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古代文人的“附加技能”
  对古代文人来说,诗词文章是“拿手好戏”,琴棋书画是“常规操作”,没点才艺连雅集宴会都不好意思去。此外,更有在医术、音乐、运动等方面有所成就的“特殊选手”,凭借“附加技能”各路开花。
  先来说说“跨界良医”刘禹锡。刘禹锡不仅有“诗豪”之称,笔下名篇无数,还和白居易因诗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因文合称“刘柳”。如此厉害的文学大家,竟还精通医术。
  刘禹锡曾被贬到岭南的连州(今广东清远)当刺史,但他生性豁达豪放,并不因此郁闷,反而在发现当地百姓因贫多疾后,开始学医、求方、行医、治病。在连州刺史任上,刘禹锡常与好友柳宗元通信,向他取经求药方,筛选实践后再推广到民间,使许多人摆脱了病痛。此后,刘禹锡广泛搜集岭南各地偏方,编纂成医书《传信方》,所列方法简单且有效,如用槐治痔疮、生姜治腹痛等,深受当地百姓好评。至今,这本涵盖传染、内科、外科的药方专著仍有适用内容,对弘扬岭南中医药文化功不可没。
  再来说说“全能选手”杜牧。“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23岁的杜牧豪笔挥就石破天惊的《阿房宫赋》,就已经“秒杀”许多同辈文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的杜牧,除在诗文方面有着超高成就外,还在书法、绘画、兵法、手工制造工艺等领域大显身手。
  在书画上,《张好好诗并序》是杜牧仅存的墨迹,也是唐朝的书法臻品,更是我国国宝级书法藏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对杜牧的书画造诣评价很高,赞曰:“颜、柳以后,若温飞卿,杜牧之,亦名家也。”在军事上,杜牧虽无机会参与实战,但对兵法的研究颇深,著名的“献计平虏”便出自他,宰相李德裕采纳后大获全胜。他还写下了《罪言》《原十六卫》《战论》《守论》等兵法鸿篇,给《孙子兵法》写了十三篇注解。杜牧还热爱器物制作,曾对春秋制造工艺文献《考工记》作注。他还是围棋高手,曾与围棋国手王逢有切磋,并写下“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萧萧”(《送国棋王逢》)的名句。能和高手对弈,可见其自身棋艺也非一般。
  说到棋,文天祥可是能够“水上对弈”的高手。南宋末年的文天祥不仅是文学家,还是民族英雄,他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一生为家国的文天祥,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据明代朱国桢《涌幢小品》记载,文天祥和好友周子善曾以水面为棋盘,一边游泳,一边凭记忆下起了“盲棋”,实在厉害。
  把音乐玩到极致的宋代词人有三位,姜夔、周邦彦和柳永。姜夔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之一,最大贡献是留世有“旁谱”的《白石道人歌曲》六卷,代表曲如《扬州慢》。周邦彦擅长词与音乐的配合,吸收当时民间乐师经验,审订八十多种词调,并创新《华胥引》等不少新调,曾负责谱制宫廷词曲。柳永开北宋词坛革新之先河,是慢词创作最多的词人。他精通音律,白描铺叙的词作风靡民间,南宋叶梦得赞曰:“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本版稿件均据学习强国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2010 国能宁夏煤业报业有限责任公司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