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逐步开启新的生命周期。近年来,平庄煤业元宝山露天煤矿始终贯彻新发展理念,把科技创新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加速推进应用高新技术,锚定提质增效,聚焦安全生产,致力节能减排,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锚定提质增效 激活创新引擎 惊蛰过后,沉睡了一个寒冬的塞北煤城处处春潮涌动。在元宝山露天煤矿如梯田般盘绕的采场内,5台100吨级无人矿用卡车正载着乌黑发亮的原煤,有条不紊地前往2.7公里外的破碎站进行排卸,整个采、运、排过程精准顺畅,一气呵成。
“露天煤矿的卡车体积大、盲区多,尤其是夜晚或者天气环境恶劣时,司机作业安全无法保证。这些无人矿用卡车采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数字孪生等高新技术,通过配置环境感知系统、行为控制和决策系统、定位系统及厘米级高精度地图,使其能够自动按照智能调度指令在运距最短、运力最大、效率最优的条件下进行无人装载、运输和卸载循环作业,驾驶速度也和司机驾驶基本相近。”该矿智能化建设专班人员徐行说。
走进该矿智能调度指挥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硕大的电子屏幕墙,职工们形象地称它为“智慧矿山一张图”。远远望去,从采煤运输到煤炭销售出厂,各环节尽收眼底。
作为矿山安全运行的“中枢大脑”,该矿通过5G网络通信结合当前多系统、多平台、多区域的特点,利用有线、无线及多传输方式进行重新整合,将人员定位系统、智能巡检机器人、智能调度系统等接入集中监控,对采场、变电站、集水坑、大型设备、矿区内建筑物等进行了三维建模,使各生产环节清晰地映射在监控大屏上,形成生产全过程智能一体化管控。智能调度指挥中心的投入使用,实现了采掘、安全监测、人员定位、视频监控、供电、排水、主运输等系统数据深度融合,可实时对生产安全集中调度和可视化管控,全面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和运行水平,实现生产高度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
输入煤岩、台阶参数等信息,智能穿爆系统可将布孔精度提升到5厘米以内;智能电缆尾线收放车完全替代人工作业,每月可减少整理电缆时间900分钟,增加产量4.5万立方米。2023年以来,该矿智能化建设项目共计8大项,截至目前已完成验收6大项,“智能引擎”赋能让企业生产管理更加智慧高效。
聚焦安全生产 科技保安提效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元宝山露天煤矿通过打造安全监测系统与安全信息管理系统齐头并进,实现了人工与智能双重管控,助力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按照集团公司总体部署,该矿自2019年初建立并逐步完善安全监测系统建设工作,此系统共包含车辆科技保安系统、边坡雷达监测系统和人员定位系统三个子系统。车辆科技保安系统利用精确定位、智能视频识别、自动干预等高新技术,针对不同类型的移动设备建设智能高效的运输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平台,实现车辆定位、超速报警、防碰撞预警、卡车应急制动、轨迹查询、紧急呼叫等以及驾驶员不安全行为分析、360度全景影像监视等功能,截至目前矿内共安装投用463台移动设备车载终端;边坡雷达监测系统采用多源传感器对边坡位移、水文、气象、应力、视频等实时监测,能够快速识别潜在危险区域,预警时效由24小时缩短至2小时,每年可多回采原煤超过7万吨;人员定位系统以国际先进的UWB技术为核心,提供厘米级别的高精准定位服务,在采用0维存在性检测、1维线性轨迹定位和2维区域平面定位融合的多维定位模式,精准定位人员实时位置,结合轨迹追踪、工时统计、区域数量计、电子围栏等业务功能提高人员作业效率,有效协助改善提高企业智慧管理水平。
同时,该矿全力推进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此系统共有隐患排查、行为安全、安全培训、职业健康、承包商管理、检查录入等21个功能模块,实现了安全生产全过程全方位信息化管理,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信息支撑。自各系统运行以来,各层级共查处隐患问题1235项,不安全行为每月同比平均下降7.2%,风险隐患发生数量每月同比平均下降9.5%,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安全监测系统是集传感器技术、信息传输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控制技术等多种技术为一体的应用安全生产监控领域的高新科技产物,对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风险事故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该矿智能化建设专班人员郭文涛说道。
致力节能减排 促进低碳智能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如何让煤炭企业实现低碳、绿色、健康发展,已成为“双碳”目标下的硬任务、硬指标。元宝山露天煤矿结合自身特点,认真梳理发展思路和路径,致力于开发安全高效生产向智能低碳发展转型,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为了让节能减排与科技创新相融合,该矿以智能化建设为驱动,通过建成环境智能监测总控系统,实现了环境数据的自动化监测和分析,用数据为环保决策提供支持;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自动控制环境中的污染因素,从而实现环保自动化控制,对企业提高智能化程度、充分保护职工身心健康、助力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成本压力是制约企业健康发展的“瓶颈”。2月7日,该矿完成选煤厂智能化自动集控系统技术改造工作,建成包括集控系统工业环网、压风机集控系统改造、扫地泵集控改造、智能皮带秤系统、智能AI视频识别系统和胶带机保护控制系统,对现有的5台压风机、12台扫地泵、36个液压闸板和10个成品仓空气炮以及23部胶带机保护控制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智能装备与大数据、云平台、智能控制、智能管理相融合。
“智能化选煤厂自动集控系统改造完成后,洗选加工、装车发运实现了全流程智能控制,相比传统选煤厂更加高效、节能、环保,使精煤回收率提高0.35%,车间用工减少三分之一,出动设备减少9台,年降低设备日常维护费用300余万元,商品煤创效2000余万元,有效节约了人力和资金。”该矿选煤厂主管技术副厂长马澍田表示。
此外,该矿将原有42台高耗能电动机升级改造为结构简单、过载能力强、集成化更高、故障率更少、系统免维护特点的智能变频调速永磁电动机,实现传统调速设备变频化,用电量同比下降约40%,年节约成本费用600余万元,为企业节支增效打下坚实基础。
察势者明,驭势者赢。智能化建设是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必由之路,元宝山露天煤矿将充分发挥智能设备优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全力推动智能化建设与安全生产、绿色发展深度融合,积极促进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集团公司全面建设世界一流清洁低碳能源科技领军企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