个,供暖面积约48万平方米,热用户4000余户。
泰安公司“党员突击队”采取“一户一策”的方式,以优质服务让热用户“屋暖心更暖”。同时,供热管理部持续推进“管家式”服务,全覆盖式设置服务点,打造最小服务半径,组成服务队、检修队驻扎小区,制作并发放供热宣传手册,为用户解答供热小知识。截至2月,累计完成供热量525万吉焦。供暖季期间,走访所辖6个小区,帮助解决供暖问题2000余项,全力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度。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12年至2020年,菏泽公司先后在巨野县西陈庄村、定陶区半堤镇、牡丹区黄堽镇、沙土镇带领村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历史使命后,自2020年,公司4名第一书记奔赴牡丹区小留镇和2名驻村干部扎根东明县西台集,书写当地群众幸福的“后半篇文章”,接续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菏泽以“党建带帮扶、帮扶促党建”为指导思想,确立“造血”式帮扶的工作思路,党委主要领导挂乡包村、部门党支部书记挂村包组、党小组成员挂组包户的方式,以产业帮扶为支点,完成扶贫车间建设,协调精准扶贫就业点、生态养殖、大棚蔬菜种植等产业项目落地。2020年以来,年均为各帮扶村增加集体收入约2万元,解决162人就业,帮助207户村民实现增收。
“在屋顶安装光伏发电板是否有辐射?”“装光伏电站,会不会压坏屋顶,让房子老化得更快……”
2022年,菏泽公司开发东明整县43.68兆瓦(一期)户用屋顶光伏项目,为9个村户引入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为了打消村民顾虑,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通过村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和入户走访等方式,让村民了解屋顶安装光伏项目具有绿色无污染、零投入无风险且收益稳定等诸多好处。项目建成后,不仅为村民带来一份“阳光收益”,每户每年可增收约1200元,更成为村集体稳定增收的“阳光存折”。
如今,村民的房顶上一块块蓝色光伏板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家闲置的屋顶,晒着太阳就能生钱,这可真是‘种上光伏板,吃上阳光饭’啊!”尝到光伏收益甜头的村民难掩兴奋。
华夏大地上,山东公司用心书写着温暖人心的民生保障答卷,演绎着激动人心的团结奋斗故事,见证着“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的发展底色。
这个春天,山东公司交上了一份温暖的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