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畅通煤炭铁路运输“大动脉”
——访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统计数据,2023年,排前10位的企业原煤产量合计为24亿吨,同比增加8412万吨,占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的51.5%。
  由2008年的29%上升至2023年的51.5%,煤炭行业前十大煤企产量占全国原煤产量的比重不断提升,煤炭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十四五’期间,全国原煤产量越来越向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4个重点产煤省区集中,供需逆向分布特征更为明显,我国煤炭运输面临新形势。”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铁路运输紧张局面将有所缓解
  2024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透露,2023年,电力、钢铁、建材、化工四大耗煤行业中,电力用煤占比约54%、钢铁用煤占比约18%。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2023年1月至10月煤炭经济运行分析报告》预计,2024年,我国煤炭需求同比可能保持增长、增幅回落。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召开的煤炭经济运行分析座谈会上预测,2024年,从运输环节来看,主要运煤铁路线,如大秦线、朔黄线运输基本保持平稳,浩吉线、兰新线、瓦日线等线路存在增量空间。后期,将充分挖掘现有线路运输潜力,煤炭铁路运输紧张局面将有所缓解。
  钟章队认为,目前我国煤炭铁路运输格局已经基本形成,比较科学、比较合理。
  “北部地区我们有大秦线、神朔黄线、瓦日线等铁路线将煤炭运输至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等,再由水路通道运输至东南沿海各港口;中部地区我们有包西线、浩吉线等,从内蒙古西部一直运到江西吉安。”钟章队说。
  “当然,随着我国煤炭产业布局逐渐往中部、西部地区迁移,煤炭运输格局还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钟章队指出,例如,从北部地区到南部地区的纵向路线运力不足;新疆距离煤炭消费地区较远,运费成为制约新疆煤炭降低成本的瓶颈。
  今年1月15日,将军庙至淖毛湖铁路开通运营,与乌将铁路、红淖铁路、兰新铁路共同形成了东疆铁路环线。今年1月,将军庙至淖毛湖铁路发运煤炭1386.7万吨,同比增长13.5%。其中,疆煤外运722万吨,同比增长50.9%。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新疆原煤产量4.57亿吨,同比增长10.7%,占全国比重从2022年的9.2%提升至10.8%。
  “将淖铁路的开通运营,进一步拓展了疆煤运输通道,疆煤外运能力将得到充分释放。”钟章队说。
  打通煤炭运输“最后一公里”
  “我们讲煤炭运输,就是在讲集疏运。”钟章队说,“各个矿山的煤炭怎么集合到一个大站?集合完了怎么运输出去?运到站点怎么疏解、装船,最终运到终端用户去?这是一套完善的运输管理体系,包括储存、装卸、运输、信息管理等一系列环节。”
  钟章队认为,打通煤炭运输“最后一公里”,最重要的是靠煤炭专用线。煤炭用户多是“大厂大户”,不少用户企业已经开始在建煤炭专用线,这几年发展很快,列车甚至可以直接开到厂子里面去。
  与此同时,钟章队强调,煤炭储运要加强市场预测、进行客户需求分析,精准增加运力投放。以电煤为例,铁路部门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和重点发电企业沟通联系,动态掌握存煤情况,发挥全国铁路“一盘棋”“一张网”优势,确保电煤运输畅通高效。
  钟章队建议,可适当加大对铁路配套设施的投资力度,提高装车能力和效率。产运销三方应当在“请求车、配送车、装车”上形成“销有所产、销能配送、装车及时”的有效沟通机制。各铁路局之间应确保畅通无阻,满足客户运煤需求,提升货运能力。“我觉得‘公转铁’是一个成功的模式。”钟章队表示,“在铁路仓下装车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公转铁’,合理利用铁路站点,提升装车能力。”
  绿色智能运输是未来发展趋势
  “煤炭运输属于重载铁路运输,重载铁路最重要的是安全运输,我们通过移动闭塞技术保障列车在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安全。”钟章队说,“目前我们大量使用的是载重2万吨的列车,现在正在研究试运行载重3万吨的列车。”
  “煤炭铁路运输距离长,重载司机驾驶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一个人很辛苦。”钟章队表示,我国正在研究重载铁路自动驾驶技术,该技术难度较大,重载加速减速过程需要参考人工经验,一些数字化场景不好实现。据悉,目前一些项目还在研究试验阶段,尚未实现批量使用和商业化运营。(据《中国煤炭报》)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2010 国能宁夏煤业报业有限责任公司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